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家和學者喊要「活下去」。(图片来源:Adobe stock)
【williamhill官网 2020年4月14日讯】(看中國記者趙曉彤綜合報導)中共病毒疫情從中國蔓延全球,在經濟領域,對全球產業鏈造成嚴重衝擊。而出口大國中國也因此面臨巨大的危機。近期,在中國大陸的媒體報導中,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和學者強調要「活下去」。
4月13日,瑞銀首席經濟學家汪濤預計,中國3月經濟活動或有所改善,但整體經濟依然疲弱,預計第一季度GDP同比收縮10%。
麥格理集團(Macquarie Group Ltd.)的Larry Hu表示,中國第二季度出口會進一步下降,並且預計2020年中國整體出口會下降13%。
疫情持續,外貿和經濟數字也預示著萎縮的情況將持續,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家和學者在說要「活下去」。「活下去」三個字已不再是一個口號,反映疫情下,企業的艱難現狀。
企業家:「活下去」還要謹惕「去中國化」
中國知名福耀集團董事長曹德旺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說,「中國經濟受進口和出口影響很大,一定要未雨綢繆。活下去是硬道理,我們首先要能夠活下來,要高度重視糧食問題。」
他還警告稱,在疫情後,各國都在重塑產業鏈布局,全球產業鏈將會減少對中國製造的依賴,所以一定要警惕全球產業鏈的「去中國化」。
他並提到,中國的出口貿易以中小企業為主,而中國的外匯很大一部分來自於這些數量巨大的中小企業。要給這些企業一定的救助。
對於外貿企業的困局,北京當局給出的自救方案是要企業「出口轉內銷」,對此,曹德旺認為,目前讓企業「出口轉內銷」是有難度的。雖然中國是有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但大多數市民最大的消費支出可能就是花錢買房子。除此之外,真正的消費需求和支出並沒有多少,並且疫情尚在持續,對消費的影響也在持續。
學者:企業「活下去」才有希望
中國大陸媒體《網易》引述中國社科院委員余永定表示,「中國大多數產業都形成了跨區域的很長的供應鏈。哪怕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出了問題,整個產業鏈就無法運轉。總之,在人流、物流中斷導致產業鏈中斷的情況下,無論需求狀況如何,經濟增長速度下降甚至出現負增長是當然的。在這種情況下,實施旨在刺激有效需求的宏觀政策是無效的。」並表示,目前的重點是需要幫助企業,特別是幫助中小企業恢復正常營運。
不僅僅是中小企業,在出口轉內銷困難的情況下,全球經濟狀況仍將左右中國外貿整體行業的命運。
世界貿易組織(WTO)近期預測,由於疫情,今年全球商品貿易萎縮幅度將超過10年前的全球金融危機。
據《日經新聞》引述QUICK-FactSet數據及分析,在企業不進行再融資的前提下,當銷售額在未來半年下降三成,在全球範圍內將有24.1%的大公司會面臨資金枯竭。
4月13日,中國社科院委員李揚對《財經》表示,要做好應對經濟長期衰退的準備,並強調只有「活下來」才有希望。在疫情蔓延期間,政策的重點不是刺激經濟,而是要維持企業生存和百姓的就業。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