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2年5月6日訊】1932年,美國深陷經濟大蕭條之中,遍地的失業和破產。由於缺乏全景的經濟統計指標,新上臺的羅斯福政府,只知道有幾百萬人失業,鐵路運輸量驟減、鋼產量大幅度下降等零星信息,經濟決策猶如在黑暗裡摸索,無從下手。
為了給「羅斯福新政」提供決策支持,美國國會要求商務部同國民經濟研究所(NBER)的經濟學家合作,編製一個1929-1932年的美國經濟全景指標——這就是國民總收入(GNI)。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為支持戰時經濟規劃,計算美國的戰爭潛力,美國經濟學家們在國民收入統計的基礎上,迅速估算了國民生產總值(GNP)年度數值。戰後,美國商務部自1951年和1958年分別開始估計年度和季度的美國GNP值。
國內生產總值(GDP)概念,誕生於1965年。當時的美國商務部,除統計GNP之外,首次編製分產業的國內生產總值數據,以更好地把握全國的生產結構——不過,直到1991年,美國統計部門才將GNP的統計改為GDP統計,以便同就業、生產率和工業產出等核心經濟指標保持一致。
在GDP這個經濟指標出現之前,要比較兩個國家之間,到底誰更富裕,誰的產出更多,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大多數時候,只能直接亮家底:
鋼鐵產量是多少?
煤炭產量是多少?
糧食產量是多少?
牛奶產量是多少?
汽車產量是多少?
這樣的比較,雖然比較「實在」,但非常低效,而且在很多時候,得不出一個讓大家都信服的結論。
當GDP這個概念出現之後,很快就成為了評估一個國家經濟實力最重要的指標。
鑒於美國的國際地位,美國的經濟統計實踐,後來成為GDP國際統計的基石。聯合國也以GNP和GDP統計為核心,於1953年、1968年、1993年和2008年,分別推出了「國民賬戶體系」(SNA,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的4個版本,指導各國的宏觀經濟統計。因為在國民經濟統計方面所做出的開創性貢獻,西蒙-庫茲涅茨(Simon Kuznets)和理查德-斯通(Richard Stone),分別於1971年和1984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而保羅-薩繆爾森(Paul Samuelson)更是把GDP這個概念,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至於中國,最初採用的是一套源於前蘇聯的、特別注重物質生產和實物流量的計畫經濟統計體系,叫做物質產品平衡表(MPS,System of Material Product Balance)。直到1987年之後,才逐漸轉向SNA體系,而1993年之後則完全採用SNA體系。
當中國的發展,進入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軌道上之後,GDP成了我國政策所追求的主要目標,也是中央政府對地方官員考核中最重要的指標。行政激勵之下,中國各個地方從此陷入一場你追我趕的GDP競賽之中。省、市、縣、鎮各級政府,唯GDP馬首是瞻,省、市的GDP排名自不必說,「城市排名」、「十強縣」、「百強鎮」等全國的GDP排名也層出不窮。
天天說、月月報、年年排,GDP在中國「暴得大名」,成了人人都知道的核心經濟指標。
根據聯合國SNA的規定,GDP核算有三種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種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國民經濟的生產活動成果,理論上其核算結果都應該相等。
(1)生產法核算GDP,是對提供物質產品與勞務的各部門進行劃分,如農林牧漁業、礦業、建築業、製造業、運輸業、郵、電、煤氣、自來水業、金融、保險、不動產等等,然後,用「總產出-中間投入」的方式,計算每個部門的產值,將其進行加和,再與進出口淨收入相加,就是GDP。用公式來表示:生產法GDP=勞動者報酬+生產稅淨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餘
(2)收入法核算GDP,就是從收入的角度,把生產要素在生產中得到的各種收入相加,把勞動者所得到的工資、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地租、資本得到的利息以及企業家得到的利潤相加,所以這種方法又叫要素支付法、要素成本法。用公式來表示:收入法GDP =工資+利息+利潤+租金+間接稅和企業轉移支付+折舊
(3)支出法核算GDP,是從產品和服務的使用出發,把一年內購買的各項最終產品和服務支出加和,從而計算出該年度國內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因此又被稱為「最終產品法」。在這種情況下,GDP包括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一定時期內用於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以及貨物和服務的淨出口總額。用公式來表示:支出法GDP = 居民消費+企業投資+政府購買+淨出口(出口額-進口額)
中國統計GDP時,採用的是「生產法」,其優點是避免了重複計算、無用計算,更能反映社會生產部分的產值,通常計算出來的GDP比較實在。
優點也是缺點。用生產法來統計GDP,很容易低估和忽略很多非生產性的服務業產值,如醫療、文化、教育、法律、金融等服務業。同時,也很容易忽視較小社會生產單位如地攤、個體戶、小商人等,更是會忽略大部分的地下經濟和灰色交易——所有的這些東西,進入到GDP統計中的時候,要麼是計入不充分,要麼就是徹底被忽略。
其實,你到國家統計局查看中國GDP統計數據,立馬就能看出中國的GDP統計就是採用了生產法。至於美國,查看一下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提供的GDP數據,同樣立馬也就能明白,美國統計GDP採用的是支出法。
用支出法統計GDP,好處就是可以看到全社會各階層消費者的各種數據,能夠全面深入地瞭解國民的經濟狀況,有利於徵稅。同樣地,優點也是缺點。因為數據瞭解得太詳細,很容易進行重複計算和無用統計,而且會導致服務業和虛擬產業,在經濟統計中比重偏高。
以2021年美國GDP為例,美國第三產業的總產值達到了18.4萬億美元,一下子就佔據了23萬億美元GDP的80%。相比之下,美國第二產業佔GDP的比重大概在18%,幾乎與美國人的醫療支出相等,而第一產業農業的總產值更是只佔GDP的2%左右。
有人可能會說,中國一些北方省份,為了地方領導的政績,很喜歡在GDP統計上造假,塗脂抹粉,所謂「統計官員一張嘴,經濟數據全是鬼」——眾所周知,前兩年,東北、天津和山東,都先後出現過大幅度虛報GDP數據而遭遇「擠水分」的事兒。這也的確是事實!
美國經濟以服務業為主,大部分GDP,確實發生了金錢的交易和流動。相比之下,像印度這樣的國家,不僅把所有小商小販的收入、貧民窟的窩棚都給估算計入GDP,甚至還把牛糞也計入GDP(當作肥料)——當然,還有義大利這樣的國家,把黑幫經濟、毒品乃至色情交易這樣的灰色經濟,都做出估算,計入GDP。這就顯得有些打腫臉充胖子了。
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以現價美元來看,2021年美國GDP為24萬億美元,而中國的GDP為114.4萬億元人民幣,按照當前6.66的匯率計算約為17.2萬億美元——看起來,中國只相當於美國的72%。不過,根據聯合國統計局、世界銀行一起編製的國際比較項目法(ICP,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也就是俗稱的購買力評價法(PPP,Purchasing Power Parity),來統計中國和美國的GDP的話,2020年中國的GDP差不多就是美國的116%。就看你用的是什麼演算法了。
不過,最後要說的是,中國GDP的生產核演算法似乎比美國的支出核演算法更實在,因為它是實實在在的「生產總值」。但必須客觀承認,綜合國力這事兒,絕不僅僅是GDP最多最實在就夠了的。中國在高精尖工業上,在國際關係基本規則制定方面,在全球的經濟和金融領域主導權上,與美國都還相差很遠。
像胡鞍鋼那種,動不動吹噓什麼「中國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已經超越美國」,「中國的綜合國力超過美國」的論調,純粹是禍國殃民。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宇真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