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真相就是無真相(圖)


中共謊言(圖片來源:Kevin Frayer)

【看中國2022年2月23日訊】隨著徐州八孩女醜聞的不斷發酵,吃瓜群眾探究真相的呼聲越來越高。此乃人之常情,不過,中國人民的願望終究還是會落空。因為自中共一九四九年建立政權後,中共國就沒有真相了,中共的需要才是真相。徐州八孩女醜聞的真相也不例外!

中共靠謊言和暴力取得天下,這是事實。在尚未取得政權之前,毛澤東忽悠國統區知名人士黃炎培等人,說中共取得政權後,會實行民主制;毛還欺騙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盛讚美國是世界民主國家的楷模,中共執政後也會建立美式的民主制度。此外,中共還在報紙上大肆攻擊國民黨,說國民黨搞一黨專政,共產黨奮鬥的目標就是要廢除一黨專政。只要一黨專政存在,民主就是無稽之談。可見,中共說的比唱的都好聽,而一旦取得政權就原形畢露了!

中共會把當年自己講的上述話複述一遍給現在的中國人聽嗎?絕對不會,因為中共無論如何也不會讓中國人知道歷史的真相。掩蓋真相的唯一辦法就是撒謊。中共沒有取得政權的時候,就沒有一句真話,取得政權後就變本加厲,假的就更加離譜。

中共建政之後罪惡纍纍,可是,沒有人能夠得知其真相。毛時代大飢荒俄死了多少人,永遠成謎,如今所有的數字都屬於推理或估計,因為第一手資料早就被毀。即便如此,該話題在中共國也是一個禁區;同樣,文革害死了多少人,也沒有誰能說得清,目前所有關於文革的回憶大多隻是個人或家庭的不幸經歷,沒有誰能夠復原十年浩劫的完整圖景,雖然鄧時代對文革已經作了定性,而習時代又重新定性,請問,真相在哪裡?三十三年前,鄧下令坦克開進天安門廣場,大肆屠殺學生和市民。暴行是在六月三日深夜至六月四日凌晨進行的,中共多會挑時間啊,不就是用黑暗來掩蓋真相嗎?!

這次在中國爆發進而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真相到底如何,已經無從查考。不是人民不想查明真相而是中共不容任何人調查真相,就像新冠爆發之初武漢市長說的那樣,任何數據,沒有經過上級的批准,均不可發布!去年中新冠疫情在習近平親自部署、親自指揮之下取得了重大勝利,結果沒過多久,西安爆發的疫情相比武漢有過之而無不及,瘋狂的封城舉動就是證明。天津北京等地也有不同程度的爆發,中共疫情的清零也讓人陷入迷茫,真相,你到底在何方?!

歷史和現實已經證明且還將繼續證明,抹殺真相、愚弄欺騙人民是中共的❝神聖❞使命,因為真相會用事實展示中共的虛偽與殘忍,讓中國人認清中共的邪惡本性。因此,中共會不惜一切扭曲真相、掩蓋真相、製造真相。發生大飢荒的那三年,明明風調雨順,大規模餓死人是赤裸裸的人禍,卻被中共說成是三年自然災害;文革是人類文明史上的空前劫難,而今中共被定性為艱苦的探索;六四屠殺,在中共的眼裡只不過是一場風波……隨著歲月的流逝,真相正與中國人漸行漸遠!

就拿徐州八孩女醜聞來說,若真要查清真相,其實一點都不難。難就難在中共極力阻止公眾得知真相,因為真相對中共極為不利。現在,中共各級政府都在絞盡腦汁地編故事,編一個對中共有利的故事。這不,先前徐州豐縣編的故事水準太低,漏洞百出,連一般百姓都糊弄不過。如,為了編造結婚而非買賣人口的故事,官方居然晒出結婚證,然而結婚證照片上的人與八孩母一看就不是同一個人。現在此事驚動了中共高層,而高層關心的也不是真相,他們只會先權衡利弊,然後取利棄弊。高層過問之後,接下來,公眾聽到的故事會比先前的故事圓滿一點,但離真相依然是十萬八千里。若還有不識相的堅持要追查真相,中共會以尋釁滋事的罪名拘押,不管多少個公民記者參與調查,都有消失的可能!

中共對徐州八孩母醜聞的處理,一定會本著將不良影響降到最低的原則,竭力撇清官員與人口買賣的關係。為平民憤,最多就是將醜聞主犯董某以及人販子桑某繩之以法,並將此事定性為個案,是特例。中共絕對不會大面積查處其它類似的案件,因為太多,那樣做等於向外公布,人口買賣在中共國是普遍現象。這就既會影響黨和政府的形象,又不利於維穩。對中共不利的事,中共決不會為之,七十多年來一直如此。中共只會往自己臉上貼金,絕對不會往自己身上潑髒水!等到中共對此事最終定性並統一口徑之後,接下來就是黨媒鋪天蓋地去宣傳了,讓中共製造的真相深入人心。總之,中共要對公眾表明:黨會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中共媒體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向全世界宣傳中共的偉大、光榮、正確!處理徐州八孩母醜聞也是出如此一目的,中共會說,即便在西方發達國家,人口買賣的罪行也存在,但只有在中共的領導之下,此種惡行才會受到嚴厲打擊,美國的人販子至今仍然逍遙法外……

只要中共不亡,真相永遠渺茫。在高牆和鐵鏈的土壤,真相無法生長!對於任何事件,中共在意的從來不是真相,而是此事對中共的利弊,中共要做的就是取利棄弊。即便是喪事,中共為了替自己做廣告,也要將之變成喜事!可以說,中共對外公布的一切,都不是真相,都是中共為自己的需要而編的故事。

在一個只有一種聲音的社會,這種聲音只能是謊言……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陳叔涵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