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旗袍的周璇、李香蘭(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在很多西方人眼中,旗袍無疑是東方服飾文化和美學的典型代表。在紛繁的現代中西社會,繁忙的都市生活讓處處是浮躁,當旗袍適時的回歸到現代女性身上,旗袍的優雅韻味瞬間讓你變得沉靜、含蓄、優雅、綽約。那麼具有獨特東方韻味的旗袍,它背後的魅力到底是甚麼,為何能讓女性瞬間變成一道風景,充滿神秘東方「風情」和「韻味」?
有人說:旗袍是一朵永不凋零的玫瑰,鮮豔、矜持、儒雅、高貴,沾上它的女人,想不瞬間魅力翻倍、優雅迷人都難。看似不起眼的旗袍,裹在女人身上卻完全是另一種味道。美人著旗袍,好似玉盤置蘭,不僅相看兩不厭,縱是旁觀者,也不由得心醉、神迷!看似不起眼的旗袍,裹在女人身上卻完全是另一種味道,那麼旗袍是如何做到「點石成金」呢?
旗袍來源
關於旗袍的起源,有一種說法,旗袍乃「旗人之袍」,肇始於清朝滿族婦女的連衣裙式寬鬆長服,後來受漢人服飾影響,逐漸改良。在眾多的各朝傳統服飾中,旗袍依然是現代社會最經常出現的服飾,那麼它的來源又是如何呢?
據維基百科記載:旗袍於1921出現,1925年開始流行,因為旗袍讓女子能穿著原本只有男性才能穿的「袍子」,在清朝末期體現了男女平等,在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成為女性國服。20世紀前葉,旗袍在上海的上流社會非常風行,是名媛聚會社交的標準配備服裝。這股風潮還傳到了香港,由於上海和香港外國人數量眾多,導致旗袍最終在外國人眼中成為「代表中國女性的服飾」。直至今日,旗袍仍為上海和香港在近代歷史中的代表符號之一。
旗袍中的「袍」一字是承襲自清朝滿族服裝體系中的「袍子」。這原本是一種騎馬用的簡便式戰鬥服裝,但是在滿清入關之後,設計得越來越繁瑣華麗。在清朝,滿族女性所穿服裝沒有一個統一的稱謂,滿族女子的衣服除了被稱為「旗裝」以外,也被稱為「襯衣、氅衣、騎裝」等,但是在清朝很少有被直接稱呼為「旗袍」的情況。
漢族女性日常服飾自宋代以降皆為上衣下裙或上衣下褲的「兩截穿衣」樣式,男性日常服飾則以道袍、直身等上下連裳的袍服類為主。清代推行剃髮易服但只針對成年男性,即「男降女不降」,女性上衣樣式雖然有受滿族服裝影響,但仍維持明朝服飾的兩截穿衣樣式。
到了清末,漢人服裝和旗裝已經融合,滿漢之間的界限已經模糊到無法被仔細定義,清朝袍子的設計直至辛亥革命之後仍然未有明顯改變。在共產黨統治的中國教育語言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前的「民國時期」被描繪為腐敗、灰暗、民不聊生。但是恰恰就是在這個時代,旗袍風尚在中國達至頂峰,塑造了中國近代女裝最輝煌絢麗的歷史。
中西合璧
滿族婦女的旗袍,款型平直寬鬆,下擺較為肥大,「旗袍」產生並發展至巔峰的背後,是不可複製的民國風采,是一個自由、中西兼容、創意迸發的燦爛時代。那麼,旗袍是如何裁剪定型的呢?
20世紀初,隨著西學東漸的過程,旗袍吸收了西方製衣的立體剪裁,開始使用胸省、腰省、裝袖和肩縫的縫紉技術,在長袍中加入了縮腰、胸褶、接袖等,從而將平直寬鬆的款型,轉換為收腰合體的曲線衣型。
郭布羅・婉容,字慕鴻,號植蓮,生於清光緒三十二年九月二十七日(公曆1906年11月13日)。1922年從婉容被冊封為皇后之日起,也就是她悲劇命運的開始,「一朝選在君王側」,作為一位集中國傳統美德及西方思想教育為一身的女人,從此走向一條不歸路。
穿著旗袍的清朝末代皇后婉容相貌嬌美、談吐文雅、舉止端莊、儀態不凡、內剛外柔並賦有善心。在成為清朝皇后之前,婉容接受了良好的西式教育,是一位可以講流利英語、兼收中西文化思想的富家名媛。據傳,婉容不喜傳統清朝旗袍的「肥」和「厚」,曾請專用裁縫師李春芳改良自己的旗袍。
清朝之後的民國期間,「旗袍」最早在上海風行,最終成為頗具代表的中國女性服飾。早期,民國的女子們穿著布鞋和平底皮鞋搭配旗袍。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隨著高跟鞋逐漸流行,民國女子開始用它和旗袍搭配。
在20世紀30年代的民國,旗袍款式基本穩定下來。彼時的私家裁縫們,將西式時裝的元素,注入到追求流行的民國女子的旗袍中,使這種中西文化並蓄的裙裝做到了極致。就這樣,一個流轉百年的中國時尚經典,在這些民國裁縫的指尖誕生了。
據維基百科記載:1949年後,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大陸打壓旗袍文化,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因為共產黨提倡勤儉樸素,旗袍代表著資產階級。在文化大革命中因旗袍被標籤為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的象徵,嚴重違反了國家理念而被直接禁止。中共前國家主席劉少奇的夫人王光美曾穿旗袍出訪印尼等國,在文革中成為被批判的「罪狀」,於是旗袍在中國大陸漸漸沒落。
然而旗袍文化得以在香港保留。戰前香港的「長衫」參考上海旗袍的款式,戰後發展出自己的特色。旗袍在香港1930至1970年代曾經流行,不少辦公室女郎、女教師穿著素雅的旗袍上班,女性於喜慶場合如出席婚禮、宴會,或黃曆新年時則穿著華麗的旗袍。亦有學校以藍、白等素色旗袍作為女學生的校服。
民國風景
這裡所說的「民國時期」,即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至1949年中共統治開始的三十餘年間。這是中國歷史上承前啟後的重要時期,各種思潮在這個自由、寬鬆的大時代下,激烈碰撞。傳統和現代,東方和西方,交融與碰撞中,民國期間民智開啟,大師、才女層出不窮,各種書籍出版物紛沓至來。
在民國時期的眾多出版物中,《良友》畫報被認為是當時發行量最大、發行範圍最廣、最有影響力的刊物。《良友》於1926年春,誕生在民國最具國際氣息和時尚敏銳感的上海。其封面多為女性,以明星名媛為主。作為民國生活的記載者,《良友》封面見證了民國時期女性審美和時裝的變遷,也記錄了特屬於民國女子的芳華年代,封面上女性的著裝,多是各種風情的旗袍。
《良友》畫報1934年12月刊的封面,為民國期間的影視明星--阮玲玉。照片中的旗袍為高領、短袖、滾邊的及腳長款旗袍。這款旗袍有完整的青黃色格紋圖案,無胸部和腰部的捏省,從上到下,全身非常合體,當時裁縫匠師高超的剪裁和製作技藝,可見一斑。
同時,本圖旗袍上的滾邊工藝極為精湛。所謂滾邊,即包裹旗袍領口、袖口、開衩、底邊等開口部位的製衣技藝。這種工藝的難點在於,保持衣服的轉彎處線條之流暢平整。
傳統手工
從量體裁衣,到鑲邊、滾邊、盤扣和刺繡等,一件手工旗袍的誕生,涉及很多精細的工藝。這些工藝頗具中國傳統特色,讓旗袍在精緻美觀之外,更多幾分韻味。旗袍的美,除了整體的形、材料和花色之外,就在這些精工的細節中。
黃柳霜(Anna May Wong),第一位美籍華人好萊塢影星。她在圖中穿著的旗袍,採用了一種獨特的中國傳統服飾工藝--鑲邊。鑲邊就是在旗袍的衣襟、領口、袖口、開衩、底邊等邊緣部位,用不同於裙身顏色的布料縫合拼接。鑲邊上多帶有繡花,一般用暗針直接縫在衣服的表面。圖片中的鑲邊為「三鑲」,共有三道。旗袍鑲邊可多至「五鑲」、「八鑲」,甚至「十八鑲」。
盤扣,也是綻放在旗袍上的美麗文化符號。盤扣之輕巧、雅緻、繁複、絢麗,充分體現出一件旗袍背後,工匠的傳統工藝和手上功夫。盤扣的造型多種多樣,如普通的一字扣、各式花扣(梅花扣、菊花扣、玫瑰扣、水仙釦子等)、各式動物形扣(如鳳凰扣、燕子扣、蝴蝶扣、蜻蜓扣)、中國結扣(吉祥結扣、如意結釦子、同心結釦子)等。手工盤扣,可以讓旗袍更有意境、更精緻和唯美。
質量上乘的旗袍,往往會運用刺繡工藝--一種傳承千年的中國手工藝。它是運用鋼針將絲、棉、絨等彩線,在織物上,上下穿刺運作,從而勾勒出各種圖案、花紋或文字的工藝。刺繡的面料往往華美尊貴,適合製作正式和重大場合穿著的旗袍。
衣型細瘦渾圓,著裝「貼身不貼肉」,這就是旗袍。從頭頸、肩、手臂、胸、腰、臀到腿,它能夠把女性輪廓,整體勾勒成一幅柔順完美的曲線風景。款步行走時,兩邊的開衩讓裙擺下角輕微飄動,旗袍的韻味就展現出--婉約、含蓄,揮灑著特有的,屬於東方女性雅緻、靈動之美。
責任編輯: 陳錦緣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