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再次釋放4000億 也為地方債開後門(圖)


中國央行為地方債的發行提供支持。(圖片來源:alswart/Adobe Stock)

【看中國2020年1月15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1月15日,中國央行通過貨幣工具再次釋放4,000億人民幣,這是繼6日降准釋放8,000億後的又一大動作。分析指,除了為穩定中國新年前流動性,也為地方債的發行提供支持。

中國央行15日公告稱,為對沖稅期高峰、現金投放等因素的影響,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開展3,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1,0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

1年期MLF中標利率3.25%,14天期逆回購中標利率2.65%,均與上次持平。15日無MLF到期,也無逆回購到期,實現淨投放4,000億元(人民幣,下同)。

1月15日,銀行間市場除1年期限利率有所下行,其它期限利率均有所上行。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顯示,隔夜和7天利率分別為2.654%、2.717%,較上一個交易日上行13.6個和6.3個基點;14天利率為3.013%,較上一個交易日上行27.8個基點;一年期利率為3.012%,較上一個交易日下行0.1個基點。

中信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明明表示,中國央行降准後連續多日暫停流動性投放,中國新年現金需求增大、地方債發行繳款、年初繳稅繳准等因素疊加,近期流動性缺口有所顯化。此次開展的MLF能夠補充中長期流動性,14天逆回購操作則可助資金跨節。

值得一提的是,上次央行開展逆回購的時間還是2019年12月24日,此後連續15個交易日未開展逆回購操作。這意味著,15日的操作是2020年以來中國央行的首次逆回購操作,也是中國央行1月6日降准後的首次逆回購操作。

1月6日,中國央行決定將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調降0.5個百分點,預計將釋放逾8,000億元長期流動性。

申萬宏源債券首席分析師孟祥娟分析指,此次降准既能應對本月地方債發行等中長期資金需求,亦能提前對沖月內繳稅、逆回購到期,及中國新年等短期資金需求,除了降准以外,月內中國央行或繼續透過逆回購投放,以及臨時準備金動用安排等形式繼續填補流動性缺口。

東北證券在研究報告中指出,本月財政存款將收緊流動性約5,000億元,繳稅影響約20,000億元,繳准環比減少5,230億元,M0環比增加17,000億元,商業銀行庫存現金增加3,000億元。降准成為唯一利好流動性的分項,其它項目均為對流動性負面。

市場數據顯示,中國今年地方專項債發行時間比去年提前,史上最早地方債發行已經於1月1日啟動,規模將超8,000億元,並且地方政府的到期償還將逐漸達到一個高潮。

業內人士稱,中國央行宣布降准,除官方聲稱的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外,保障地方債發行亦是目的之一。

中金公司對於一月份地方債發行規模也給出了相似的預計,從地方債發行歷史來看,是單月的發行高峰,因此降准還有助於減輕地方債天量供給帶來的流動性衝擊。

地方債作為中國債券市場利率債的三大品種之一,截至2019年11月末,地方債存量已超過20萬億元,僅次於政策性金融債但高於國債。此前業內人士預期,1月地方債發行規模可能達8,000-9,000億元,一季度的累計發行量則高達2萬億元。

2017年和2018年地方債啟動發行時間均在2月份;2019年則提前至1月下旬,當月地方債發行總規模達4,179億元;進入2020年,中國財政部要求各地方政府,「要做好專項債發行使用工作,早發行、早使用,確保2020年初即可使用見效。」

逆回購和MLF

逆回購,是指中國央行向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借出資金,並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再將有價證券賣給一級交易商的交易行為。簡單來說就是主動借出資金,獲取債券質押的交易就稱為逆回購交易,此時投資者就是接受債券質押,借出資金的融出方。

而正回購,是指央行向一級交易商賣出有價證券,收回資金,並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買回有價證券的交易行為。

MLF全稱為中期借貸便利(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MLF),主要對象是大型銀行。

簡單來說,MLF就是央行借錢給商業銀行,然後由商業銀行再貸款給三農企業和小微企業等,等於變相釋放流動性。實際操作的話,商業銀行需提交一部分金融資產作為抵押,央行才可以進行發放貸款,同時,商業銀行到期需要支付一定利息給央行。

MLF有什麼用?

通常情況下,商業銀行是通過借用短期資金,來發放長期貸款。短期資金到期之後,商業銀行就得重新借用資金,所以為了維持一筆期限比較長的貸款,商業銀行需要頻繁借用短期資金,這樣做存在一定短期利率風險和成本。而由於MLF期限較長,所以商業銀行如果用這筆資金髮放貸款,就不需要頻繁的借短放長。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李正鑫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