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家訓》短短96字 道盡人生智慧(組圖)


《王陽明家訓》短短96字,道盡孩子人生觀。(以下圖片來源:Adobestock)

《王陽明家訓》因為對象是王陽明養子王正憲,所以又稱《示憲兒》三字詩,被收錄在《王陽明全集‧贛州詩》中。全文雖然只有96字,卻濃縮了為人處世的大智慧。

王陽明家訓》全文如下:

「幼兒曹,聽教誨:勤讀書,要孝悌;學謙恭,循禮儀;節飲食,戒遊戲;毋說謊,毋貪利;毋任情,毋鬥氣;毋責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惡,是凶類。譬樹果,心是蒂;蒂若壞,果必墜。吾教汝,全在是。汝諦聽,勿輕棄。」

以下則是小編簡單翻成白話文的大意,如果讀者有更深入的見解,也歡迎在底下留言,與大家一同交流。

●幼兒曹 聽教誨

「曹」是「等、輩」之意。本句大概的意思是告訴晚輩,聆聽長輩的教誨。

●勤讀書,要孝悌;學謙恭,循禮儀。

知識拓寬格局,格局成就人生。讀書,是獲取知識,打破門第之見最快速的捷徑。孝順父母,則是做人的天性良知,若父母身體力行教會孩子孝順,他就會知道推己及人。一個高情商,懂孝順的孩子長大後,也會知道尊重父母,照顧父母。

因此從小教育孩子認真讀書,孝敬父母,這在王陽明家訓中,不難看出是他心中的頭等大事。

而能把內在謙恭的品行,變成外在彬彬有禮的氣質,更是讓孩子受益終生,這也能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孩子不因自己的出身而仗勢凌人。不抬高自己,亦不貶低別人,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讀書,是獲取知識,打破門第之見最快速的捷徑。

●節飲食,戒遊戲;毋說謊,毋貪利。

在這個物質生活充裕,經濟條件相對寬鬆的年代,若連飲食都無法節制,小小年紀就被肥胖等富貴病纏上,那這個孩子的人生實在也很難樂觀。至於玩樂,是孩子的天性,但絕不能讓孩子養成過於貪玩的惡習。因為玩物喪志,孩童時代是人生習慣養成和學習的黃金時期,錯過了這個階段,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誠信則是做人的根本,也是道德的基礎。孔子曾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一個連基本的誠信都不講的人,人生很難有什麼建樹。

貪,看似當下一時得利,卻是失去了未來。像晉商喬致庸,想將茶葉生意拓展到俄國境內的恰克圖,只是沿途的磕碰磨損,導致大部分的茶磚缺斤短兩。喬致庸於是開始有意增加自家茶磚的份量,卻保持原價售出。

喬致庸的誠信不貪,也讓外商因此只信任喬家的茶磚,不久之後,恰克圖茶葉市場全被喬致庸拿下,賺了個盆滿缽滿。不貪圖眼前小利,人生才會有更長遠的發展。

●毋任情,毋鬥氣;毋責人,但自治。

任性放縱,不知道約束和管理自己的性格,是非常危險的。像不久前,中國重慶的一名女子只是因為自己坐公交車錯過了一站,就動手搶奪方向盤並且與司機互毆。在兩人爭執間,公交車墜入江中,因為該女子的任性自私,導致14個無辜的人斷送了寶貴生命,就是一例。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也一直是古人所重視的,從小就要讓孩子明白,讓一個人自由的不是放縱,是自律;讓一個人獲得尊重的,不是要求別人,而是自我管理。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一直是古人所重視的。

●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

一個目光遠大,有志氣的人,總是能屈能伸,既勇往直前,又懂韜光養晦,能屈能伸,能下人。而我們的心胸有多寬廣,舞台就有多大。

●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惡,是凶類。譬樹果,心是蒂;蒂若壞,果必墜。

王陽明曾被錦衣衛追殺,在龍場更遭受鄉民的偏見和攻擊。可是他選擇了善良,不但教會當地鄉民讀書,耕種,更幫助他們治病,建房子。很快,王陽明就從鄉民口中不可信任的外人,變成了大善人,活菩薩。

人心就像果子的蒂一樣,而行為就像果子,如果蒂不好,果子會受到影響;如果蒂壞了,那麼果子就算尚未成熟,也會掉到地上。唯有教導兒孫心存善念,做善事,當好人,才是一個家庭最大的財富。

●吾教汝,全在是。汝諦聽,勿輕棄。

我想教導你的,全都在這家訓裡了。你一定要用心牢記,不要輕易拋棄背離這些教誨。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