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專家:高膽固醇怎麼辦?飽和脂肪理論迷思(組圖)

 2021-03-02 14: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任何含有高糖(如:果糖和精製穀物)的餐食或點心,都會導致血糖快速升高
任何含有高糖(如:果糖和精製穀物)的餐食或點心,都會導致血糖快速升高。(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與飽和脂肪、膽固醇理論相反,心血管疾病(CVD)的最重要風險因素,實際上是胰島素抵抗、2型糖尿病和與這些疾病相關的慢性炎症。血糖升高、吸菸、壓力和高血壓,也可能引起對動脈內層的損害,從而導致富含膽固醇的斑塊堆積。

加工食品問題

許多加工商和休閒食品行銷商在宣傳自己是「低脂食品」的同時,卻向食品內添加精製糖和加工果糖,以改善口感,但正如我之前的文章提過的,這些添加劑實際上是心臟病的主要驅動力。任何含有高糖(如:果糖和精製穀物)的餐食或點心,都會導致血糖快速升高,隨後胰島素升高,以彌補這種血糖的升高。

血糖升高不僅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從這些食物中釋放出的胰島素,還會使減肥變得更加困難,因為它會促進脂肪堆積,尤其是腹部脂肪。腹部脂肪是導致代謝綜合症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代謝綜合症又導致了心臟病。

飽和脂肪理論的缺陷

幾位專家根據他們自己的臨床經驗對飽和脂肪理論提出了質疑。例如:加利福尼亞大學三藩市分校的心臟病專家里塔・雷德伯格(Rita F。Redberg)醫生在記錄片——《物質之心》中說:「膽固醇只是心臟病與一般生活方式關係中的一個因素。」

辛納屈(Sinatra)說,直到他仔細觀察了心臟病患者的X射線之前,他都是相信飽和脂肪理論的。血管造影顯示了高水準和低水準的斑塊填充,因此不能預測或有助於破譯心臟病的原因,他說,膽固醇只有在被氧化時才有害。

心臟病專家歐尼斯特・N・柯帝士(Ernest N。Curtis)醫生也認同飽和脂肪不是引起心臟病的原因,並補充說,人體中的膽固醇水準是「先天性」的,並且大部分不是來自於飲食。記錄片《物質之心》的專家們一致認為,如果減少食物中的膽固醇,人體往往會通過補充膽固醇來保持先天帶來的膽固醇水準。

哈佛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的約翰・艾伯拉姆森(John Abramson)博士在《物質之心》中說,膽固醇在人體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是「人體中許多激素的前體」。膽固醇在陽光下也能保護細胞膜、消化食物,並製造維生素D。對於高膽固醇,您不必擔心。您可以通過方法來維持膽固醇水準,而不是服用降低膽固醇的藥物,因為那可能危害您的健康。

LDL假設問題

「飽和脂肪/膽固醇會引起心臟病」理論的核心是「高密度脂蛋白」假說,該假說將高密度脂蛋白(HDL)指定為「好」膽固醇,將低密度脂蛋白(LDL)指定為「壞」膽固醇。但是,《物質之心》認為,脂蛋白既不沉積,也不去除膽固醇,它只是體內膽固醇的一種「渡過」形式。

柯帝士說,正是由於動脈壁上的壓力、損傷、炎症和退化,才導致心臟病。動脈分枝處會產生更大的脈動壓力,所以這些地方會看到斑塊。他說,由於靜脈沒有動脈回血的壓力,因此在靜脈中看不到斑塊,除非通過旁路手術用靜脈來充當動脈。顯然,這樣的手術不能解決問題。

他汀類藥物的興起基於飽和脂肪理論

您可以通過方法來維持膽固醇水準,而不是服用降低膽固醇的藥物。
您可以通過方法來維持膽固醇水準,而不是服用降低膽固醇的藥物。(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到2014年,全世界已經至少有4千萬人在服用他汀類藥物。現在這一數字已經上升到了1億到2億之間,並且在鼎盛時期,一些國家甚至超過了其國民生產總值。

然而,他汀類藥物的危害遠大於其益處。艾布拉姆森(Abramson)在影片中宣稱,它們可能會減少心臟病發作的機會,但不會改善整體健康。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比阿特麗斯・哥倫布(Beatrice Golomb)博士補充說,在女性和老年人中,風險尤其高。

實際上,艾布拉姆森和戈洛姆布都同意他汀類藥物的過量服用是不道德的,甚至是「犯罪的」,特別是對於那些不需要它們的人。柯帝士回憶道,當他汀類藥物首次出現時,它們就被譽為「神藥」,但今天我們知道它們顯然不是。

對於高膽固醇,您不必擔心。您可以通過方法來維持膽固醇水準,而不是服用降低膽固醇的藥物,因為那可能危害您的健康。

這篇文章是由《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Mercola博士帶給您的,如需更多有用的文章,可立即訪問Mercola.com,並獲得免費的,可控制您健康的電子書!

專家:高膽固醇怎麼辦?飽和脂肪理論迷思

来源:看中國週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