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不是丞相 歷代宰相稱謂的變遷(圖)


清代雍正以後,僅有軍機大臣可稱宰相,圖為清朝軍機處。(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中國歷代有丞相、相國和宰相各種稱呼,許多人以為它們指的就是同一個職位,只是稱呼不同而已。其實,宰相與丞相和相國不同,它並沒有成為一種實際的官職,只是對位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輔佐皇帝處理軍國大事的大臣的泛稱而已。而從秦始皇創三公九卿制度一直到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丞相一職,「丞相」在多數情況下就一直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官職,當他掌握實權的時候,就等於宰相;不掌握實權時,就只是一個虛銜,地位雖高,卻無實際職務。

宰相稱呼屢經滄桑,多有變化。秦始皇草創三公九卿制度,到漢朝以後逐步得到完善。劉邦奪取天下,蕭何立下大功,可謂勞苦功高,於是被任命為丞相,並尊稱「相國」。此時丞相僅一人,掌握軍國大權,位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蕭何之後,曹參、陳平、王陵相繼為相。但到了呂后掌權時,就增加了一個丞相,分別稱左丞相和右丞相,以右為尊。呂后增加丞相數目是為了分割丞相權力,使之互相牽制、彼此監視,無形中就加強了皇權。

漢武帝即位後,情況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漢武帝召集了一批文學賢良之士,任命為尚書,隨侍左右,以備顧問,並幫助起草詔令,商議國家大事。權力漸漸集中到地位低微的尚書身上,丞相地位雖高,卻無決策權,只有聽命行事的份兒。到了東漢,更是成立了尚書臺,專門負責起草詔令,決策軍國大事,丞相反成虛職。大臣要參預管理決策國家大事,非加「錄尚書事」銜不可。到了這個時候,大臣中只有加上「錄尚書事」銜的人方可稱得上是宰相。

經過魏晉南北朝數百年的發展,到唐朝的時候,三省六部制日漸完善起來。中書省負責決策,門下省審議決策,有權駁回中書省的決策,尚書省則負責執行,三省互相牽制。此時可稱為宰相的人就大大增多。中書省有中書令二人,門下省有侍中二人,尚書省有左右僕射二人,這些人都是宰相,他們集中在政事堂中,組成議事機構,共同決定國家大事。眾多宰相之中,又以一人為首,稱為宰輔,奸相李林甫、楊國忠均曾擔任過這一職務。從一個宰相到多個宰相,避免了一人專權獨斷的局面,是歷史的進步。丞相只作為優禮大臣的崇高官位,不甚假以事權。

一直到南宋孝宗以後,才又採用左右丞相名稱,遼金元亦同。宋元朝時國家權力集中到中書省,中書省的長官為左右丞相,其助手參知政事則為副相。朱元璋建立明朝初期,仍然沿用元朝的制度,設丞相一員。丞相位高權重,與朱元璋集中權力於皇帝一身的理想產生矛盾,於是朱元璋借胡惟庸陰謀作亂之機,徹底廢除丞相一職,並約束子孫後代不可再設丞相一職。丞相作為官職至此壽終正寢,但是宰相仍然存在。

明成祖朱棣設置內閣,到明中葉以後,內閣大學士之首稱首輔,漸為百官之首,與前代丞相無異,也可稱為宰相。清代雍正以後,設軍機處處理軍國大事,則僅有軍機大臣可稱宰相。

歷代宰相稱呼的變化,是皇帝集中權力的結果。皇帝以一人之力治理天下,不免力不從心,不得已在宮內召集一批地位卑微有學問的人作為顧問,使他們參預朝政,以與外朝的宰相抗衡。但時間一久,宰相的權力不免又轉移到這批人身上。東漢的尚書臺,魏晉的中書省、門下省,再到後來的內閣學士、南書房、軍機處,莫不是這種權力轉移的結果。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