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的高官周洪謨曾寫過一首詩,名為《生死》。(繪圖:志清/看中國)
明朝有位高官名叫周洪謨(1421年-1492年),他為官清廉,也很有才華,曾編修過《英宗實錄》、《憲宗實錄》。周洪謨還寫過一首詩名為《生死》:「生死輪迴事杳冥,前身幻出鶴仙靈。當年一覺揚州夢,華表歸來又姓丁。」這首詩是什麼意思呢?這背後原來是一個探尋前世的故事。
根據《耳談》、《少保公洪謨事略》、《涌幢小品》等古籍記載:周洪謨出生後很瘦小,父親為此很擔心,就有占卜者對其父說:「此子乃揚州丁處士後身,其人有善行,又嘗舍一千錠鈔修玉清宮,天帝嘉之,故使托生汝家。後顯大門戶,必在此子,可育無憂也」,其中指明了周洪謨的前世是揚州丁處士。後來又有一位占卜者說其前世家在揚州,很富有等信息。兩位占卜者素不相識,但都指出其前生曾生活在揚州,可兩位占卜者又都沒有說其前世的全名叫什麼,周洪謨只知道前世姓丁。
周洪謨赴京趕考時,有一段走水路,坐船停泊在揚州邗江邊,晚上做了一個夢。夢裡有人對他說:「子前程萬裡,終身清要」,周洪謨追問「君何人?」這人竟回答:「我是你的前世,號友鶴山人,姓丁,家在維揚!」說罷,飄然而去。
那年,周洪謨科舉高中榜眼。又過了十五年,周洪謨官至南京翰林院侍讀署南京翰林院事,結識維揚太守王恕後,要想解開前世之謎,於是寫信給王恕,信裡詳細寫了相關事件,並附了這首題為《生死》的詩。
王恕看後也很感興趣,當即把當地的老年人們全部召集起來,根據周洪謨提供的資料:姓丁、名號是「友鶴山人」、家庭富有等信息回憶,竟真的就有人對上號了。一個叫羅文節的老人提供線索說:「友鶴山人名字叫丁鶴年啊,是我朋友丁宗啟的父親,湖北武昌人,他的哥哥有三個中過進士,丁鶴年無意求取功名,以詩聞名,元末隱居,據說於明朝建文年間(公元1399年至1402年)在四川成都去世。」
後來詳查丁鶴年的信息,原來他是元末明初的詩人,籍貫湖北武昌,丁鶴年的曾祖從商,資助過元世祖忽必烈,是位大富翁,自此家族後代一路官運亨通。丁鶴年家四代為元朝官員,兄長四人中有三人中進士,他是家中幼子,無意求取功名,曾隱居在揚州很長時間。在元朝滅亡後,更是醉心讀書,專心寫詩,並研究中醫,以教書和行醫治病為生,行蹤漂泊不定,以僧侶和道人為友,創辦了北京醫藥界老字號「鶴年堂」,有《丁鶴年集》傳世。另外說一句,北京鶴年堂延續至今,其簡介中就明確說:由元末明初著名詩人、醫學養生大家丁鶴年創建。
得知這些信息後,周洪謨終於解開了心中的迷題,原來自己是丁鶴年轉世。
這件事情的可信度非常高,多個明朝古籍都記載了此事,絕非孤證。由此可見,人是有元神的,元神會不斷輪迴。縱觀丁鶴年和周洪謨的一生,看似截然不同:丁鶴年名如其人,如閒雲野鶴般散淡隨意,無意為官,半生飄零,四處遊走;而周洪謨當官後則為國為民耗盡心力。或許,這就是上天在輪迴中不斷的考驗這個生命,為民時如何,為官時又如何,同時也是在不斷的成就他,不斷豐富他的生命經歷。
責任編輯: 穆瑤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