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關「年獸」的事 臺灣過年傳說很驚人(圖)
臺灣擁有自己的過年傳說,而且和「年獸」沒關係。(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在過年期間,民眾在瞭解過新年的由來時,不免聽到幾則新年傳說,其中包括「年獸傳說」。不過,臺灣有自己的過年傳說。在這一傳說中,不只沒有出現兇猛、會吃人的年獸,故事主角反倒變成了「猴子」。一起來瞭解這一則述及了毀天滅地的奇特傳說。
根據「臺灣民俗文化工作室」專頁上,一篇由民俗學者林茂賢撰寫、題為〈從「沉地」傳說談台灣年俗〉的文章顯示,臺灣的過年是源自於「沉地傳說」。
「沉地傳說」?這是甚麼意思呢?
臺灣民間視皇曆新年為最重要的民俗節日,但臺灣的過年其實是源自於民間流傳的「沉地傳說」,不是多數人都已經很熟悉的中國的「年獸傳說」。
傳說神桌上的燈猴(燭臺)認為,自己終年在替百姓照明,實在是勞苦功高。可是,民眾在祭祀期間,往往都忽略了它的存在,害得它永遠都只能夠高舉著蠟燭,眼睜睜看著眾神享受著人類的奉祀。一天,長時間不悅的燈猴終於一狀告到了玉皇大帝那兒去,字字句句控訴著臺灣百姓忘恩負義,不知道感謝它的付出。
玉皇大帝聽了燈猴的說辭後,對臺灣人民做出了裁罰:當除夕午夜一到,就要讓臺灣島沉落海底。
土地公(另一說是灶神,但有研究者認為這是受到中國文獻影響。因為從日本時期的文獻到現代文獻來看,都是記錄土地公)隨後把這件驚天動地的大消息告知了臺灣民眾,並不忘向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求助,盼望觀音菩薩能成功勸阻玉帝。
至於臺灣百姓在得知腳下的這塊島嶼即將沉入海底後,便紛紛在島嶼要消失的前夕,恭恭敬敬地將家中所供奉的神明全部送回天庭,避免連累眾神(這即是「臘月二十四日送神」的起源)。
在除夕傍晚到來時,臺灣民眾為了祭祖跟祖先們告別,已經在宰殺家禽了,同時也在做飯,準備最後一次跟家人們團聚一起,共進最後一道晚餐(這即是「祭祖」、「圍爐」的起源)。吃完飯後,長輩則拿出錢財分給了家人,(這即是「壓年錢(壓歲錢)」的起源)。
由於是人生的最後一夜,家家戶戶都不睡覺,等著臺灣島沉入海底(這即是「守歲」的起源)。
結果,因為觀世音菩薩向玉帝求情成功,臺灣最終免除了毀滅的發生。這時候家家戶戶開始燃放鞭炮,大肆慶祝了起來,並在見到其他人時,歡歡喜喜地互相道聲「恭喜」。當然,民眾也不忘感謝神明庇祐,紛紛前往寺廟祭拜神明(這即是大年初一赴寺廟「行春」拜拜的起源)。
由於免除了災厄的發生,嫁出去的女兒自然也不忘要探視自己的父母。
於是,又隔了一天,也就是初二早上,出嫁女兒相繼返回娘家拜訪父母,探看他們是否平安,也順道在娘家跟父母共享中餐(這即是大年初二「回娘家」的起源)。
到了大年初四,人們更加確定臺灣沉入海底的危機真的解除了,於是開始要將先前送回天庭的眾位神明再給迎回家裡來供奉,遂形成了「初四接神」的習俗。
又隔了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五,所有熱鬧的慶祝活動算是要暫告一段落了。因此,稱初五為「隔開」。後來,又出現其他說法:可以將元旦以來的供品、春飯等食物收起來,但柑桔必須再繼續供奉。這天過後,如果有客人來訪,不用繼續招待「甜」食。
大年初六,民眾開始恢復農務生活了,紛紛挑水肥到田裡灌溉(這即是「初五隔開、初六挹肥」的起源)另外,民間還出現一說:即使家裡再窮困,初五之前都不可以煮粥(稀飯),到了初六,就不需遵守這一禁忌。
最後,跟大家分享臺灣流傳一歌謠:「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到飽。初四接神。初五隔開。初六挹肥。初七七元。初八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