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市道低靡 原因歸結兩個字(圖)


中原地產老闆施永青認為中國經濟走下坡路的原因可歸結兩個字,就是「信心」問題。(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6月8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懷橘綜合報導)縱觀世界,無一獨裁國家可晉身發達國家行列,中國亦不例外。即使在歷史機緣之下,經濟得以發展、興旺幾十年,但最終也難逃衰敗的宿命。疫情後全世界經濟都在復甦,中國表現遠差過預期。早前看好中國經濟的香港中原地產老闆施永青近兩日也不禁撰文藉房地產大談經濟,他認為中國經濟走下坡路的原因可歸結兩個字,就是「信心」問題,當局政策自相矛盾,從普通百姓到私企,都不敢貿然投資。有分析精闢總結稱,共產黨誠信破產,導致外資撤離、全國躺平,經濟變成一潭死水。

施永青在專欄文章中表示,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在五月份的表現比四月份更加不濟,交投量回落,導致價格亦企不穩。他直接向前線銷售人員了解,得悉近期開發商賣樓,訂價都非常保守,要主動減價以吸引客人垂青。據前線人員估計,踏入今年第二季以來,中國樓價的跌幅已逾3%。

他擔心,中國房地產業不但不能成為經濟的支柱產業,還會進一步拖累經濟。牽一髮動全身,與房地產相關的行業,如建築營造、建材供應、家電家裝、廣告推廣、銷售代理、銀行按揭、財務融資等等都會受到牽連。

不僅如此,一旦資金鍊斷裂還會引發種種連鎖反應,形成惡性循環,為經濟蒙上揮之不去的陰霾。

至於為何中國經濟乏力,施永青認為是信心問題,而造成市場信心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當局政策不一致,自相矛盾。他以地產市場為例,指中國政府一方面說要恢復房地產作為經濟的支柱產業的功能,呼籲開發商參與更多地產項目;但同時嚴格執行限購、限價政策,導致樓房建好後,發展商難以找到合資格買家;即使樓盤受歡迎,亦不能自行定價,而只能按政府的指導來訂價。這些都大大挫傷了開發商投地的積極性。

小買家亦無法倖免,賣樓套現時一樣會受到這些限購與限價措施影響。

他感嘆,在中國投資最忌是不懂得看政策。惟中國政策朝令夕改,既然看不懂,民企和百姓唯有積穀防饑,有錢也不敢投資。

另有分析認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氣數已盡,何嘗不是因為信心原因。在一個正常社會,政府和百姓雙方都要遵守社會契約,以維護社會公義,進而維持社會正常運行,包括經濟運作。

但香港政府每天都是今日的我打到昨日的我,以民主派初選案(又稱47人案)為例,民主派議員只是在《基本法》授權的範圍內去和政府抗爭,一切合法合規,怎知政府忽然變臉,給他們冠上顛覆國家政權的罪名。嚴重摧毀普羅大眾對政府的信心。

正因為政府變得胡攪蠻纏、不講道理、趕盡殺絕,市民才會對未來感到恐慌,這種極度的不安全感觸發移民潮,而移民潮又導致社會人才、勞動力緊缺,直接衝擊經濟發展。

同時,在行政權力無限膨脹不受制約,法院法官喪失公信力之後,外資外企也同樣感到恐慌,擔心一旦不小心觸及無處不在的紅線,資產就會被凍結,進而紛紛撤出香港。

分析指,經濟繁榮的基礎是信心,大陸和香港政府玩爛自己嘅誠信,從民間到國際社會都對其喪失信心後,經濟也會由盛及衰,最後成為一潭死水。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