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奠定了中華文明。圖為軒轅黃帝(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前一篇的文章〈盤點中國15個朝代的由來〉有讀者提問中國第一個朝代夏朝,距今大約不到4100年,怎麼總說上下五千年呢?事實上,夏朝開啟了「家天下」的王朝傳統;但在夏朝以前,中國文明就已肇興,並且發展了很久。而這個時期,是「公天下」的時代。當時的天下共主,就是「三皇五帝」。其中五千年中華文明,一般是從「人文初祖」黃帝開始算起的。
三皇五帝是中國上古時期的君主,是「三皇」與「五帝」的合稱。這個時代被稱為「傳說時代」,在夏朝之前。其歷年沒有確切數字。三皇五帝時期作為中國文明的源頭,被認為是中華文明的極重要階段。其中發展的許多文化與生活方式,諸如鑽木取火、行醫、採桑、種植等等,都對後世的中國文明產生遠大的影響。
我們可以看到由於年代太過久遠,三皇五帝分別有誰,在不同的典籍中,有不同的說法。不過史料與考古的共識是,「三皇時代」遠遠早於五帝時代,而且本身的跨度就很大,距今在4千至6千年,乃至更為久遠。「五帝時代」則距離夏朝不遠,在4千多年前。
以下就來整理「三皇」和「五帝」的不同說法。
唐代《人首蛇身伏羲女媧圖》,圖中女媧執規,伏羲執矩。1967年出土於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現藏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院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一、「三皇」是哪三皇?
上古傳說號為「三皇」的三位聖王,在史籍中有各種說法:
1、伏羲、女媧、神農(《風俗通義》引春秋運斗樞、《補三皇本紀》)
2、燧人、伏羲、神農(《風俗通義》引禮記含文嘉和尚書大傳)
3、伏羲、神農、黃帝(《尚書‧序》、《世本》輯本、《三字經》)
4、伏羲、祝融、神農(《風俗通義》引禮號謚記)
5、伏羲、共工、神農(《通鑑外紀》卷一稱有人以共工并羲、農為三皇)
6、天皇、地皇、泰皇(《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秦臣之言)
7、天皇、地皇、人皇(《春秋命歷序》)
我們看到三皇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將三皇指為五帝以前的遠古三位聖王。因為相傳由孔子作的《周易‧繫辭傳》裡,提到了「伏羲氏」和「神農氏」,所以伏羲、神農通常在三皇之列。另一種是《春秋命歷序》說的天地初立後有天皇、地皇、人皇三皇。這兩種說法後來逐漸合流,因此《風俗通義》引《尚書大傳》就以燧人氏為天皇,伏羲氏為人皇,神農氏為地皇。
明代仇英《帝王道統萬年圖》(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二、「五帝」是哪五帝?
上古傳說號為「五帝」的五位聖王,在史籍中也有各種說法:
1、黃帝、顓頊、嚳、堯、舜(《史記》、《白虎通義》、《大戴禮記》)
2、少昊、顓頊、嚳、堯、舜(《尚書‧序》、《世本》輯本)
3、太皞、炎帝、黃帝、少皞、顓頊(《孔子家語‧五帝》)
4、青帝靈威仰,赤帝赤熛怒,白帝白招拒,黑帝葉光紀,黃帝含樞紐。(《周禮註疏》引《春秋文耀鉤》)
5、「五方神」,即東方太皞、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顓頊、中央黃帝(《楚辭‧惜誦》)
5、「六帝說」::「六帝興於古,咸由此也。」(郭店楚簡《唐虞之道》)
軒轅黃帝一生修道,精通醫術。《莊子》和《史記》記載他最後「仙登於天」。圖為石芮《軒轅問道圖》局部(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三、從三皇到五帝的歷史意義
總而言之,三皇時代處於距今約6000年前到4000年前,是中華文明的萌芽和發展期。
從三皇過渡到五帝的過程是這樣的:傳說炎帝(可能有好幾代,這裡指末代炎帝)、黃帝皆屬神農氏的後裔。其中「炎帝」是神農部落首領,也是各部落聯盟的首領,是當時的天下共主。由於神農部落在當時已經衰落,道德也不行了。與此同時,和伏羲部落有密切傳承關係的「黃帝」開始崛起,兩大部落經常發生摩擦,最後終於爆發了阪泉之戰。
經過一場惡戰,黃帝打敗了炎帝,並統合兩個部落,結為聯盟。最後,黃帝又征服了周邊各個部落,取代炎帝成為新的天下共主,也是新的天子,開啟了五帝時代。而在黃帝時代,華夏文明取得了很大的發展,華夏部族也由此產生。現在的中國人稱自己是「炎黃子孫」也是來自於此。
五帝時代距今大約4000多年前。歷史資料表明,五帝時代文明是三皇時代文明的延續。以文字為例。傳說伏羲創造八卦與文字,而在黃帝時代也有倉頡造字,使文字愈加成熟。另外,女媧、伏羲時代的龍崇拜,在炎黃時代也得到進一步發展。
三皇五帝,從文化上奠定了中華文明。五帝以後,就是上一篇談到的夏、商、周時代。中國從推舉聖賢的禪讓制度,轉變為父子相傳的世襲制度,開啟了家天下的王朝時代。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