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沒墳墓 竟能畫出清明節(組圖)


畫家張擇端的這幅《清明上河圖》長卷,展現了真實民俗風物的記憶。(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畫家張擇端筆下的《清明上河圖》展現了九百年前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北宋汴京的清明時節景況。當時的汴京,八荒爭湊萬國咸通,人口有七十萬。至於「清明」,則是指清明日、清明節,而清明節是當時寒食節的一環,對皇室、貴戚和庶民間來說都是很重要的一個日子。除此之外,也有說語帶雙關,指政治清明、清明盛世的說法。至於「上河」也有多種解釋:御河、汴京的汴河稱「上河」,上汴河街市趕集稱上河,另外一般河流的上游或逆水行舟也稱上河。

透過張擇端的妙筆,這幅《清明上河圖》長卷,連接了古今九百年清明時節的記憶,展現了真實民俗風物的記憶——形形色色清明時節的人生百態。觀賞畫十皇都城門內外的熙熙攘攘,人們的摩肩擦踵,似乎展現傾城而出上河去的盛況。不過,想必賞畫人在看遍此畫卷之後,難免心生懷疑:難道北宋時人在清明節不上墳拜掃嗎?因為在描繪清明時節的整幅畫中,居然看不到半座墳。

非也!在唐代是在寒食節上墳,到了北宋時代,民間從寒食到清明日都有人上墳拜掃。北宋民俗志《東京夢華錄》即有如此之記述:「寒食第三節,即清明日矣。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都城人出郊……自此三日,皆出城上墳,但一百五日最盛。」(所謂一百五日是指冬至後的第一百零五日,即寒食節;清明節落在一百零六日或一百零七日。)

既是如此,那麼畫家又是怎樣表現清明節上墳拜掃的民俗節景呢?

讓我們聚焦到畫作的右方汴河邊,第一條村路上。人們將會發現:原來畫家一開卷,就畫了馱著木炭袋的驢子隊,這點出了清明節的時序,交待了時空背景。古代寒食節禁火,其後的第一天或第二天就入清明節氣,這是春天取新火傳新火的日子。驢子所馱的木炭,正是春天的火炭,是使用來點燃新火的,和天地一起啟動了清明節的時序。

沿著汴河經過柳樹林,到了第二條村路上,將可發現那裡出現了一小隊人馬。只見兩僕人抬著一花轎,「轎子以楊柳雜花裝簇頂上」,在後方有騎馬的男主人,前後有四五個僕人擔物、扛物同行。原來,這一臺以楊柳雜花裝飾轎頂的轎子,正是清明節上墳掃墓拜掃的民俗代言。

我們從《東京夢華錄》可以得到印證:「……清明日矣。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都城人出郊。……轎子即以楊柳雜花裝簇頂上,四垂遮映。」


《清明上河圖》展現了九百年前世上最大都市——北宋汴京的清明時節景況。(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雖然在《清明上河圖》中看不到一墳一墓,卻呈現了楊柳雜花裝簇轎頂這種真實寫照,反映了宋代清明掃墓的民俗活力。北宋都城汴京的汴河沿岸都栽植著蒼勁的柳樹,柳樹可以固堤又是易栽易活的植物,展現著頑強的生命活力,尤其是春天的「清明柳」,宋朝就有俗諺說「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因此,可以說《清明上河圖》表現的清明上墳拜掃的民俗,正是以新生代言死亡,寓含代代更生之意。

附近汴河邊道上還有一家名為「王家紙馬」的紙馬鋪,店鋪門口兩邊站立著大紙馬和紙樓閣為標誌,這是賣清明節出城上墳的紙錢和祭拜物品的店鋪。《東京夢華錄》記載「紙馬鋪皆於當街用紙袞疊成樓閣之狀」。這顯示當時的商標廣告術,反映了社會的商業經濟、手工業繁榮的樣貌。

《清明上河圖》一開卷,就以驢子馱木炭點出清明時空,接著插著柳條雜花的轎子拜掃歸城,還有紙馬鋪的大門面,都是畫家胸有成竹的經營安排,呈現了清明節民俗,同時與《東京夢華錄》的民俗記載一一相對應。

我們從《清明上河圖》畫中,似乎還能窺見張擇端隱含的另外心意,讓畫的主題有更多的延伸表現。

張擇端完成《清明上河圖》之後,就把畫作獻給了宋徽宗,而在宋徽宗時期,社會昇平繁華,且夜不宵禁,國際通商貨物琳瑯滿目,人民享用富足,但滅國大軍的陰影實則已經迫臨城下。

或許畫家作此畫的目的,不僅為了藝術表現,更是以藝術投主所好,實則隱含勸諫皇上「清明」的巧心,為了強調國家「更生」的精神,所以不畫一墳一墓。張擇端或恐北宋繁華之仙夢將遠逝,故而以心血之作《清明上河圖》對徽宗發出誠摯的呼喚。

本文留言

作者踏雪飛鴻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