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踐的青銅劍,佈滿略顯黑色的菱形紋飾。(圖片來源:Siyuwj/維基百科)
1965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江陵一座楚國的墓葬中,出土600多件器物,其中有一柄銅劍,其長度55.6釐米,插於黑漆劍鞘裡。當人們將它從劍鞘內抽出時,頓時有一種寒氣逼人的感覺。只見劍身呈紫黃顏色,毫無鏽斑,其光亮、色澤如同新鑄成的一般。仔細一看,劍身還佈滿略顯黑色的菱形紋飾,劍格正面用藍色琉璃,劍格背面用綠松石鑲嵌成美麗的花紋,在靠近把手的部位,有兩行用金絲鑲嵌的鳥篆文字:「越王勾踐,自作用劍。」這說明它是越王勾踐的錫青銅劍。這一把春秋時代末年的越王勾踐劍,目前正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中。
對於越王勾踐,大家一定不陌生,因為他為雪恥復國,臥薪嚐膽、發奮圖強的故事在中國傳頌了兩千多年,激勵了許多人。勾踐所在的越國地區原本就有質地精良的銅、錫和非常發達的青銅冶鑄技術,當今浙江著名的旅遊勝地――莫干山,就是因為傳說中的鑄劍名師干將、莫邪夫婦曾在那裡鑄劍而得名。越王勾踐為了強兵強國,著力發展兵器的冶鑄,所以才能有這麼精良的銅劍問世。
要說銅劍的精良,還有一個大家從銅劍表面看不到的複合金屬工藝。什麼是複合金屬工藝呢?簡單地說,就是這柄劍是用兩種不同成分的銅合金鑄成的:為了使劍韌性好,不容易折斷,劍脊部的銅中少加一點錫。而為了使劍的刃部鋒利,就在刃部的銅中多加一些錫。
一把劍用兩種合金,因成分不同,熔點也不一樣,怎麼鑄造呢?古代的工匠們巧妙地利用了兩種合金在溫度上的區別,即先澆鑄含銅較高、熔點也較高的劍脊,然後再澆鑄溶點較低的劍刃,於是兩種合金就複合成一體了。使銅劍既堅韌又鋒利。這種金屬複合工藝,堪稱是中國古代工匠的一大創造,領先世界2000年。
講到這裡,不知留心的讀者是否注意到這麼一個問題,越國位於浙江,怎麼越王勾踐的寶劍卻是在湖北江陵的一個楚國貴族墓中出土了呢?這涉及楚、越兩國的關係,對此曾引起許多人的關注和探討,主要有兩種意見:一種是嫁妝說,勾踐曾把女兒嫁給楚昭王為姬,因此,這柄寶劍很可能作為嫁女時的禮品到了楚國,後來,楚王又把它賜給了某一個貴族,於是成了這位楚國貴族的隨葬品。再一種意見是戰利品,即西元前309年至前306年間,楚國出兵越國時楚軍繳獲了此劍,帶回了楚國,最終成了隨葬品。究竟是哪種原因呢?目前還不能下結論。
劍出現於黃帝時代
劍,至今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世人尊其為「百兵之祖」。劍因其攜之輕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成為歷朝歷代王公帝侯,文士俠客,商賈庶民所追捧的對象。不過究竟是誰發明了劍,至今還是一個未解之謎。有人根據《管子・地數篇》中「昔葛天盧之山,發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鎧,此劍之始也」的描述,判斷劍出現于軒轅黃帝時代。
也有人說劍出現於殷末周初,《逸周書・克殷》記記載,牧野之戰取得勝利後,武王用「輕呂」擊刺紂王的屍體,此「輕呂」古書釋為「劍名」,據考「輕呂」實際上是突厥語,而周人出身戎狄,比商人更容易掌握這種兵器,是以有人推斷,劍是從西亞通過遊牧民族傳入中國。
無論劍是由誰發明的,劍歷史悠久,被後人稱之「百兵之祖」,當之無愧。到了東周,大多以銅鑄劍,劍質頗佳,冶煉技術也逐漸進步。春秋戰果時期,各諸侯國規範了鑄劍的法則,使劍成為最主要的短兵器,並成為社會各階層必有之佩備。
越王勾踐自作用劍
成語「臥薪嚐膽」中的男主角勾踐嗜好鑄劍。據《拾遺記》記載:「越王勾踐,使工人以白馬白牛祀昆吾之神,採金鑄之以成八劍之精,一名掩日,二名斷水,三名轉魄,四名懸翦,五名驚鯢,六名滅魄,七名卻邪,八名真剛。」他還熱衷於搜集和珍藏名劍。當時的寶劍鑒定大家薛燭,當他看到勾踐珍藏的寶劍時,大吃一驚,說他從來沒有見過這稀世之寶。
由於勾踐名劍眾多,收藏價值極高,並且古代尚武之風濃郁,一把稀世神兵更是世人所追求的。特別是勾踐死後,有許多人士曾絞盡腦汁去尋找他所珍藏的寶劍,但始終一無所得。
責任編輯: 清淺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