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宏觀經濟的影響
【看中國2020年2月13日訊】疫情原本是一隻「灰犀牛」,在去年年底從武漢向我們奔跑過來,但由於疫情信息未充分流動,這隻奔跑的灰犀牛並未引起大家的重視,也沒有觸發市場機制。
直到今年1月20日疫情信息公開後,這隻「灰犀牛」突然演變為「黑天鵝」,全國高度警戒、甚至恐慌,口罩一搶而空,武漢多地封城,農曆新年假期延長,返程復工推遲。本次疫情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具有「黑天鵝」的突發性和「灰犀牛」的衝擊慣性兩大特點。
目前,黑天鵝的衝擊基本過去了,接下來灰犀牛衝擊的持續性會更長,影響更深遠。
筆者認為,本次疫情對宏觀經濟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造成財富的淨損失,加大經濟增速下行的壓力。
需要明確的第一點是,疫情肯定是造成財富的淨損失。有些人認為,市場具有調節作用,疫情過後,需求上升,經濟復甦,可以填補財富損失,燙平經濟波動。還有一些人認為,疫情如戰爭,可以倒逼技術進步,反而促進了經濟發展。
這兩種觀點邏輯上沒有問題,但是忽略了一點:疫情、戰爭創造的需求是被動的,而不是主動的。這種被動的需求只會造成財富淨損失,否則就會得出荒唐的結論:災難促進財富增加。
需要明確的第二點是,非典對經濟的影響,對我們的分析沒有太多參考價值。因為這兩次的宏觀經濟背景是完全不同的:
國內方面,非典時期,中國經濟處於景氣週期,90年代改革的紅利爆發,經濟高速增長,人口紅利巨大,製造業火熱,房地產蓄勢待發,市場爆發力強。2003年第二季度GDP因非典損失了2個點左右,當年GDP增速實現了10%的高增長。此後三年8年,GDP增速都在9%以上。
如今,中國處於經濟下行週期,全球技術紅利、國際市場紅利、國內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經濟增速在2010年進入拐點,從10%左右的增速下降到去年「6」台階,今年「保6」的壓力很大。
國際方面,非典時期,全球經濟增長強勢,國際貿易火熱,中國剛剛加入WTO,國際市場紅利大爆發,外貿出口一日千里。如今中國所面臨的國際環境發生了逆轉,全球經濟低迷,國際市場紅利衰退,中美貿易摩擦進入縱深階段,國際產業鏈轉移,出口製造業的競爭力衰退。
前不久世界衛生組織將這次疫情定性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雖然世界衛生組織不建議他國針對中國採取旅遊、貿易等限制,但依然七八十個國家國家採取了類似措施。
從內外部情況來看,這次中國經濟的增長動力、市場的自癒能力不如2003年。
另外,過去十年,我們大量使用貨幣、財政手段刺激經濟增長。如今,國內房價居高不下,企業、家庭的負債率都大幅度攀升,基建拉動及房地產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負效應已經凸顯。
隨著中美貿易摩擦深入、金融市場逐步開放以及經濟槓桿率高企,貨幣及財政政策刺激的空間越來越小、效果越來越差、風險卻越來越大。
綜合以上,這次疫情對經濟的負面影響要大於非典。今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速可能因此下降2個點以上。今年整年的GDP增速大概率低於6%,今年經濟增速下行的壓力比去年更大。當然,這個結論只是一個簡單推測。
此次疫情對宏觀經濟造成的第二大影響是:衝擊經濟循環,打擊供給端,可能加劇企業及家庭債務危機,加劇物價上漲及失業,滯漲壓力增大。這是筆者關注的重點。
正常情況下,經濟遭遇疫情、股災等衝擊,市場的自癒能力促進經濟復甦。如非典過後,經濟強勁復甦,很快燙平了波動。又如美發市場,疫情過後,需求上升,財富損失可得到一定的彌補。
但是,有些損失是難以彌補、無法挽回的。比如,因為疫情,冬季和春節的服裝存貨積壓,田地裡的蔬果腐爛。又比如,生命的消失,企業的消失,工人下崗……
一些門店、一些工廠及公司被房租和工資壓垮,因無法償還債務、貸款而倒閉。一些工人被裁員,被降薪,家庭收入下降。一些家庭收入減少,無法按時償還貸款導致斷貸、違約,甚至陷入貧困。
由於這次疫情比非典傳染程度更強,封鎖覆蓋範圍更廣,返程復工、企業復產、經濟復甦的難度更大、週期更長。這說明經濟循環可能遭受打擊,市場的自癒能力遭遇挑戰,甚至要謹防通脹螺旋或債務螺旋。
概括起來,這次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我們真正需要關注的是,經濟循環是否會斷裂。具體來看:
一是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債務危機。
企業收入下降、現金流枯竭、債務危機爆發,會引發連鎖效應,經濟衰退,產值下降,債務增加,工人失業。
疫情期間企業的壓力包括:支付租金、工人工資壓力大,違約風險大,物流受阻,客戶流失,負債率上升,資金週轉困難,復工招工難,業績受損波及資本市場,預期不確定性,運營管理難度增加,等等。
這裡引用朱武祥教授對995家中小企業的調查報告,報告顯示:
疫情期間這些中小企業面臨的主要成本壓力來自工資和租金,員工工資和五險一金、租金合計達76.46%,償還貸款佔13.98%。其中,34%的受訪企業只能維持1個月,33.1%的企業可以維持2個月,17.91%的企業可以維持3個月。就是說,67.1%的企業可以維持2個月,85.01%的企業最多維持3個月,只有9.96%的企業能維持6個月以上。
二是企業裁員、降薪,工人失業,個體戶破產,家庭收入減少,負債率上升,一些家庭可能面臨債務違約,陷入貧困。疫情對彈性薪酬的工人收入影響大,對農民工的收入影響大,對個體戶的收入影響大。
企業的成本壓力,也會轉移到工人上,通過降薪、裁員來緩解。朱武祥教授的調查顯示:
29.58%的受訪企業估計疫情導致今年營業收入下降幅度超過50%,22.43%的企業計畫減員降薪來度過難關,21.23%的企業準備貸款,16.20%的企業選擇停產歇業。可見,中小企業首選裁員降薪。值得注意的是,中小企業承擔了大量的就業人口,需要關注失業上升、收入下降以及「在職貧困」。
三是物價上漲,謹防通脹螺旋。
統計局發布了威廉亚洲官网 的數據,今年一月CPI同比上漲5.4%,其中城市上漲5.1%,農村上漲6.3%,食品價格上漲20.6%。這次疫情加劇了去年價格上漲的趨勢。如今復產復工為什麼很重要?若復產緩慢,勢必進一步加劇供應緊張、物價上漲。
總結起來,這波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可能加速經濟滯脹的趨勢——經濟下行、衰退的同時,物價上漲,失業率上升,家庭收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