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順父母要及時,因為歲月從不饒人。(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有一部電視劇的片段:兒子要跟家人斷絕關係,父親聽了又怒又氣,說:「我辛辛苦苦培養了你三十年,你卻要跟我斷絕關係?!」
可兒子卻說:「我靠的是自己的努力,才有今天的結果!」兒子是醫生,醫院裡很多人實力都比他差,可那些人卻能靠著父母平步青雲,而自己的父親只是個賣麵的老闆。
兒子怒吼著斥責父親,只會問餓不餓,卻不能在事業上拉自己一把!
父親聽到兒子的控訴後,愧疚得泣不成聲,滿頭白髮的他,對兒子鞠了個躬:「對不起,我沒本事,讓你受委屈了。」
這一幕,也是現在很多家庭的縮影,辛辛苦苦拉扯大的孩子,埋怨父母沒本事,不能讓自己錦衣玉食,不能讓自己飛黃騰達。
家財萬貫的父母,只有少數,更多的是普普通通的父母。他們起早貪黑地工作,一點一點掙得的錢,都成為了孩子口中飯,身上衣。
當孩子長大了,卻埋怨父母給的太少。其實不是父母沒本事,而是父母的那點本事全都給了孩子。
平凡的父母,也有大大的能量
有個網友說過這樣一件事,他年輕的時候想買房,拿了所有的積蓄,又向朋友借錢,首付還是差了40萬。
這是他很不容易拿到的購房資格,錢不夠就要作廢了,他心急如焚。就在這時,他的單親母親來給他送了40萬。
他母親只是一個偏僻鄉鎮的小學教師,每個月工資只能勉強糊口度日。他怎麼都想像不出,這幾十年母親是如何攢到40萬的。母親說,她每個月省吃儉用,只花幾百元。其他老師休息時,她還去兼職賺錢……
這就是許多孩子眼裡,認為沒本事的父母。可他們為了孩子,卻能使出渾身解數,用盡洪荒之力,爆發出意想不到的能量,只為了滿足孩子的需求。
父母願拿命,換你安康
網上曾做過一個採訪,邀請六對父母與孩子。先問父母一個問題:「如果孩子得了癌症,願意花多少錢給孩子治病?」
雖然只是假設,可是好幾位母親一想到那個情景都止不住哭了:「不管花多少錢,要換什麼都沒關係,從我身上取」、「賣房賣地,撿廢品我都要給他治」、「拿我命換都可以」......
記者又問:「如果您自己得了癌症,願意花多少錢治?」面對這個問題,父母們都不假思索:「不知道了,早晚得走」、「不給孩子添麻煩」、「我不能讓孩子受這個苦」......
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任何人,可以像父母一樣,愛孩子如生命。
別再抱怨父母就那點本事了,因為父母可說是世上唯一願意拿命換得你平安健康的人。
人生就是一場漸行漸遠的目送
那些埋怨父母的孩子,可能不知道:人生就是見一面,少一面。
龍應臺讀完博士後,回臺灣教書。去報導的時候,父親開一輛運送飼料的廉價小貨車送她。那是家裡唯一的車,父親就是靠這輛車運輸飼料,把孩子養大。
那天父親並沒有開到大學正門,而是停到側門巷子裡,對她說:「爸爸覺得很對不起你,這種車實在不是送大學教授的車。」龍應台下車,目送父親駛出巷子,匆匆離別。
她沒想到,下一次目送父親離別,竟然是在火葬場的爐門前,父親睡在棺木裡,緩緩往火爐裡滑行。
龍應臺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聽過這樣一句話:「年少的時候,父母選擇用適合的愛引導我們;年長之後,我們卻選擇用疏遠的愛回饋父母。」
父母對孩子的愛總是超過孩子對父母的愛,很少有孩子能像父母當年撫養孩子一樣照顧年邁的父母。
這也許是因為長大以後,孩子也成為了父母,他們的目光總在追逐自己孩子的方向,卻忘了回過頭去望一望,那束永遠跟隨著、凝視著他們背影的深情目光。
一如古人那句:「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為人子女,要在來得及的時光裡,多些理解,盡情陪伴。(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很多人會花時間精力維護友誼、愛情,卻忽略了親情。
如果你的孩子對你有誤解,記得告訴他:「沒有人能像我一樣愛你如命。」
如果你對父母有抱怨,那就仔細看一看父母兩鬢的白髮和眼角的褶皺,那是他們為你操的心。
人生來來往往,哪有來日方長。為人子女,不要相信來日方長不要給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要在來得及的時光裡,多些理解,盡情陪伴。不要責怪父母,不是父母無能,而是我們要求得太多。
有人說,「父母是孩子前半生唯一的觀眾,孩子是父母后半生唯一的觀眾」。父母見證了我們的出生與長大,我們卻要面對父母的衰老與死亡,前者是喜,後者是悲,匯聚成平凡的人生。
人人皆如此,我們能做的,只有在「悲」中傾注一些喜,給予他們更多的耐心,對他們和顏悅色,用包容與愛陪伴他們人生最後一程。
答應父母,週末回家親自給父母下廚;
答應父母,尋常日子裡記得給父母打一通電話;
答應父母,多關心父母平時的生活起居……
要知道我們生前一次的孝敬,勝過身後百次掃墓;清明燒萬堆紙錢,不如在世端一碗飯。
孝順父母要及時,因為歲月從不饒人。
責任編輯: wendy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