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是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典籍。(圖片來源:看中國合成)
《淮南子》是西漢皇族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收集史料、文獻集體編寫而成的一部著作,又名《淮南鴻烈》《劉安子》。梁啟超說:「《淮南鴻烈》為西漢道家言之淵府,其書博大而和有條貫,漢人著述中第一流也。」
《淮南子》成於眾手,內容廣博,融合先秦諸子的思想。《淮南子》於20世紀有英文和日文的全譯本,以及法文和德文的節譯本,是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典籍。
本篇為讀者介紹《淮南子》中《人間》篇的部分內容。
[原文]夫禍之來也,人自生之;福之來也,人自成之。禍與福同門,利與害為鄰,非神聖人,莫之能分。
[大意]災禍的降臨是自己招引的;幸福的到來是自己促成的。禍患和幸福同出一個門戶,利益和害處相互為鄰,不是聖明的人是難以區分這其中的奧妙的。
[原文]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寵,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無大功而受厚祿,三危也。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大意]天下有三種危險的狀況。缺少德行而尊寵卻多,這是第一種危險的情況;才能低下而地位尊貴,這是第二種危險的情況;自己沒有大的功勞卻有豐厚的俸祿,這是第三種危險的情況。所以事物有時候受到損抑,結果卻是帶來益處,有時候去增加益處,結果卻是受到損害。
[原文]何以知其然也?昔者,楚莊王既勝晉於河、雍之間,歸而封孫叔敖,辭而不受。病疽將死,謂其子曰:「吾則死矣,王必封女,女必讓肥饒之地,而受沙石之地。楚越之間有寢丘者,其地確而名醜,荊人鬼,越人禨,人莫之利也。」孫叔敖死,王果封其子以肥饒之地。其子辭而不受,請有寢之丘。楚國之法,功臣二世而爵祿,惟孫叔敖獨存。此所謂損之而益也。
[大意]怎麼知道是這樣呢?以前楚莊王在黃河、雍州之間的邲地戰勝了晉國,凱旋歸來後莊王要封賞孫叔敖土地,孫叔敖辭謝而不接受。
後來當孫叔敖患病快要死時,他對兒子說:「我如果死了,楚王一定會封賞你的,一定要推辭肥沃富饒的土地,只接受沙石之地。在楚國、越國之間有個叫寢丘的地方,那兒土地貧瘠,所以地名也難聽。當地的荊人相信鬼、越人相信吉凶徵兆,所以沒人認為得到寢丘會對自己有利。」不久,孫叔敖去世了,楚莊王果然將肥沃富饒的領地封賞給孫叔敖的兒子,孫叔敖兒子謝絕了,而要求賞封寢丘之地。
按楚國的法規,功臣的封祿經過兩代、傳到第二代就要收回封祿和爵位,唯獨孫叔敖一家的封地保存了下來,這就是所說的受到一些損失,結果卻是帶來了益處。
(待續)
責任編輯: 申思茗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