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價格劇烈波動:刀刀見血(圖)


紐約期交所內原油期貨交易場景(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0年5月7日訊】上世紀,最重大的事件就是美蘇對抗,雙方的此消彼長就受到了原油市場的牽動。

兩次石油危機深刻打擊西方經濟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前期開始,美國大陸的原油產量開始下降,對中東的原油依存度上升,原油價格的暴漲直接導致了美歐在七十年代的滯脹,讓美國在美蘇對抗過程中一度處於劣勢。

1973年10月6日爆發了第四次中東戰爭,在中東戰爭中,美國一直站在以色列一方,西方的多數國家也都傾向於以色列。為回擊西方國家在戰爭中對以色列的庇護行為,10月16日,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宣布將海灣地區的原油市場價格提高70%,第二天又宣布每月遞減5%的石油生產計畫。國際油價從1973年10月1日至1974年1月1日從每桶3.11美元上升到11.65美元。暴漲的油價直接導致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陷入二戰後最嚴重的經濟衰退。面對原油危機,美國政府宣布全國處於「緊急狀態」,包括減少航班、限制車速、對取暖用油實行配給、星期天關閉全國加油站、禁止和限制戶外燈光廣告等,甚至連白宮頂上和聯合國大廈周圍的電燈也限時關閉,這場突如其來的石油危機導致美國工業生產下降14%。就在全球還沒有從第一次石油危機的陰影中走出來,新的打擊接連而至。1978年底伊朗爆發革命,這個當時世界第二大石油輸出國停止出口原油,導致全球油價急劇上升。還沒等這輪風波停息,1980年兩伊戰爭又爆發了,由於原油日產量銳減,國際油價飆升,每桶原油的價格從14美元漲到35美元以上。第二次石油危機直接推動西方經濟陷入全面衰退,導致美歐超過3500萬人失業。歐洲媒體感嘆:「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西方還不曾遭受過如此深重的經濟苦難。」

兩次石油危機,嚴重削弱了美國和西方國家的經濟勢力,結果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美蘇對抗中,前蘇聯佔據了一定的優勢。

高油價打擊全球經濟

但風水輪流轉,國際油價被阿拉伯國家的聯合行動和兩伊戰爭推動到高位之後,原油勘探與開採的投資就不斷加大,原油產量增長,但高油價抑制了全球經濟增長,導致需求增長受限,油價暴跌。

據彭博數據顯示,1985年11月到1986年4月,油價跌幅達69%,從30美元/桶的位置跌到不足10元/桶。直到1990年前蘇聯解體前國際油價才回到30美元。但這並不代表油價已經回到了油價大跌以前(1985年)的水平,緣於在五年的時間內美元出現了明顯的貶值。

國際油價大跌就像一記重拳擊在了前蘇聯的軟肋上,因為前蘇聯是全球最主要的原油生產國之一,油價下跌就導致前蘇聯財政出現了虧空,只能通過印鈔彌補財政赤字。

從前蘇聯財政赤字佔GDP的比例來看,1986、1987、1988、1989年分別為5.7%、6.4%、9.2%、10%。1990年為8.5%,而1991年加上地方政府和各加盟共和國的赤字總額則高達4820億盧布,佔聯盟GDP的比例攀升至26%。

在資金匱乏、融資渠道受限的壓力下,前蘇聯只能通過印鈔補足財政赤字。1971—1985年,前蘇聯貨幣發行量一直保持平穩增長,年均總量為33億盧布。1986年出現小幅增長升至39億盧布,1987年出現爆炸性增長,逼近60億盧布,為上年的1.5倍。

從1988年開始,這種增長勢頭越發不可遏止,1988—1990年年均貨幣發行量高達188億盧布,1991年貨幣發行量則升至1276億盧布,是上年的4.8倍。雖然這一時期前蘇聯通過物價和匯率管制的政策抑制通脹的顯現,但通脹的壓力不斷積累最終還是要爆發,直接導致1991年之後盧布匯率的崩盤和通脹的大爆發。

上世紀七十年代油價的上漲讓美國遭遇重大挫折,美國人的信心嚴重受損,所以,里根在八十年代所建立的功績之一就是重樹了美國人的信心,但本世紀初期的國際油價大牛市讓美國重蹈覆轍。

美國經濟增長主要是依靠消費拉動,而美國被譽為「汽車輪子上的國家」,燃油支出是其家庭支出的重要組成,在收入增長相對穩定的情形下,油價連續暴漲,就會破壞家庭的收支平衡,就會擠壓家庭債務,推動債務違約。

所以,2008年美國爆發的次貸危機與國際油價在2008年之前的大牛市緊密相關!而次貸危機的爆發又對美國的綜合國力形成了嚴重的打擊,2011年美國國債被惠譽降級是美國債券歷史上具有標誌性的事件,限制了美國在世界各地的政治與軍事行動,標誌著美國已經沒能力維持單極世界。

美國在同一個「地方(原油價格)」跌倒了兩次之後開始覺醒,這是歐巴馬和川普(特朗普)一起推動能源自給的主要原因。

油價不斷上漲再次暴擊了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導致油價暴跌當然也會影響別的國家,這次躺在原油刀下的是委內瑞拉。

油價暴跌導致委內瑞拉的國際收入和財政收入減少,就只能加大印鈔力度補足財政,雖然委內瑞拉可以通過控制物價等手段使其2009年之後四年的通脹率都在25%附近,但通脹的動力不斷積累之後最終還是要爆發,2013年至2014年的通脹開始惡化,分別為41%和63%,從此進入了印鈔與通脹互相推動的階段,也就決定了委內瑞拉今天國家破產的結局。

2014年國際油價再次經歷暴跌,這次倒下的又輪到俄羅斯。匯率暴跌嚴重損害了俄羅斯的綜合國力,2013年俄羅斯的GDP為22971億美元,經過2014年盧布危機打擊之後的2015年,其GDP將為13636億美元,兩年之內縮水了40.6%,可以用一夜回到解放前來形容。

今年以來,國際油價持續暴跌,布倫特原油價格的最大跌幅為76%,而WTI紐約原油價格的最大跌幅更高達89%,最低價格已經遠低於1986年的低點,這麼大的跌幅足以讓那些以石油出口為主要外匯收入和財政收入國家的收入劇烈收縮,使其出現破產危機。

此時,它們只能通過印鈔維持財政支出,雖然短期它們可以使用所有手段壓制通脹,但最終通脹都會劇烈爆發,沙特、俄羅斯、伊拉克、巴西(重要的非歐佩克原油出口國)都是候選的「種子」選手。

原油價格的劇烈波動,刀刀見血!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如松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