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3年2月8日訊】中國官方新華社旗下的期刊《半月談》本月揭發,在北京、河北等地營運的社區食堂營運遇到困難。有評論認為,這類食堂違反市場規律,不排除會步向「爛尾」,但也有人認為,社區食堂乃至供銷社是共產主義的重要象徵,不會輕易消失。
中國官方新華社旗下的期刊《半月談》2月4日發表文章,重點分析數月以來在中國各地興起的社區飯堂。文章表示,這類飯堂為老年人用餐或不喜歡做飯的族群提供了方便,但收費相對低廉,利潤有限,未必可以抵消房租等高昂成本,而且顧客以老年人為主,因此飯菜標榜清淡,若要同時照顧其他顧客的口味,成本大增的同時客源卻未必按比例增長。此外,部分居民憂慮,經營者會基於利潤考慮使用快將到期的食材以及降低衛生標準。
臺灣龍華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賴榮偉對美國之音表示,社區食堂不僅違反市場規律,而且會對整個產業鏈產生消極影響。
賴榮偉說:「它的試點不僅是食堂,還包括未來的理髮店美容店等等。這當然會衝擊到市場多元化的發展,甚至會讓市場經濟原本的優越性被扭曲。它希望營造(一種現象),這樣的照顧會惠及老百姓,另一方面卻對外表示財政出現了問題。名義上是照顧老百姓,但實際上是把這些失業人士和家庭婦女集結起來,從事這些虧本的事情。」
社區食堂以「國營」為號召觸動民眾神經
不少這類社區食堂以「國營食堂」的招牌作為招徠手段,但此舉觸動了人們的神經。有人更把社區食堂與人民公社時代的「公社食堂」相提並論。
接受美國之音專訪的臺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助理教授曾偉峰表示,社區食堂使人聯想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中中國改革開放初期,集體經濟和市場經濟共存的情景。
曾偉峰說:「集體經濟一開始還做得不錯,可是久而久之,到了九零年代(這類企業)就大量倒閉了。社區食堂東西都是用最普通的。口味都是一致的。中國民眾害怕返回舊體制。當市場經濟出現後,民眾願意多花五塊錢去吃好吃一點的。」
去年10月,中國國家住建部、民政部發布通知,要求各地政府選取三至五個社區開展試點,對民生服務「大包辦」,包括配建「社區食堂」。按照當時計畫,這類食堂兩年內會推廣至中國全國。
中國時評人「維辛」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社區食堂其實是動態清零政策的配套計畫。
維辛說:「當然它也符合老年化社會到來的趨勢,(也是)去年的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束之後的行動,原本是為了應對動態清零可能長期化的方案,便於在隔離的狀態當中能保障老人的食物供應。社區食堂具備多種營運模式:有完全市場化的,也有補貼的,也有完全公益性質的。 這三種模式在目前情況下都面臨難以為繼的情形。」
臺灣淡江大學學者曾偉峰估計,有關計畫旨在以國家力量緩解社會問題。
曾偉峰說:「它們可以想到這種方式是因為它們共產主義過去就有這樣的經驗:回應社會穩定或者經濟發展和物價問題。它用國家的力量去推動這些事情,而且這些事情本來就有基礎。這個東西也符合習近平所謂的‘共同富裕’的基調,可是它在很多政策上反而抑制了市場發揮更大潛力,」
分析:社區食堂反映習近平意識形態
社區食堂在中共二十大習近平順利連任後紛紛上馬。臺灣龍華科技大學學者賴榮偉表示,有關計畫可以被視為習近平的一面鏡子。
賴榮偉說:「在他(習近平)的意識形態裡面,他可能認為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已經走得差不多了,準備要向共產主義過度,可能他也認為,社會主義不能永遠停留在社會主義的初期階段。我們不排除他的個人意識形態裡面,涵蓋很強的社會主義公有制意識形態。」
賴榮偉認為,社區食堂湧現某程度上反映了中國的財政狀況,也不排除當局期望透過計畫經濟模式實現戰略目標。
中共二十大後供銷社出現復甦跡象
同樣具備特殊政治含義的還有供銷社。中共二十大後,中國各地出現供銷合作社全面復甦的跡象。去年10月,中國國務院轄下「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據報招聘數千名務員,在全國農村開設五萬家供銷社。計畫經濟年代,供銷社是中小城市、特別是農村物資供應的主要渠道。供銷社快速崛起使人聯想到「糧票」、「大鍋飯」等歷史名詞,更擔心中國會走回頭路。
供銷社會否出現類似社區食堂的困境。兩者會否走向「爛尾」呢?
學者曾偉峰相信,即使社區食堂和供銷社不能蓬勃發展,也不會被全面淘汰。
曾偉峰說:「剛脫貧的農村或者比較偏遠的地區,社區食堂在那邊有政府的補助,至少它們可以溫飽。它們還是具備需求的。像供銷社也是,那些比較遠的地方,市場經濟比較不願意過去的地方。國家設立供銷社其實是便利民眾採購,可是在沿海或者大城市(供銷社)可能就會慢慢減少,要不就是換個像‘愛心餐’這樣的名稱或方式維持下去。」
他說,社區食堂和供銷社已成為共產主義的符號,除非中國改朝換代,否則很可能會一直存在下去。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