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0年11月24日訊】您好,謝謝收看東方縱橫,我是東方。這個星期四就是美國的傳統節日——感恩節了,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就是感恩節,我祝您感恩節愉快。如今美國社會正在上演左右大戰,在上演傳統價值觀和激進左派的大戰,在上演市場自由經濟和社會主義的大戰。其實這場大戰在四百年前就預演過一次,這也牽涉到美國傳統節日感恩節的由來。
說起感恩節,你可能就會想到火雞大餐,家人團聚,黑色星期五大減價,橄欖球,廣播裡開始響起聖誕節的歌聲,等等等等。至於說感恩節的來歷,一般人知道的就是想當年第一批歐洲人到美洲闖蕩,生活艱難,糧食欠收,後來是當地印第安人在冬天裡送來了食物,幫助歐洲移民度過了第一年最難的難關,所以後來每年都有感恩節,感謝上帝,感謝印第安人的幫助。其實不完全是這樣,今天我就跟你說說感恩節的由來,一個你不知道的感恩節的由來。如果你還沒有訂閱東方縱橫頻道,你可以在我講故事前訂閱一下。
美國最早的幾個感恩節是第一代歐洲拓荒者放棄了人民公社、進行包產到戶私有制改革之後,農作物收穫大增的慶祝有關係。什麼什麼?人民公社?包產到戶?我在講四十多年前的中國大陸的經濟改革麼?不是,我講的就是發生在四百年前,發生在美洲大陸的社會主義嘗試,人民公社的失敗。
第一批離開歐洲到新大陸打拼的拓荒者幾乎都是為了逃避宗教迫害,他們希望在美洲大陸從零開始建立新的生活,因為面對艱苦的外部條件,他們願意共同奮鬥,為集體共同奮鬥,他們簽署了協議,用人民公社的形式經營殖民地,土地是公有的,什麼時候種地、開墾多少荒地都統一安排,大家集體勞動,所有的收成都儲存在公社的糧倉裡,平均分配。在1620年,整整四百年前,歐洲的貴族精英們就有這樣的烏托邦的想法,他們合資組成新大陸開發機構,招募願意背井離鄉拓荒的人,用人民公社的方式開墾新大陸,這等於是在美洲大陸嘗試社會主義烏托邦。結果怎樣呢?到第二年春天糧食就不夠了,短短兩年的時間,一半的拓荒者死亡。威廉.佈雷福特(William Bradford)是當年第一個定居點普萊茅斯(Plymouth)的總督,也就是坐著五月花號第一批到美洲大陸定居的拓荒者的總督。他在日記中寫到:剛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高興能平均分配,但是很快,能分配的產量越來越少,懶惰的人找種種藉口遲到早退,甚至不幹活,勤快的人感到憤怒,這就是人之常情。男人不願為別人的老婆孩子下地幹活,女人不願為別人家的丈夫洗衣做飯,漸漸的田地荒蕪,引發飢荒,更要命的瘟疫接踵而來,定居點拓荒者人口死亡一半。簡直就是中國大陸六十年代人民公社大躍進的縮微版,幸好當地土著提供援助度過難關,這事發生在1621年,是第一個感恩節。好在拓荒者們沒有繼續一意孤行下去,總督佈雷福特決定拋棄人民公社模式,把土地劃分給每一個家庭,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收成多少都是自家所有。
這一改變帶來萬象更新,原來的懶漢消失了,男人們勤懇種地,女人們勤儉持家,荒蕪的土地深耕、播種、收穫,拓荒者還向土著印第安人學會了種植玉米、南瓜,學會如何輪流耕種,短短几年下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自己吃不完就拿出來跟土著印第安人分享和交易,定居點很快變成興旺的村莊。1623年秋收之後,普萊茅斯定居點居民和當地土著居民聚餐慶祝豐收,這就是美國的第二個感恩節。1789年,美國獲得獨立戰爭的勝利之後,總統華盛頓發出了一個感恩號召,呼籲美國人感謝上帝,賜予美國獨立戰爭的勝利,和憲法的確立。亞當斯、麥迪森總統任期內也有發出過感恩的號召。感恩節成為美國的節日,還是在1863年林肯總統的任期內,那時美國內戰打的如火如荼,林肯號召所有的美國人祈求上帝,照顧那些成為寡婦、孤兒的美國人,為所有在內戰中受到傷害的人療傷止痛,撫平國家的傷口,林肯把11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四定為美國的感恩節,這就是美國感恩節的簡短歷史,跟社會主義的嘗試不無關係。
美國的年輕人,特別是千僖代、Z年代,也就是中國人講的八零後、九零後的年輕人,對社會主義更多的是嚮往和憧憬,根據共產主義受害者基金會的統計,現在美國年青人對社會主義好感的比例是有史以來最高的,年輕人沒有四百年前五月花拓荒者的生活經歷,沒有冷戰的經歷和記憶,也沒有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目睹蘇共倒臺的體會。年青人不知道,在上個世紀,有超過一億人在共產國家被殺害,中共殺死的人數遠遠超過法西斯納粹,今天的Antifa打著反納粹、反暴力的旗號,追求的卻是共產主義烏托邦,追求納粹和暴力的祖宗,不矛盾麼?這是過去幾十年來美國教育體制的失敗,這是知識精英、娛樂精英、左派政客的誤導,社媒平臺又將這種誤導幾何級擴大造成的。左派對納粹的行徑口誅筆伐,但是對更作惡的共產主義卻情有獨鍾、心馳神往,這不是雙重標準麼?
人類歷史上沒有哪個社會主義國家是成功的,相反,伴隨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國家的是獨裁、飢荒、和災難。年青人之所以憧憬社會主義,一定程度上是基於人重於利這個理念,人大於利益,這樣的理念沒錯,但這是個人取捨標準的不同,屬於個人價值取向的問題,而自己勞動付出的結果,自己所有,付出多少、得到多少、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是天理,是鐵律,也是人之常情。期待人人都大公無私,沒有私人財產、資源共享,那是天真浪漫、學生氣的想法﹔用國家機器強制剝奪個人私有財產再分配,強制執行人高於利,帶來的只有飢荒,帶來人口的減少﹔別有用心政黨,別有用心的個人,利用社會主義烏托邦不擇手段的獲取權力,換來的只有獨裁暴君。
今天的美國年輕人對社會主義的認知是高稅收、高福利、關鍵領域國營經濟的混合模式。過去許多年來,你問左派們,這樣搞下去,要把美國變成什麼樣的國家,他們會指向南邊說:委內瑞拉!原本一個石油資源豐富、自由市場經濟、充滿活力的委內瑞拉,被查韋斯搞社會主義搞垮了,現在的委內瑞拉民生凋敝、經濟危機、人道危機,因此左派們不再把委內瑞拉當作榜樣﹔今天你問美國左派們,這樣搞下去,要把美國變成什麼樣的國家,他們會指向東邊說:北歐,斯坎的納維亞,瑞典!這是認知誤區,瑞典可不是社會主義國家,瑞典可是比美國更自由、更市場、更資本主義的國家,我給你羅列一些事實你就知道了。
瑞典比美國有更自由的貿易體制,瑞典對企業的監管比美國更少,瑞典房屋貸款市場沒有類似美國的Fannie Mae、Freddie Mac,瑞典沒有最低工資,沒有職業許可證,瑞典沒有財產稅、遺產稅、禮物稅,瑞典的企業所得稅比美國的要低,比川普(特朗普)減稅法案之後的企業所得稅還低,瑞典的退休金制度有私人帳戶,不像美國的Social Security保證福利,更關鍵的是,瑞典的公共義務教育有擇校權,私人學校和公立學校得到同樣的學費資金。所有這一切都是美國保守派努力奮鬥的目標,這是美國左派追求的社會主義嗎?顯然不是。那為什麼很多人相信瑞典是社會主義國家呢?這也是有原因的,因為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瑞典走過社會主義道路,那是全球社會主義高潮時期,也是全世界開始關注瑞典的時候。五十年代初,瑞典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排名第四,那個時候,瑞典也是世界上最自由的經濟體,排名第五,政府稅收只佔國民經濟的21%,低於美國的水平,比英國、法國、西德的水平低十個百分點。瑞典富有、瑞典人勤奮、種族單一、公務員清白,是社會主義試驗的最佳環境,如果瑞典不可能實現社會主義,那社會主義在地球將無法實現。於是,執政的社會民主黨開始社會主義的轉型,從福利制度開始,提供優厚的退休金、失業保障、病假、產假,因為福利跟稅收掛鉤,所以得到了中產階級的支持。七十年代社會主義達到高潮,執政黨更加快速的向左轉,從1960到1980這二十年時間裏,公共開支翻了一番,在GDP的比重從31個百分點猛增到60個百分點,稅收也跟著猛增,政府開始管制企業、管制就業市場,甚至把大公司國有化,把大公司的盈利再分配。這,就是美國左派,就是伯尼.桑德斯們追求的社會主義模式,左派們的記憶在這裡就凝固了,鎖定在四十年前了。
接下來在瑞典發生了什麼?人才外流、資本外流,公司紛紛把總部搬到外國,宜家傢俱(IKEA)把總部搬到荷蘭,利樂公司(Tetra Pak)搬到瑞士,網球明星-溫網冠軍-比約恩.博格(Bjorn Borg)等一大票體育明星移民到摩納哥,大作家維爾海姆.莫伯格(Vilhelm Moberg)移民到瑞士,用他自己的還來說,瑞典政府已經成了一個沒有道德、沒有詩情畫意的大怪物﹔大導演英格瑪.柏格曼(Ingmar Bergman)定居德國。瑞典經濟開始走下坡路,1970年,瑞典人均收入比工業七國的高十個百分點,到1995年的時候,人均收入比工業七國的低十個百分點,在搞社會主義期間,瑞典民營企業的淨就業增長為零。用當時的首相奧洛夫.帕爾梅(Olof Palme)自己的話來說,這是人間地獄。
原來勤勞的瑞典人變得懶惰了,根據問卷調查,在1960年,認為通過撒謊得到福利而無所謂的比例是5%,可是到2000年的時候,為得到福利而不惜撒謊的人有43%。因為有優厚的病假津貼,原本健康的瑞典人,請病假的人比哪個國家都多,特別是到打獵的季節,或者有體育競賽期間,突然很多人就生病了。終於,瑞典經濟在九十年代垮臺,失業率暴增,政府預算赤字高達GDP的11%,瑞典中央銀行為了保住瑞典貨幣匯率,1992年一度把利率調高到500%。-----這時,瑞典人醒悟了,就是社會民主黨財政部長自己都說,社會主義行不通、滑稽、腐爛、邪惡,除了市場經濟改革,別無他路,民意也是如此,從九十年代開始,中間偏右的溫和黨上臺,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回歸傳統的自由市場經濟模式,大政府縮減三分之一,廢除財富稅、財產稅、禮物稅、遺產稅,國營企業私有化,金融、服務、電力、媒體、通訊行業開放競爭,加入歐盟享受自由貿易,如今瑞典成為歐盟當中小政府和削減開支陣營的領袖。瑞典甚至在義務教育領域引進競爭,廢除終身退休金制度,用私人退休金帳戶取代,退休金不是跟政客的承諾掛鉤,而是跟經濟發展掛鉤。
瑞典經濟發展再次超過周圍的國家,公共開支佔GDP的26%,而這個比例在比利時是29%,法國是31%,這比美國還是高出許多,因為在瑞典,醫療、托兒所、大學都是免費的,這也是令許多美國年輕人嚮往的地方。瑞典為什麼能做到?你可能會說,是因為高稅收,是,就是因為高稅收,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高稅收是大家都高稅收,而不是富人的稅特別高,不是劫富濟貧的稅收政策,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也是今天左媒,是今天美國左派們不跟你講明白的地方,左媒更不說的是,瑞典恰恰把稅收重點放在窮人身上,放在低收入者身上,因為窮人請不起稅務律師,因為窮人無法把財產轉移到海外,窮人才是最老實的納稅人,瑞典政府97%的稅收收入來自於工資稅和地方稅,只有3%的稅收來自於富人,這跟美國的稅收制度正好相反,在美國最富的10%的人口,付了45%的稅。瑞典政府超過四分之一的收入來自營業稅,營業稅不分貧富都是一樣的稅率,其中就包括25%的增值稅。年輕人哪,這就是你們憧憬的瑞典特色的社會主義嗎?如果你不滿意美國,你一定會更痛恨瑞典,瑞典打著民主社會主義的旗號,走的卻是自由市場經濟的路,你要享受高福利,你自己得付出高稅收,羊毛出在你身上,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也沒有免費托兒所,沒有免費的大學,更沒有免費的醫療。
年輕人憧憬社會主義,我想還有一個誤區就是,分不清超級大公司跟自由經濟的關係。很多年輕人看不慣跨國大公司的霸道,他們把罪名歸結在自由市場經濟上面。其實年輕人不知道的是,大公司在草創初期,還是小公司的時候是享受了自由經濟的好處,但變成大公司之後,他們自己就希望搞社會主義,希望壟斷資源獨享,希望遏制競爭。大公司的董事會恰恰是跟中共聯手,把工廠搬到中國,享受廉價勞動力,無視環境保護,不但傷害普通中國人,也傷害普通美國人。冤有頭債有主,所以你可別把對大公司的怒氣發到自由市場經濟頭上。
根據皮優研究院的民意調查,42%的美國人對社會主義抱有好感,甚至有15%的共和黨人對社會主義有好感,但是在瑞典,對社會主義有好感的人不到9%,也就是說,相信社會主義的瑞典人,比美國共和黨人的比例都低。就是社會民主黨黨魁,1996到2006年擔任首相的約蘭.佩爾松都不承認自己是社會主義者,有一次,瑞典電視臺記者就是這麼問他的,佩爾松回答說,我可不想跟一幫瘋子一樣。
謝謝您收看東方縱橫,如果您覺得我講的有道理,請幫助轉發推薦,也請留言,如果您還沒有訂閱,請點擊訂閱鍵,再次感謝您收看東方縱橫,再次祝您感恩節快樂,我是東方,咱們下次時間-再見。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