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6日在文萊斯里巴加灣市舉行的東盟中國在線直播視頻會議。(圖片來源:HAKIM S. HAYAT/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1年11月30日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星期一(11月22日)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並主持了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係30週年紀念峰會。在此次峰會中,中國東盟正式宣布建立中國東盟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此舉也引發了外界對於中國對東盟重燃興趣的討論。此外,習近平還期望共建和平家園,並稱中方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但隨著中國在南中國海加強軍事存在,一些專家認為這番言論似乎並不具備說服力。
夥伴關係更加「全面」 關係為何進一步升級?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星期一的紀念峰會上宣布建立「中國東盟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習近平稱這是雙方關係史上新的里程碑,將為地區及世界和平穩定、繁榮發展注入新動力。
習近平還宣稱:「中國願同東盟把握大勢、排除干擾、同享機遇、共創繁榮,把全面戰略夥伴關係落到實處,朝著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邁出新的步伐。」
2021年是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係30週年。1997年時,雙方曾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紀的睦鄰互信夥伴關係」。在2003年時,中國又與東盟建立了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夥伴關係。
香港南華早報近日刊登了一篇由位於倫敦的全球政策研究所(Global Policy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薩維克(Bob Savic)撰寫的評論文章,文章稱這一舉措將意味著中國和東盟在一系列領域加強合作,包括在外交、安全和防務以及經濟決策方面獲得更大的優先地位。中國與東盟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無疑有經濟方面的考量。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2020年東盟已超過歐盟,躍升為中國最大貨物貿易夥伴,而中國更是連續12年保持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地位。
中國官媒新華社今年9月在一篇報導中說,東盟繼續穩居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雙方累計雙向投資總額超過3100億美元,合作建設了20餘個經貿合作區。東盟在2020年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雙邊貿易額破記錄,今年的雙邊貿易有望進一步擴大。今年前9個月,東盟對中國的出口同比增長33%,東盟從中國的進口則增長了29%。
除經濟因素外,地緣戰略挑戰似乎也不可忽視。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劉卿曾撰文說亞太地區局勢正在複雜深刻的演變,劉卿還說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和美英澳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打破了地區原有的戰略平衡,對「以東盟為中心」的區域架構帶來直接衝擊和嚴峻挑戰。
薩維克也在文章表示,中國在與東盟建立對話關係30週年之際,「突然重新推動東盟的中心地位,這可能更多地與北京、甚至東盟對最近地區地緣戰略發展的共同擔憂有關」。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東南亞問題專家格裡戈瑞·波林(Gregory Poling)在電子郵件中回覆美國之音說,中國與東盟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主要是象徵性的,因為沒有人真正知道與東盟的「戰略夥伴關係」意味著什麼,所以加入「全面」一詞是否會有任何改變是值得懷疑的。
「但北京急於表明,它正在深化關係,這是一個比美國更親密的夥伴。值得注意的是,東盟並沒有完全投入與中國的關係,它希望保持某種平衡和自主性。」波林還表示,澳大利亞在一個月前便與東盟建立了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這比中國更早。
中國和東盟國家今年曾有過多次互動加強。中國外長王毅今年1月曾對東南亞四國進行正式訪問。3月底到4月初,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四國外長一起訪華。今年6月時,中國和東盟還在重慶舉行了「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係30週年特別外長會」以及「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第6次外長會」。
美國和平研究所(US Institute of Peace)的東南亞問題專家布萊恩·哈丁( Brian Harding)對美國之音表示:「雖然與北京的關係對東南亞國家和東盟整體來說很重要,但日本、美國、印度和其他東盟對話夥伴的深入參與意味著,中國的影響力絕不是決定性的。」
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高級研究員、中國項目主任孫韻在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時表示,東盟在中國的地區戰略中一直佔有非常高的地位。她說,中國在2012年時曾和寮國、柬埔寨和緬甸等5個大陸東盟國家建立了「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這比此次與東盟建立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更進一步。此次與東盟達成的關係意味著中國與東盟一些國家的關係還是有一定問題的。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東南亞問題高級研究員約書亞·科蘭茲克(Joshua Kurlantzick)則對美國之音表示,柬埔寨是東盟輪值主席國,這使得中國有很大的空間推動中國與東盟建立更緊密的關係,因為柬埔寨會破壞東盟在南中國海問題上的團結。
不霸權不欺小 中國言論引人懷疑
習近平在此次會談中還為中國與東盟的未來關係提出了共建和平、安寧、繁榮、美麗和友好家園五條建議。在談到共建和平家園時,習近平宣稱中國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願同周邊鄰國長期友好相處,共同維護地區持久和平,絕不尋求霸權,更不會以大欺小。
人權觀察執行主任羅斯(Kenneth Roth)星期一在推特上表示:「習近平承諾不會‘欺負’東南亞國家,這與他對待其他任何敢於批評北京極端壓制的人的態度不同。讓東盟來決定這一承諾是否有一點點可信。」
「這就像狼告訴母雞它是素食主義者一樣。」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海洋安全研究員高瑞連(Collin Koh)在推特上寫道。
波林則表示,中國不尋求霸權、不以大欺小的承諾沒有任何一個南中國海主權聲索國會相信。
中國與東盟部分國家在南中國海(South China Sea,中國稱南海)等問題上的爭議由來已久。南中國海蘊藏著豐富的漁業資源及海底燃料資源。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等國均是南中國海的主權聲索國,而中國更是宣稱對南中國海幾乎所有海域擁有主權。
中國近年來在南中國海加緊造島的同時,還不斷在這片海域部署海警和漁船以加強巡邏力度,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與擔憂。越南過去兩年在其控制的南中國海島嶼上部署了軍事裝備,有專家稱此舉意在阻止來自中國的任何攻擊。菲律賓近期更是屢屢抗議中國在南中國海的存在和活動。
就在東盟峰會舉行前的幾天,菲律賓「以最強烈的措辭」譴責了上星期三艘中國海岸警衛隊船隻的行動。路透社說,這些船隻阻攔了菲律賓兩艘補給船前往南中國海仁愛礁(Second Thomas Shoal,菲律賓稱Ayungin Shoal, 阿雲錦礁),併發射了高壓水槍。
報導還援引菲律賓外交部長洛欽(Teodoro Locsin)的話說,在該礁發生的事件中沒有人員傷亡,但為駐紮在那裡的軍事人員運送食物的菲律賓船隻不得不放棄了他們的任務。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在中國-東盟峰會上表示菲律賓痛恨(abhor)近期在仁愛礁附近發生的事件,並稱「這不利於兩國之間的關係和夥伴關係」。
杜特爾特還呼籲中國尊重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以及2016年的海牙仲裁裁決。2016年7月,海牙國際仲裁法庭對菲律賓與中國的南中國海仲裁案作出裁決,稱中國聲稱擁有南中國海主權的歷史證據以及所劃定的「九段線」地圖沒有法律依據。但中國方面拒絕承認這一裁決。
杜特爾特還表示,需要充分利用這些法律工具,「確保南中國海仍然是和平、穩定和繁榮的海洋」。
孫韻表示,東南亞是美國和中國都要爭取的一個地區,在拜登政府時期,東南亞對美國的觀感和期待有所提升,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爭取東盟的力度是不會放鬆的。南中國海問題一直是橫亙在中國和海洋東盟國家之間的問題,但大陸與海洋東盟國家在這一問題上的立場會有所不同,一些大陸東盟國家一般在南中國海問題上對中國的譴責會相對少一些。
她還表示,中國想把南中國海問題擱置在一邊,因為這個問題不是中國和東盟整個組織之間的問題。南中國海問題也不能作為定義中國與東盟關係的一個主要議題。
哈丁在電子郵件中回覆美國之音說:「東南亞國家非常瞭解中國,每個國家都重視他們的自治和獨立。沒有哪個東南亞國家想生活在一個完全由中國主導的地區,也沒有哪個國家支持中國在南中國海的擴張主張和脅迫。然而,他們也明白,他們無法有效地擊退中國在南中國海的壓力,而集體行動一直難以實現。」
原標題:中國東盟建立全面夥伴關係 不尋求霸權言論引外界質疑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