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冬日嬰戲。(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唐朝詩人、官員、道學家施肩吾(780年-861年),字希聖,號東齋。雖然很多人對施肩吾,並不是很熟悉,但仍不乏我們理解他創作的一首《幼女詞》。這首《幼女詞》頗有樂趣,描述了拜織女這一乞巧傳統習俗。全詩共二十個字「幼女才六歲,未知巧與拙。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
「幼女才六歲,未知巧與拙。」此句是說詩人的女兒才六歲,並不知道什麼是巧、什麼是拙。這其實是一個伏筆,與後面的內容有關。因為古代的女子都有拜月乞求織女給自己一雙巧手的習慣。換言之,也就是七夕的傳統習俗--乞巧:古代婦女會乞求織女,盼獲得她傳授心靈手巧的手藝。
然而,對幼女來說,不懂得什麼是巧拙,因此在詩人的眼裡,孩子就是湊熱鬧。當然,這只是詩人自己的想法,但也能看出,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樂趣。就如我們常說的「子非魚 焉知魚之樂」,我們不是小孩子,又怎麼能領略到小孩子感受到的樂趣呢?
宋人七夕乞巧圖。(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此句是講小孩子也學著大人拜新月。在詩人的眼裡孩子的行為是幼稚可愛的。其實想想,或許並非如此。就像是我們拜佛一樣。有人拜佛是敬佛,是對神佛保護人類的一種感恩;而有人則是求佛辦事或治病,是一種有求,一旦得不到目的又開始怨佛。神佛是慈悲的,是幫助善良一方的,想想神佛會幫助誰呢?
同理,大人拜新月,是求織女給自己一雙巧手,而小孩子則只是一種拜月,別無所求。織女會幫誰呢?
站在大人的基點上看,小孩子是幼稚的,可是在更高的生命眼裡,無求反而是更好的。就如修煉界講的「無求而自得」大概是一個道理吧。
其實不僅僅是神佛,普通人也是如此。一個人幫你是有目的的,一定會讓你感到不舒服。而沒有求的幫你,或許會感動的讓你流淚的。
小孩子不懂巧拙,在大人的眼裡是幼稚,而換個角度看,反而是可愛、是值得幫助的。為什麼大人看小孩子可愛,或許就是因為這一份純真和無求吧。
《幼女詞》流傳甚廣,並非是因為孩子的幼稚,反而是因為小孩子的一份簡單、一份純真吧。
責任編輯: 隅芯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