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17年4月21日菲律賓空軍從飛機上拍攝的圖片,顯示中共已經把南中國海南沙群島裡的渚碧礁人工打造成渚碧岛,並開始軍事化。(圖片來源:TED ALJIBE/AFP via Getty Images)
【williamhill官网 2022年3月21日讯】(看中國記者程雯編譯/綜合報導)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3月20日(週日)透露,中國(中共)已將其在南中國海有爭議海域南沙群島裡建造的幾個人工島礁中的至少三個完全軍事化了,這些島礁被用反艦和防空導彈系統、激光和乾擾設備以及戰鬥機武裝起來。這位美軍高級軍事指揮官表示,中國(中共)的這一行動越來越咄咄逼人,威脅到所有周邊國家。
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約翰.C.阿奎利諾上將(Adm.John C.Aquilino)表示,這些敵對行動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過去保證北京不會將爭議海域的人工島礁改造成軍事基地的承諾形成鮮明對比。他說,這些努力是中國(中共)展示其軍事實力的一部分。
阿奎利諾將軍週日(3月20日)對美聯社記者說:「我認為在過去的20年裡,我們目睹了中華人民共和國(PRC)自二戰以來最大規模的軍事集結。他們已經提升了所有能力,而武器化的集結正在破壞該地區的穩定。」
中共官員沒有立即發表評論。北京堅稱其軍事部署純粹是防禦性的,旨在保護它所說的主權權利。但是經過多年增加軍費開支,中國現在擁有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國防預算,並正在迅速用包括J-20隱形戰鬥機、高超音速導彈和兩艘航空母艦在內的武器系統對其部隊進行現代化改造。
兩名美聯社記者受邀與阿奎利諾將軍週日(20日)共同乘坐一架美國海軍偵察機,P-8A海神飛機,在南中國海的南沙群島前哨附近進行巡邏飛行。在巡邏過程中,這架美軍偵察機多次收到中共軍方的來電警告。
其中一條嚴厲的無線電信息隱晦地威脅美軍海神偵察機說:「中國對南沙群島及其周邊海域擁有主權。立即遠離,以免誤判。」
這架美國海軍偵察機的一名飛行員通過無線電回覆中方說:「我是一架擁有主權豁免權的美國海軍飛機,在任何沿海國家的領空之外進行合法的軍事活動。行使這些權利受到國際法的保障,我在運作時適當考慮了所有國家的權利和義務。」
P-8A海神偵察機繼續執行偵察巡邏任務。兩名美聯社記者也目睹了這些短暫而緊張的時刻。
帶領P-8A海神偵察機機組人員的美國海軍指揮官喬爾.馬丁內斯(Joel Martinez)介紹說,發生過一起事件,當時有一架中國噴氣式戰鬥機在有爭議的地區進行危險的機動飛行,靠近了一架美國飛機。馬丁內斯說,美國飛機上的機組人員當時冷靜地提醒中方遵守航空安全規定。
當P-8A海神偵察機在南中國海域低空飛行至15,000英尺(4,500米)時,在屏幕監視器上出現了好像是小城市樣子的東西,有多層建築、倉庫、機庫、海港、跑道和白色圓形結構的東西,阿奎利諾將軍解釋說那些是雷達。在永暑礁(Fiery Cross Reef)附近,還可以看到40多艘船舶明顯停泊在那裡。
阿奎利諾將軍表示,美濟礁(Mischief Reef)、渚碧礁(Subi Reef)和永暑礁上的導彈庫、飛機庫、雷達系統和其它軍事設施的建設似乎已經完成,而中國(中共)是否會在其它島礁上建設軍事基礎設施還有待觀察。
他說:「這些島礁的功能是將中國(中共)的進攻能力擴展到其大陸海岸之外。他們可以駕駛戰鬥機、轟炸機以及導彈系統的所有進攻能力。」
阿奎利諾將軍指出,在這個有爭議航道上空飛行的任何軍用和民用飛機都可以輕鬆地進入中國(中共)島礁導彈系統的射程。
他說:「這就是存在的威脅,這就是為什麼這些島礁的軍事化如此令人擔憂。它們威脅到在附近海域有活動的所有國家,以及所有的國際海域和空域。」
近十年前,中共試圖通過在珊瑚礁上建立島嶼基地來支持其對幾乎整個南中國海的廣泛領土的主張。作為回應,美國派遣軍艦穿越這個地區,執行自由行動任務。美國自己沒有任何主張,但幾十年來一直部署海軍艦艇和飛機來這裡巡邏和促進國際水道和空域的自由航行。
中國(中共)經常反對美軍在該地區的任何行動。其它周邊國家——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臺灣和文萊——都聲稱對這片海域擁有全部的或部分的主權,每年大約有5萬億美元的貨物通過這片海域進行運輸。
阿奎利諾將軍表示,儘管中國(中共)咄咄逼人,但是長期的領土衝突只能通過和平方式解決。他認為菲律賓政府在2013年成功將其與中國的領土爭端提交國際仲裁是一個很好的模板。
處理此案的由聯合國支持的仲裁法庭宣布中國(中共)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南中國海的全面歷史主張是無效的。北京則始終不承認這項裁決結果。
阿奎利諾表示,華盛頓在爭議地區的主要目標是通過威懾和促進和平與穩定來「防止戰爭」,包括讓美國盟友和合作夥伴參與進來。
但是,阿奎利諾也強調說:「如果威懾失敗,我的第二個任務是做好準備,進行戰鬥並獲得勝利。」
印太司令部是美國最大的作戰司令部,覆蓋36個國家和地區,擁有38萬名軍事和文職人員。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