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三寶學說,指的是氣血與精、氣、神三寶。(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氣血三寶學說,指的是氣血與精、氣、神三寶,此論及生命的本源,相當於人體的能源系統。
氣血與精、氣、神三寶,都有氣。中醫重視氣,人活著就有一口氣,有氣才有血、津、液、精與神。氣是甚麼呢?包括:自身先天精氣、脾胃供輸的水穀之氣,還有大自然的天然清氣。氣的運動形式有升、降、出、入,此謂之「氣機」。氣之於人體,有推動、溫煦、防禦、固攝、氣化等作用。腎精所化之氣為「元氣」,積於胸中之氣為「宗氣」,行於脈中的為「營氣」,行於脈外的為「衛氣」,分布於臟腑各經絡之氣為「臟腑經絡之氣」。
中醫特別喜歡講氣,有元氣、宗氣、衛氣、營氣、臟腑之氣、經絡之氣、先天之氣、水穀之氣、自然清氣、致病邪氣、抗病正氣,以及中醫藥的寒、熱、溫、涼「四氣」,針灸也講氣感、得氣。論人的表裡內外,有氣力、氣息、氣宇、氣概、氣度、氣性、骨氣、氣量、氣勢、氣節、氣質等,還有一鼓作氣、天地合氣、氣味相投、浩然正氣等。
講氣必講血。氣為陽,血為陰,氣血同源,血是人體生命物質,人仰賴血來營養與滋潤全身。類似血液的津液,是人體一切正常體液的總稱,包括:胃液、腸液、唾液、淚、涕等,其中清稀者為津,濃稠者為液。津液同血液,也有營養滋潤全身的功能。
以氣為中心,派生出人體的精、氣、神三寶說。《管子・內業》中提到:「精也者,氣之精者也。」《黃帝內經》中提到:「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因此精也可說是先天之氣,氣之核心,精分陰陽,兩精相搏而為神。
神的體現,包括:外在表現與內在精神思維活動。外在表現,就必須談及「形」,因此中醫的「形神學說」就是這麼來的。
中醫看病,很注重人的神,如:有神、得神、失神、假神。假神的表現是,久病、重病之後,本已失神,但突然又精神轉佳,目光轉亮,言語不休,想見親人,或語聲低微斷續,忽而響亮起來;或面色晦暗,突然顴赤如妝;或本來毫無食慾,忽然食慾增強。假神是由於精氣衰竭,陽虛外越,暴露出一時好轉假象,這是陰陽即將絕離的危候,古人比做「殘燈復明」、「迴光返照」。
我們要觀察一個人,也要看其神色、神采、神情、神氣、神智、神意、神爽、神俊、神勇、神姿、神秀、神傷、神魂顛倒、神不守舍等等。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