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圖片來源:Lintao Zhang/Getty Images)
【williamhill官网 2023年10月28日讯】(看中國記者王君綜合報導)中國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於2023年10月27日凌晨去世,央視聲稱是因為突發心臟病。外傳經上海曙光醫院搶救無效。李克強被視為改革派,儘管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治下,他的改革之路難以實踐,不過他的言論被指較為貼近民情,比如在2020年的中外記者會上,坦言中國6億人的月收入只有1000元人民幣,而被視為敢於說真話。
李克強去世的消息傳出之後,有不少中國網友於網路上留言悼念,稱他是一個「人民的好總理」,也有人說「太突然、好心痛」。
李克強逝世的消息在發布之後,立刻登上中國社群平台「微博」的熱搜排行第一名,普遍的反應都是「難以置信」,並質疑他是「被心臟病死」,且稱讚李是「人民的好總理」。
中國民間對於李克強去世的反應,讓人聯想到1976年周恩來去世之後,有大批民眾於北京天安門廣場上悼念「四五事件」;1989年改革派的領導人胡耀邦去世後,也有民眾和學生同樣湧至天安門廣場聚集的「六四事件」,這兩場聚集最後都經鎮壓收場。
中國在過去3年,因為新冠疫情導致經濟低迷,甚至於2022年底在中國多地爆發了「白紙運動」,其反對當局嚴格的防疫封鎖措施。中國官方在昨天突然公布李克強去世消息後,會否引發民眾抗議,同時習近平與中共如何悼念李克強,亦備受關注。
牛犇(Neil Thomas):習近平可能會允許一些公眾悼念活動
路透社援引多位專家就此分析。美國智庫「亞洲社會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的中國中心研究員牛犇(Neil Thomas)表示,習近平可能尊重中國共產黨傳統和帶領公眾哀悼李克強,因為習並沒有理由激怒李克強於黨內的同僚與支持者,而且李克強的政治影響力也會因他的去世而進一步削弱。
牛犇認為,習近平可能會容許一些公眾悼念李克強的活動,不過對於嘗試想利用李克強的死,來推翻他的領導,絕對是零容忍。
馬利德(Richard McGregor):李克強的葬禮並無重大象徵意義
澳洲智庫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Lowy Institute)的東亞事務資深研究員馬利德(Richard McGregor)指出,改革者時代在很久之前就已經終結,並不認為李克強的死和胡耀邦的死有任何的關連性,李的葬禮並不會有任何重大的象徵意義。
馬利德說,李克強的死讓人震驚,主要因為他在中國政治體系中算是相對年輕,而此體系為領導人提供了最好醫療服務。
莊嘉穎:不排除會有大規模哀悼且可能引發抗議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系的副教授莊嘉穎認為,在目前中國有某種程度的不安下,並不排除大規模的哀悼活動會引發一些抗議。
他稱,現在對於李克強的去世原因,有很多猜測,由此顯示出有一定程度的不信任和不確定性,這也反映了人們對中共領導層的不透明及專斷感到相當不安,而此情況同時顯示了近日一連串突發且又未解釋的中共高層落馬事件中。
莊嘉穎說,中共黨內溫和改革派於在李之後,就看不到較有代表性人物,這也就意味中共內部的牽制權力之勢力弱化了,而領導核心習近平就更不需要顧慮黨內的其他聲音了。
唐志學(Joseph Torigian):當務之急是發表一份讓李克強家人滿意的訃告
史丹佛大學胡佛歷史實驗室的專家唐志學(Joseph Torigian)於前稱為推特的社群媒體X上發文表示,中國高層政治人物的去世,可以說是對於現任領導層具挑戰和複雜的時刻,周恩來與胡耀邦去世之後所出現的抗議事件,就說明了這原因。
他說,中國領導階層當務之急就是發表一份讓李克強家人滿意的訃告,但這並非容易,尤其若家人對於一些事件不滿意。同時訃告也要適合現今政權的政治議程,且不要煽動民眾情緒。
關於李克強
李克強在1955於安徽省出生,在文革期間其家族曾經遭到紅衛兵批鬥,在22歲考上北京大學法律系,可說是文革後首批高考的菁英學生,他畢業後加入了共青團並擔任幹部,且繼續取得北大經濟學碩、博士。李克強挾著經濟專而業備受中共高層的呵護,98年後開始到地方擔任黨籍領導職務,雖然期間屢傳施政督導災難,但並沒有影響其仕途,反而於04年被安排至遼寧省,負責東北工業升級和經濟自由化轉型。
李克強在遼寧任職期間,「團派」的他與「太子黨」的習近平,一度皆是胡錦濤之後中國共產黨最高領袖的競爭對手,外界也普遍認為兩人早年就已經種下了瑜亮情結。一三年後,外界初期仍然以「習李體制」來稱呼兩人權力關係,並寄望由習來整肅貪腐,而李則經濟治國。但隨著習一步步獨攬大權,無論在經濟、外交,以及新冠肺炎防疫政策上,李的角色都已經不如歷任總理,而顯得弱勢許多。去年,習近平打破慣例,而繼續第3任期,但李卻只能夠依照慣例下台。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