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舞曲之王——小約翰・史特勞斯(組圖)
小約翰・史特勞斯,擁有400多首圓舞曲的豐厚產量,人稱「圓舞曲之王」。(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一條名叫「多瑙」(Donau)的河流,靜靜的流過歐洲的許多城市。140年前,一位住在維也納的音樂家,將流水淙淙的聲音變成美麗的樂章,自此,美麗的〈藍色多瑙河〉舉世聞名,這位音樂家就是小約翰・史特勞斯(Johann Strauss II)。
小約翰・史特勞斯,擁有400多首圓舞曲的豐厚產量,人稱「圓舞曲之王」,他可以依特定場合量身訂做圓舞曲,平常也有源源不絕的創作力。他著名的作品除了〈藍色多瑙河〉外,還包括了〈維也納森林〉、〈春之聲〉、〈藝術家的生涯〉、〈皇帝圓舞曲〉、〈皇帝慶典圓舞曲〉等。
第一幕:百年圓舞曲家族
19世紀的維也納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不知道史特勞斯家族,就不算是真正認識維也納。」而要認識小約翰・史特勞斯也不能單從他介紹起,必須從整個史特勞斯家族說起。
小約翰・史特勞斯的父親老約翰・史特勞斯(Franz Borgias Strauss)是奧地利的「圓舞曲之父」。老約翰有三個小孩,分別是長子小約翰・史特勞斯,以及兩個弟弟約瑟夫・史特勞斯(Josef Strauss)和愛德華・史特勞斯(Eduard Strauss),父子四人接續打造了令全歐洲如癡如狂的圓舞曲王國。
圓舞曲盛行於19世紀歐洲上流社會的交際場合,史特勞斯家族自老約翰史特勞斯,到小約翰・史特勞斯及他的兄弟,創作了大量的圓舞曲,作品兼顧了「實用性」與「藝術性」,使得當時歐洲的圓舞曲受到空前的歡迎。
圓舞曲又名「華爾滋」,本來是奧地利農民的通俗舞蹈,老約翰・史特勞斯和他的好友約瑟夫・蘭納共同把圓舞曲從簡單的鄉間舞曲改編成上層社會所喜歡曲式。再因小約翰・史特勞斯的大力提倡,一躍成為維也納宮廷與貴族社會中盛行的娛樂。
爾後圓舞曲逐漸風靡歐洲跟其殖民地,讓已有「圓舞曲之王」美譽的小約翰又多了個「奧地利的拿破崙」之稱號,因為他將歐洲統一在他的手下,只不過他使用的工具不是槍桿,而是圓舞曲。
第二幕:「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每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絕對少不了〈藍色多瑙河〉,圖為維也納市立公園內的約翰・史特勞斯像。(Gisling/wiki/CC BY 3.0)
小約翰・史特勞斯創作出的作品很多,其中,〈藍色多瑙河〉可說是這些眾多的圓舞曲作品中最受歡迎的一首,每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絕對少不了它。
〈藍色多瑙河〉有著鮮明寫實的特色,共由5個部分組成,在最前面的是一段較長的序奏。音樂一出,人們的眼前仿佛勾勒出一幅多瑙河水波蕩漾、波光粼粼的景象;接下來,圓號的演奏曲調突出了作品的主題,演奏出一幅黎明前,萬物在晨曦的光芒下逐漸甦醒的景象;接著,木管樂器與圓號相呼應,使旋律更加暢快,音色更加豐富,此時弦樂隊等樂器適時加入,描繪出多瑙河川流不息、晶瑩剔透的生動畫面。
後面幾個段落音樂風格的適時轉變,生動地描繪出多瑙河兩岸人們載歌載舞、泛舟遊玩的歡樂場景,這些場面在樂符的帶動下顯得十分活潑,令人嚮往。
每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藍色多瑙河〉以它那柔美優雅的旋律響撼動著人們的心靈,已成為人們嚮往自由、和平,期盼美好生活和熱愛幸福生活的象徵,整首樂曲輕快、活潑,既能表現出河流流動的動感,又能讓人們感受到河流兩岸的美好生活,音樂語言明快簡潔,形象生動。
在樂曲的結尾部分,再現前面的旋律,也把多瑙河歡樂的氛圍推到了最高潮,令人充分感受到作曲者對生命的讚美及對美好生活的感恩。
第三幕:傳遞快樂與幸福的美好樂音
小約翰・史特勞斯的作品與奧地利民間音樂密切相連,反映了人民樂觀向上的生活感情,就連布拉姆斯、華格納等大作曲家也對他評價甚高。此外,他的作品的藝術成就也超越了圓舞曲的前輩們,讓圓舞曲更為人所熟知。
小約翰・史特勞斯的音樂除了將人們的心聲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並匯聚成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之外,他更將這些充滿生命力的樂音傳遞到世界各地,並鼓舞著每一個人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