香港第三季經濟壞數據迭至 料全年難達標

【看中國2023年11月1日訊】(法廣RFI)香港一天之內公布三組經濟數據,但都差強人意,當中包括第三季本地生產總值(GDP)預估按年增長4.1%,遠遜預期的5.2%;另外是樓宇負資產宗數按季急增2.3倍至1.1萬宗,涉款593億港元;本財政年度頭六個月的赤字則擴大至2243億。而由兩個會計專業組織調研的報告亦顯示,全球經濟信心指數連續第二個季度下跌。在此情況下,有銀行分析師認為,在高息情況下,較難達到全年GDP增長4%至5%的港府目標。

香港政府統計處10月31日公布,第三季GDP預估按年增長4.1%,較第二季的1.5%增長有所加快,但這主要受惠於去年同期仍處於疫情防控所造成的低基數效應,事實上,經季節性調整而作相連季度比較的GDP按季只實質上升0.1%,同樣遠低於市場預期的1.5%增幅。

港府認為,GDP持續擴張主要是由於內部需求及服務貿易均進一步改善。而銀行經濟師薛俊升則指出,第三季增長低於預期主要受中國經濟發展影響,以致貨物出口持續下跌,雖然跌幅已由上季的15.1%收窄至8.6%。

香港首三季GDP只有2.8%

總結首三季,香港GDP增長2.8%,意味第四增速需要有7.5%方可達到全年增長4%的目標下限,市場觀望港府下週公布今年經濟修訂預測時會否再度下調GDP目標區間。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丘應樺昨晚回應經濟數據時表現對經濟前景非常有信心,認為旅遊業和零售會在港府的振興經濟舉措下有很好的增長。但政府發言人憂慮,地緣政治緊張、金融狀況偏緊、外圍環境困難等因素將持續令貨物出口、投資和消費氣氛受壓。

不同的經濟師均認為,後續增長較難估計,須視乎歐美經濟在高息環境下的表現。其中,薛俊升預期,在低基數的情況下,今年第四季經濟增長與第三季相若或稍為加快,但較難達到7.5%,意味全年GDP增長難以達到4%的下限。另一銀行經濟師謝家曦亦認為,高息環境既令歐美經濟有暗湧,亦影響中國內地減息刺激經濟的空間,對出口有影響,故此只要利息持續高企,香港經濟恢復仍會相當緩慢,本季經濟表現會與第三季相若。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則估計,香港第四季經濟將優於第三季。

財政儲備四年大跌43%

港府昨日發表的另一項數據是第三季末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的調查結果。根據金融管理局公布,第三季的負資產宗數達到11123宗,較第二季大增2.3倍,已逼近去年底的高位,但遠低於2003年SARS(中國稱非典型肺炎)後的逾10萬宗負資產記錄。

數額方面,上季負資產的貸款亦逼近去年底的高位,涉款593億元,按季大增2.4倍;無抵押部分的金額更大升5.7倍至20億元;但拖欠三個月以上的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比率則大幅下降至0.02%。

在經濟增長不及預期以至庫房收入大減的情況下,港府昨午公布,截至9月底,本財政年度首六個月的赤字達到2243億,若計入政府發行綠色債券所得的466億,赤字可減至1777億。這意味香港的財政儲備將進一步降至6571億,與2019年3月底高峰時的11616億元相比,大跌43.4%。

雖然香港庫房的收入主要會在財政年度的後期(即本年底至明年首季)進帳,但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上週已作出預告,今年財政赤字或許會增至超過一千億元。意味這較截至明年3月底的本財政年度預算的544億元高至少一倍。

而外圍環境亦不容樂觀,由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和管理會計師協會進行的第三季《全球經濟狀況調查報告》顯示,新訂單、就業及資本支出的三個主要指數在第三季均呈現滑落趨勢,以致全球經濟信心指數連續第二個季度下跌,以及面臨嚴重的下行風險。

報告指出,全球經濟增長動能進一步削弱,主要是受到多個下行風險影響,包括貨幣政策緊縮、政府債券孳息飆升、油價上漲、中國經濟及地緣政治因素;而成本壓力亦遠高於調查報告展開以來的中位數,顯示各國央行可能需延續或推出更多緊縮政策,這將令不確定性提高,主要經濟體面臨硬著陸或其他危機。

文章來源:法廣RFI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