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國企公告表示今後不再承擔融資職能。(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3年9月14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影響中國經濟,而隱性債務更是難以統計,這往往由城投公司舉債給地方政府「輸血」。9月13日消息,多家國企公告表示今後不再承擔融資職能。
綜合中國大陸媒體9月13日報導,江蘇省邳州市交通工程有限公司、邳州市遠通公共交通運輸有限公司發布公告表示,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已清償完畢,今後不再承擔公益性項目融資職能,承諾企業自主經營、自負盈虧。
江陰市政府也發布公告稱,江陰市月城鎮投資有限公司、江陰新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退出政府融資平臺,不再承擔政府融資職能。
據不完全統計,年內地方政府及國有企業多次發布類似的公告,涉及退出的國有企業不少於40家,其中大多數存在城投背景。業內人士認為,國有企業退出目的更多地指向剝離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職能。
中證鵬元研發部高級董事吳志武指出,除了剝離政府融資功能以及市場化轉型的需要,國企退出融資平臺也是為了規避融資監管,從而拓寬融資渠道。
2022年,中國各級政府債務達到了92萬億元人民幣,佔經濟產出的76%,而2019年這一比例為62.2%。其中一部分是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城投公司)發行的債務,地方政府利用這些平臺為基礎設施項目籌集資金,這些被視為地方政府的隱性債務。
隱性債務是中國各地政府可讓其不出現在資產負債表上的融資項目,但是,金融市場仍將其視為地方政府負債。目前,中國財政部沒有關於地方政府隱性債務規模的賬目。
中國官媒曾發布文章稱,地方政府隱性債務規模整體數據不明,但由於隱性債務的形成多與城投平臺有關,後者有息負債餘額常被用來估測隱性債務規模。
在1994年,《預演算法》規定地方政府沒有舉債能力,於是地方政府開始在當地建立專門的融資平臺,通常為城投公司,負責相關融資業務,以規避《預演算法》對地方政府舉債的約束。2014年,新《預演算法》實施以後,地方政府發債主體地位被明確,但是額度有限,地方政府此前通過其它方式進行融資的渠道仍發揮作用。
大多數經濟學家預計,北京當局將指示國有銀行將到期債務以更低利率的長期貸款進行展期。然而,銀行需要根據任何再融資任務的規模和緊迫性來進行選擇,債務重組會損害自身的資產負債表,阻礙它們為經濟的其它領域提供融資能力。
分析師稱,地方政府可能會利用去年剩餘的債券發行配額,將其資產負債表上的隱性債務與官方債券進行置換,預計最多將發行2.6萬億元。北京當局還可能要求特定地區出售或利用資產來籌集資金。
美國經濟研究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合夥人洛根·懷特(Logan Wright)表示:「北京是否能夠接受地方政府投資大幅放緩,從而導致經濟增長減緩,將是任何重組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信貸評級機構穆迪分析師此前預計,中國地方政府將陷入債務困境,主因就是土地銷售收入萎縮、財政赤字持續升高以及直接債務和隱性債務不斷增多。
地方政府債務危機迫在眉睫。在4月,貴州省率先表示無法化解債務。
貴州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在網站發文表示,債務問題已成「重大而又極需解決的問題」,但受限於「財力水平有限」,化債工作推進「異常艱難」,「僅依靠自身能力已無法得到有效解決」。
化債是指通過充裕政府財政表內資金、融資平臺可用資金,並配合一系列政策、項目,去化解政府債務與隱性債務。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