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圖片來源:SAUL LOEB/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4月2日訊】由美國和其他四國共同主辦的第二屆「民主峰會」(The Summit for Democracy) 星期四(3月30日)結束。與第一屆「民主峰會」一樣,這屆峰會繼續遭到中國的諷刺和歪曲。
在3月31日的例行記者會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批評「民主峰會」是「借民主之名搞‘小圈子’,鼓吹‘民主對抗威權’虛假敘事,……在世界上製造分裂,為推行集團政治、維護霸權戰略服務。」
在中國媒體上,會議的共同主辦國讚比亞總統希奇勒馬(Hakainde Hichilema)在彭博通訊社上的一篇本意強調民主必須注重可兌現性的題為「民主不能當飯吃」的文章也被中國媒體和分析人士曲解為「羞辱拜登」,「打臉美國」。
那麼, 美國的「民主峰會」到底是什麼樣的?
民主是「團隊競技」,是「自下而上」的追求
與第一屆民主峰會美國單獨主辦不同,第二屆峰會由美國、韓國、哥斯大黎加、荷蘭、讚比亞四國共同主辦。參與第二屆民主峰會的國家多達121個,比首屆峰會多出八個。
會議期間,70多個政府和權威機構共同為民主峰會宣言背書。這份民主宣言包括保護人權、媒體自由和法治;確保追究侵犯及踐踏人權行徑的責任;支持自由和公正的選舉等條款。也有一些國家有保留對部分條款進行了背書。在峰會結束後,宣言將繼續開放,供各方背書。美國國務院的聲明說,這是「世界各地人民和政府促進持久和平、繁榮和人類尊嚴的共同願望的力證。」
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研究跨大西洋安全以及歐洲民主威脅的專家克里薩·尼奇(Carisa Nietsche)說,這顯示民主是一項「團隊競技」。「第一屆峰會,我們只有美國單獨主持。這次我們也看到了其他國家主持峰會。這顯示,民主真的是一個團隊競技。」
韓國成為第三屆峰會的主辦國是「民主峰會」令人鼓舞的發展。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人權項目主任馬爾提·弗萊克斯(Marti Flacks)告訴美國之音:「如果我們要第三次這樣做,我很高興它不是由美國而是由區域合作夥伴主辦。」
美韓在宣布這一事件的聯合聲明中說,韓國的「民主制度是印太地區力量的燈塔,向全世界證明著民主為持續安全繁榮創造了必要環境。」
弗萊克斯認為,鑒於亞洲的民主的脆弱,韓國主導第三次峰會很合適。
「沒有比亞洲更適合進行這種對話的區域了,這不僅僅是因為中國和來自中國的威脅,而是因為東南亞國家和其他地方。那裡的政治制度是脆弱的,民主也是脆弱的,那裡一些民主的國家已經倒退回專制政權。」她說。
新美國安全中心的尼奇說,這屆峰會讓她印象深刻的是私營部門和公民團體的融入,而不僅僅是政府領導的努力。「真正體現民主精神的是,我們看到公民社會自下而上地進行運動。它正在滲透到政府和行政部門。」
星期四,在每個大洲的主辦國舉行各種形式的會議,來自各國的政府代表、公民社會代表和私營部門的代表前往參加。美國會場的主題是推進技術以促進民主,哥斯大黎加會場的議題是民主制度下的年輕人的作用,荷蘭會場的議題是媒體自由,韓國會場的議題是反腐。讚比亞會場的議題是自由公平的選舉。
烏戰讓民眾感受到威權對民主的威脅
拜登總統在星期三的開幕式上對全球民主的健康狀況保持樂觀態度。 他說,民主在連續十幾年走下坡路後,現在我們「正在扭轉局面」。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弗萊克斯認為,是烏克蘭戰爭喚醒了民主國家對威權威脅的意識。
她說:「我認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確實讓人們明白了這些外部威脅的真實性,並使這場關於民主和主權的對話變得既重要又極其緊迫。因此,它為這次對話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這不是一個假想的威脅。這不是一個長期的、緩慢的衰退,而是目前存在著的對民主的真正威脅,我們需要共同解決。」
支持包括烏克蘭人民在內的維護自由並抵禦侵略的人民是民主峰會宣言的一部分。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也在峰會上發言。他談到烏俄戰爭及談判問題,稱「應該擺脫對惡勢力妥協就能為自由帶來些什麼的幻想,民主的敵人不應獲勝。」
這次峰會並沒有特別針對中國或是提到中國,不過,弗萊克斯說,但確確實實指出了民主和威權的不同。「(峰會)是想在民主國家和獨裁政權之間進行對比,只是通過表明民主國家做事方式不同以及民主為人民帶來利益來指出差異,這本質上是一種對比。」
「民主不能當飯吃」,峰會強調民主的「可兌現性」
新美國安全中心的尼奇認為,相較於闡述威權與民主對立,這次峰會更關注的是民主國家能為自己的民眾帶來什麼具體的利益,如何比威權國家做得更好。
「但我確實認為本次峰會確實優先考慮了一項得到大家贊同的議程,考慮民主國家如何為他們的人民提供服務,我們如何繼續在努力改進的過程中為美國人民提供服務,以及在全球範圍內如何繼續為他們的人民提供服務。」
讚比亞總統希奇勒馬峰會前兩天在彭博社發表了一篇「民主不能當飯吃」(You Cannot Eat Democracy)的評論文章,可以被當作是本屆峰會注重民主必須可兌現的代表。他在文章的開頭說:「我瞭解不完美的民主的粗糙邊緣」
他繼續寫道,在「保護和振興民主的進程中我們必須問兩個問題」。第一,世界各國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來改善本國境內的民主?第二,我們如何共同創造使得民主繁榮的國際條件?最後他強調,「我們不能簡單地重複民主對公民的好處。必須感受到。」
但是,在中國的媒體上和社交媒體,讚比亞總統的文章被解讀為是在打臉美國,是在強調民主不重要,而更重要的是經濟發展。
推進民主的承諾已經有進展
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研究的尼奇說,這次民主峰會給她的另一個印象深刻的地方是第一屆民主峰會作出了750多項承諾中,一些承諾正在轉化成具體進步的行動。
她說:「為了在加強民主向前邁進,我們看到被稱之為‘第一個行動年’的項目取得的一些進展。我確定我們看到了這些承諾的一些行動。雖然現在還很早,只有一年,但我們將繼續看到非常緩慢和循序漸進的過程。」
拜登政府在首屆峰會承諾提供4.24億美元用來加強透明和負責任的治理,包括支持媒體自由、打擊國際腐敗、與民主改革者站在一起、促進有助於民主發展的高新技術等。美國國務卿布林肯3月30日在民主峰會的閉幕式上也提到這些幫助捍衛和加強民主價值觀和制度的承諾已經兌現。
他列出了厄瓜多、多明尼加以及澳大利亞等國打擊腐敗的新法律和新措施;法國、斯洛伐克、紐西蘭和美國以及讚比亞對獨立和自由媒體的支持以及對記者的保護措施;阿爾巴尼亞和安哥拉等國的司法改革;剛果、臺灣以及尼泊爾等保護公民權利和人權的措施。
在這次峰會上,拜登承諾將追加6.9億美元,繼續用於扶持自由和獨立媒體、打擊腐敗、促進人權、推動技術進步改善民主制度,和支持自由公平選舉等方面的項目。
在峰會開始前,拜登總統本週一簽署一項行政令,禁止美國政府在全球範圍使用商業間諜工具監視人權活動人士、記者和異見人士。在峰會上,美國與其他九國簽署了一份聯合聲明,要深化國際合作,打擊商業間諜軟體的濫用與擴散,協議參與者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哥斯大黎加、丹麥、法國、紐西蘭、挪威、瑞典、瑞士與英國。
民主有不足,但不遮蓋隱瞞
在閉幕講話中, 國務卿布林肯特別談到了民主的不足,以及民主可以直面問題的優勢。
「我相信這就是讓民主政體與眾不同的地方:我們直面這些挑戰的意願—以公開透明的方式;我們承認我們不足之處的意願—不是遮蓋隱瞞,假裝這些不足並不存在。這是我們最了不起的優勢之一。」
布林肯還強調捍衛民主是集體的努力,沒有誰可以壟斷創意。「因為拜登總統堅信—我也堅信—捍衛我們的民主是一項集體努力,這取決於我們的政府和我們的人民一起努力。因為所有人、所有國家、所有部門都可以做出貢獻。而且可以肯定的是,我們中沒有人壟斷思想,更不用說好的思想。」他說。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