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海底不知大海深;不生子女,不知父母恩。(繪圖:志清/看中國)
好話說一遍若難入心,那麼就多聽多看幾遍。正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好話若銘記於心,時機一到,方能出口傳與他人。小編在此要介紹老祖宗從古流傳至今的五句老話,你可要看仔細了。
一、斗米養恩,擔米養仇
這句話是指:如果你幫助了處於危難中的人,那個人是會非常感激你的;如果他能自食其力了,你的幫助也沒有斷,也依舊持續給予對方米。時間一久,次數一多,原本是對你心懷感激的他,漸漸地就把你的幫忙視為理所當然。假如你某一次突然沒有幫助他了,早把你的幫助視作應當的他,可能就會因此而記恨在心,對施恩者開始心懷慍怒。
所以,對人的幫忙一定要有節制,而非無限度的施恩!當一個人已經不需要獲得他人的幫忙,甚至是開始出現不知進取,一味地索討幫助時,你就得仔細思量,是否需要緩緩助人的念頭與行徑。
二、般般皆會,件件不精
在凌濛初的《二刻拍案惊奇》中,有句話說的好:「貪多嚼不爛。」(這句話在比喻無論工作或是學習,貪多卻又做不好、無法吸收進去)。
所以,「般般皆會,件件不精」亦具此意:樣樣都會,可是卻每一樣都不專精。由此可知,古人旨在勸諫世人:每個人的精力都有侷限,若是想要在某一行業中取得好成就,就得在這行業中努力深耕,縱向的習得事務的精粹,而非單單廣泛的橫向學習。倘若你甚麼都要涉獵,而不去深入鑽研,那麼你最終獲得的結果,就會變成甚麼都學得不夠透徹、不夠好。
三、擺渡擺到江邊,造塔造到塔尖
這句話可就淺顯易懂了,一閱讀就心有戚戚焉之人,應當是有嚐過「堅持到底」的甜頭。是的,「擺渡擺到江邊,造塔造到塔尖」就是教人做事得要用心、要具備堅持到底的毅力與精神。
倘若明瞭堅持的道理,又能夠把堅持不輟的精神貫徹到底,那麼任何事情應當是很難攪擾得了這樣堅持的人的。因為這種人勢必擁有跨越困難、不怕被挫敗的能耐。因此,當他決定要做一件事情,定當執行到底,不為任何艱難所擊退。
望遍世間,甚麼樣的人能獲得莫大成就?當然是懂得將「堅持到底」進行到底的人,這也是他之所以比中途放棄的人還能坐擁榮耀,被後人視為學習之楷模的因素。
四、遍地是黃金,一分本事一分銀
這句話是說:這個世界上到處都充斥著機會,端看你自身有沒有那個本事。倘若你有好本領、夠能耐,自當能夠抓住機運,得到好成果。
看到「遍地是黃金」一句,其實應當自我催促得積累本事,等待時機冒出頭,而不是怨天怨地,責備他人沒長眼,沒有發現你這號人才。你得先想想,自己究竟有沒有那個才能,能夠端得穩飯碗。畢竟,你若沒那才調,就是強硬去爭取或是想破頭的偷機取巧,不只自己心裡不踏實,終致會被更多人看穿手腳,到時候,你還真能好好的出人頭地,受人敬重嗎?
所以,吃飯靠本事,做人還得憑良心的。你說,祖宗說的話是不是很有道理呢?!
五、不落海底不知大海深;不生子女,不知父母恩
這句話夠淺了,還需要小編解釋嗎?意思都在字句上頭了。當然,它意思是挺深的,否則,小編介紹它幹甚麼呀!
很多人都曾聽過為人父母者對後輩說,等你當了父母你就知道我此刻的心情了。
有人會說:嗯,這句話聽起來頗刺耳,因為隱約暗示著「你非得也擁有和我一樣的經歷,你才真正具備同理心,才能真正理解我的心情……。」
其實,有道理的話難免會刺痛人啊~正所謂良藥苦口啊~(小編嘆……)
若要他人對自己真正的感同身受,自然是期盼他人能也遭遇一回這樣的經驗。
真知灼見、真正的同理心,真得在親身經歷、親自實踐中所獲得啊~
因為,當我們真正踩踏到海底時或真正養育子女時,才頓時恍然大悟:喔,原來海底這麼深呀!喔,原來父母對我們的付出是如此的深,父母對我們實在是恩重如山啊!
很多事情在未曾碰上的時候,即使有人對我們傾訴,我們也很有可能會不加思索的下結論,殊不知那只是因為我們不曾碰上這樣的景況,所以沒有用心去細想,沒有設身處地的去體會。
呵~不過,話雖如此說,小編卻開始在偷偷細想:說這話的人應當是真掉到海底,吃了好幾口水吧?!應當是被自己的孩子惹出一身氣,卻又硬壓下怒火,強逼自己冷靜才好繼續教導孩子吧?!
無論我們是否有生養孩子,都得懂的回報父母恩喔~畢竟是血濃於水的至親啊!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