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告訴兒子孔鯉說:「不學禮,無以立。」(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根據外國中文媒體4月12日報導,4月9日,金山灣區文教中心與民俗種子老師團開辦「2023年海外民俗文化種子教師在地培訓班」,培養有志之士來擔任灣區民俗文化種子教師,以服務僑界的各項文化活動,進而推廣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這一年度的課程,首先以儒家「六藝」為教學內容,接連六堂課都是根據六藝的「禮、樂、射、御、書、數」來設計課程的,讓教師們透過實際手工操作,體驗傳統儒家文化。在第一堂課中,是以六藝中的「禮」為主題,講解古禮之婚禮;車愛玲與吳季芳兩位講師,傳授「臺灣傳統與現代婚禮禮儀」、「婚禮服飾演進」、「手作服飾」、「臺灣喜帖喜餅製作」及「花轎」等內容,以利教師瞭解傳統禮儀、習俗與文化。
不過,為甚麼禮自古是「六藝」之首,如今在推廣中華傳統文化中又成為第一堂課程的教學主軸呢?其實,中國古人將「禮」列為傳統六藝之首,恰恰是充份說明了中國人重視禮儀的傳統。由於自古即有此傳統,所以古中國素來被譽為「禮儀之邦」。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周時期,周公就制作了令後人既欽佩又推崇的禮樂,後來又經歷了孔子等人的完善與大力提倡,禮樂文明成為了儒家文化之核心,而《儀禮》、《周禮》、《禮記》等禮樂文化的經典,於西漢之後相繼被列入學官中,成為了古代文人必讀書籍。
想探知古人有多重視「禮」,透過孔子與孔鯉的一段對話即可知悉一二。
根據《論語》所載,孔子有一日站在庭院中,看見兒子伯魚正從一旁快步走過。孔子出聲叫住伯魚,並關切問說:「你學習《詩經》了嗎?」伯魚停步後,恭敬回答父親說:「我還沒有學過。」孔子一聽到兒子說尚未學過《詩經》,遂說道;「一定要好好地學習《詩經》,不學習《詩經》的話,你會連說話都不知道該如何說。」在父親的啟發下,伯魚開始學習起《詩經》來。
另一次,孔子又站在庭院中,伯魚依舊同上次一樣,正快步經過。孔子又叫住了兒子,並問說:「你學習過《禮記》了嗎?」伯魚恭敬地回答父親說:「我還沒有讀過。」孔子又再一次語重心長地開導他說:「《禮記》是教導人的行為規則的,你不學習《禮記》,就無法知道應該怎麼去做人,也就無法在社會立足了。」伯魚明白父親所言之後,就開始認真地學習起《禮記》來。
雖然孔子教導兒子的話語不長,卻精簡扼要、令人印象深刻,迄今對人類足具啟發性。我們也由此看出,孔子非常重視傳統文化,重視知詩達禮與學習的。另外,中國歷史上有許多著名的「家訓」、「學規」、「古訓」或勸世書等等,在在提醒世人關於衣食住行、待人接物等層面的禮儀規範。
人與人的交往,應該如何稱呼對方,或是與人交談時,又應該如何站立,或是邀請人吃飯時,又應該如何應對,等等,均充滿著禮的規定。相信一張口、一揮手之間,即能顯示自身的修養,若不符合禮,自然是難登大雅之堂。縱使時代更迭、社會風氣持續起變化,但我們仍必須要懂得做人處事的道理,包括應該要熟悉不同場合的各種基本禮儀。
可惜的是,現代許多人往往忽視了基本應懂的基本禮儀規範,並視之為對禮儀的不拘小節,認為這樣的大大咧咧、任意行事是屬於「瀟灑」之舉,是「有個性」,但殊不知,坐無坐相,站無站相,吃無吃相,穿無人樣,見到長輩連個招呼都不打,要麻煩他人幫忙做事,卻連一個謝字都不懂得說出口,在公共場所目無旁人的放縱恣意等等無禮作為,均顯示自身的缺乏修養。
禮,是文明與野蠻的區別,能展現一個人的人格涵養,因此即使在其發源地的中國大地上,遭到中共當局批判為「四舊」和「封建禮數」,進而急欲除之,但尚懂禮數的我們,在這方面不可不慎重以對,需懂得重視讓一個人變得優雅、謙和、恭敬的禮節,及其存在之必然性。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