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第一名臣范仲淹。(繪圖:Winnie Wang/看中國)
范仲淹,字希文,是北宋第一名臣,他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天下讀書人所世代銘記,而他當年未出茅廬之時,曾自稱「長白一寒儒」。
所謂「長白」,乃是位於山東省的長白山,中有醴泉寺,是南朝時所建。北宋時,幼年的范仲淹就在這裡苦讀。至於自稱「寒儒」,則是因為范仲淹幼年時家境貧寒。
除了正史,很多筆記野史中也都記載過范仲淹少年苦讀的故事。如《東軒筆錄》有載,范仲淹在長白山醴泉寺僧舍讀書時,因為家境貧寒,每日只作粥一器,分為四塊,早晚各取兩塊,就著幾根韭菜,再加一點鹽就是下飯的菜了。不過,對於這種清苦的生活,范仲淹卻是安貧樂道,嘗戲作《薤賦》,有句云:「陶家瓮內,淹成碧綠青黃;措大口中,嚼出宮商角徵。」
范仲淹還是長白一寒儒時,生活實在艱辛。而此種艱辛並不只是因家境的貧寒,還與一段不為常人所知的身世有關。原來,范仲淹兩歲時,其父范墉就不幸亡故,母親謝氏為了生計帶著范仲淹改嫁長山朱文翰。所以范仲淹亦改姓朱,名叫朱說。
早先,范仲淹並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以為自己生來就在朱家,生來就叫朱說。他看兄弟們生活浪費,多次勸說他們。但朱家兄弟卻很不高興,一次竟脫口回敬道:「吾自用朱氏錢,與汝何干?」范仲淹聽到這話,很是疑駭。後來有人告訴他:「公乃姑蘇范氏子也,太夫人攜公適朱氏。」這時的范仲淹已經23歲了。
得知身世真相的范仲淹,可謂百感交集。一方面感激母親的養育之恩,一方面決心將來要自立門戶。於是范仲淹辭別母親,隨身背負一琴一劍,遠赴南都(宋之南都,即今河南商丘)應天書院求學。這一年是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
南都的應天書院,前身為南都學舍,大中祥符二年時,真宗賜名為應天書院,後來成為北宋四大書院之一。就是在這座書院的學舍中,范仲淹靜掃一室,晝夜講誦,深夜裡睏倦不堪時,則以水洗面,讓自己清醒,實在堅持不住,則合衣而臥,如此五年未嘗解衣就枕。而他的飲食依舊常常以粥相繼,日昃始食。人不堪其苦,仲淹卻益自刻苦。
那時的范仲淹雖然只是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卻器識遠大,與眾不同。一次真宗謁太清宮,駕次南都。書院的學生們,紛紛前去觀瞻,范仲淹卻不聞不問,依舊專心讀書。有人問范仲淹為何不去,范仲淹卻說:「異日見之未晚。」
彼時,留守的兒子也在應天書院就讀。他見范仲淹常常以粥充飢,又見真宗皇帝來南都時,范仲淹無心觀聖駕,一意只讀書,於是將這些事情講給了父親。留守聽後,對范仲淹既佩服又同情,準備下豐盛的食物讓兒子帶給范仲淹。結果這些食物范仲淹一筯未動,以至放到敗壞了。留守的兒子看到這情形,很是不解,問仲淹:「我家大人聞公清苦,所以送以食物。看到您一筯未動,不知是何原因?」范仲淹一邊道謝一邊解釋說:「非是不感厚意,只因食粥安之已久,今天忽然享用盛饌,以後如何再嚥得下那些粥食呢。」
經過五年的寒窗苦讀,范仲淹「大通六經之旨,為文章論說,必本於仁義孝悌忠信。」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27歲的范仲淹以朱說之名高中進士,之後調為廣德軍司理參軍。從此,范仲淹邁出了他宦途的第一步。也就是在這一年,他的繼父朱文翰過世,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母親謝氏接到身邊,盡孝奉養。又過了兩年,范仲淹(朱說)上表乞復本性,得到朝廷批准。於是歷史上才有了范仲淹這個名字。
范仲淹一生宦海沉浮,皇祐三年(1051年),六十三歲的范仲淹以戶部侍郎知青州。他西望故居,才百餘里,於是賦詩一首寄與鄉人。詩曰:「長白一寒儒,登榮三紀余。百花春滿地,二麥雨隨車。鼓吹前迎道,煙霞指舊廬。鄉人莫相羨,教子苦詩書。」
責任編輯: 李雲飛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