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鈞政經:解讀兩會 發特別國債又想賴賬?
財政赤字規模比去年增加1萬億元,同時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0年5月22日訊】中共政府「兩會」召開,5月22日上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今年赤字率擬按3.6%以上安排,財政赤字規模比去年增加1萬億元,同時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這是特殊時期的特殊舉措。上述2萬億元全部轉給地方,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資金直達市縣基層,強化公共財政屬性,決不允許截留挪用。
另外,今年擬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3.75萬億,同比多增1.6萬億,地方專項債的發行或將推動新老基建的增長。
抗疫特別國債發行期限以10年期為主,與中央國債統籌發行。抗疫特別國債利息由中央財政全額負擔, 本金由中央財政償還3000億元,地方財政償還7000億元,抗疫特別國債收支納入政府性基金預算管理。
早在3月27日,中共政治局召開會議就曾提出: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規模、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以及發行特別國債。
特別國債是財政收入不夠時而發行用於特別事項的債,其未來償債抵押物是未來財政收入,問題是如果財政收入夠用,還用得著發特別國債嗎?
理論上看出錢買特別國債的是誰?如果是中國央行,那麼就是無錨印鈔。如果是銀行或者市場交易就不算。但是實際情況可能不止這麼簡單,最後可能是國有商業銀行出錢買債券,回頭央行又以各種貨幣工具把這些債券拿去抵押提供流動性給商業銀行,那麼本質上和無錨印鈔是一樣的。
從歷史經驗看,中國曾於1998年和2007年兩次發行特別國債,分別達成了補充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資本金、成立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目標。兩次特別國債的發行都形成了對應的資產和未來的可持續收益。
目前經濟學界對「財政赤字貨幣化」有廣泛的討論,認為其本質是政府在財政入不敷出的情況下,不是通過「借錢」(如向市場發債)的方式來為其財政赤字提供融資,而是靠自己「印錢」來為赤字融資。這裡說的「印錢」,即政府指定央行「印錢」,具體形式可以是讓央行永久性地持有政府發行的債券。更直白一些的「赤字貨幣化」推崇者認為,這些發給央行的債是不需要還的,政府也事實上不需要付利息,即使要付利息也可以再從央行借錢來付。
如果開了財政赤字貨幣化(即印錢彌補赤字)這個閥門,就從根本上放棄了對政府財政行為的最後一道防線(約束機制)。歷史上許多曾經允許財政向央行借款和發債度日的國家都發生過惡性通貨膨脹,上世紀70-90年代的智利和秘魯、最近的委內瑞拉等都是例子。
(文章與視頻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