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發出警告,與世界許多國家相比,中國經濟復甦的成效或將低於北京當局與企業的預期。(圖片來源:WANG ZHAO/Getty Images)
【williamhill官网 2023年2月14日讯】(看中國記者聞天清編譯)在經歷了3年的COVID-19「清零」封控防疫政策之後,中國經濟復甦可能與以往情況大不相同。經濟學家發出警告,與世界許多國家相比,中國經濟復甦的成效或將低於北京當局與企業的預期。
《華爾街日報》(WSJ)報導,在過去,北京當局歷來通過行政手段與大量基礎建設投資來擺脫經濟危機。然而,如今北京當局負債累累,中國房地產市場陷入困境;中國經濟發展所需的大部分基礎設施已經建成。因此,在北京當局突然取消「清零」防疫政策之後,中國經濟復甦將依賴於消費者的需求。
如同美國人一樣,中國人在疫情「清零」封控期間儲蓄且減少消費。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在中國大城市,消費者再次開始外出購物,但國內銷售額依舊萎靡不振,可見消費者信心仍然不足。儘管較為富裕的中國人打開錢包開始消費時,大多數中國人還是選擇繼續存錢。
報導援引包括商業調查、銷售和公共交通信息等在內的官方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復甦最大的動力來自國內,最強勁的消費需求增長將來自餐飲、酒吧和旅遊等服務行業。但這種復甦方式不如過去以政府政策投資刺激為主導的方式那麼明顯。
雖然歐洲奢侈品牌、航空公司、東南亞等度假勝地會得益於較富裕中國人的消費,但與發達經濟體相比,中國普通家庭在疫情期間獲得政府財政補貼非常少,許多人依然擔憂就業前景及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導致消費信心嚴重不足。
1月底,高露潔棕欖公司(Colgate-Palmolive Co)首席執行官(CEO)諾埃爾·華萊士(Noel Wallace)表示,儘管消費者對商場重新開業感到欣喜若狂,然而,該公司家居用品在中國銷售依舊疲軟。「中國市場現在是一個大問號。」
擁有肯德基(KFC)和必勝客(Pizza Hut)連鎖餐廳的百勝中國控股公司稱,在中國黃曆新年假期期間,該公司銷售額出現了增長,但對中國市場前景仍持謹慎態度。
部分市場分析師認為,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趨勢下,中國經濟復甦並沒有令包括美國、歐洲等在內受益。如果中國重新開放後能源需求持續增長,導致全球能源價格高漲,從而加劇通貨膨脹壓力,美國經濟增長甚至可能遭挫。
高盛(Goldman Sachs)經濟學家預測,中國重新開放可能令2023年全球經濟增速增加1個百分點,主要是通過能源需求增加、進口貿易和國際旅行需求增長。最大受益者將是石油出口國和中國的亞洲鄰國。
高盛經濟學家認為,中國重新開放對美國經濟增長略有負面影響,美國2023年經濟增長下降約0.04個百分點,主要是因為石油價格上漲抵消了出口貿易或旅遊需求的增長。
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 AG)首席中國經濟學家Tommy Wu認為,即使出現大幅度的增長,中國經濟根本問題仍然存在。地方政府龐大的債務限制了為基礎設施支出融資的能力。北京當局已採取一系列措施刺激房地產行業,但這些措施不會很快扭轉中國房屋銷售下滑的狀況,因為房屋價格下跌意味著中國家庭對購房仍持謹慎態度,這將限制中國對國際市場的鐵礦石等大宗商品的需求。
旅遊業諮詢公司ForwardKeys副總裁奧利維爾·龐蒂(Olivier Ponti)表示,雖然中國國內航班數量迅速增加,但飛往歐洲和美國的航班要恢復至COVID-19大流行前的水平還需要一段時間。1月份,飛往中國大陸境外目的地的航班數量約為2019年的15%,最受歡迎的目的地相對較近,包括澳門、香港、日本東京和韓國首爾等。
目前,前往泰國的中國遊客大多是商人或富裕的自由行遊客。泰國政府官員認為,從2月6日開始恢復更多航線,遊客人數將緩慢增加,但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恢復到COVID-19疫情爆發前的水平。
中國對全球經濟的貢獻最終取決於中國消費的持久性。2022年中國家庭新存款金額增加了2.6萬億美元,可以立即投入消費的錢只有不到30%,其餘的錢都存入了長期儲蓄賬戶。中國就業市場依然疲軟,房地產市場危機正在侵蝕中國家庭的財富。
總部位於紐約的榮鼎諮詢公司(Rhodium Group)中國市場研究主管洛根·賴特(Logan Wright)稱,通常消費復甦是「淺而短暫的」。在經歷第二季度前後快速增長之後,中國消費者支出的復甦將很快失去動力。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