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十大名劍」 第一把可斬妖除魔(視頻)(圖)
劍,被譽為「百兵之君」,至尊至貴。(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劍,被譽為「百兵之君」,至尊至貴。在中國,關於劍的起源,可追溯至5000年前的軒轅黃帝時期。劍是古代文人俠客的隨身寶物,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徵。中國古代有十大名劍,每一把都有著各自的動人傳奇故事。
1、聖道之劍——軒轅劍
軒轅劍,又名軒轅夏禹劍,是一把聖道之劍。據說是由眾神采首山之銅為黃帝所鑄,後傳與夏禹。劍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劍柄一面書農耕畜養之術,一面書四海一統之策。此劍後為商湯所得。其內蘊藏無窮之力,為斬妖除魔的神劍,乃中華民族的象征。
2、仁道之劍——湛盧劍
湛盧,是春秋時期鑄劍名匠歐治子所鑄名劍之一。據《越絕書》記載,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懇求歐治子為己鑄劍。歐治子到湛盧山闢地設爐,用神鐵(鐵母)和聖水(冰冷的泉水)鑄劍。3年後,終於大功告成。
湛盧劍鑄成後,歐冶子撫劍淚落,因為他終於圓了畢生的夢想:鑄出一把無堅不摧而又不帶絲毫殺氣的兵器。所謂仁者無敵,湛瀘劍是一把仁道之劍。
湛廬劍幾經輾轉流傳,據說唐時為薛仁貴所得,後傳到南宋抗金名將岳飛手中。岳飛父子遇害後,湛盧劍不知下落。
3、帝道之劍——赤霄
赤霄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寶劍,頗具歷史價值。劉邦起義時,有鑄劍師為他打造這把青銅劍。劍身仿秦劍、秀有花紋、飾有七彩珠、九華玉的寒光逼人、刃如霜雪的寶劍,劍身鐫刻兩個篆字:赤霄。「斬白蛇、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都是指這把劍。
4、威道之劍——泰阿
泰阿劍,又名太阿劍,是歐冶子和干將兩大劍師聯手所鑄,乃楚國的鎮國至寶。
據《越絕書》記載,晉國圍困楚國,並派使者發出最後通牒:如再不交劍,隔天將攻陷楚城。次日拂曉,楚王登上城頭,只見城外晉國兵馬遮天蔽日,吶喊聲如同山呼海嘯,城破在即。
楚王雙手捧劍,長嘆一聲,決心用自己的鮮血來祭此劍。他拔劍出鞘,直指敵軍。此時,匪夷所思的事發生了,只見一團磅礴劍氣激射而出,城外霎時飛沙走石,遮天蔽日,晉國兵馬大亂,片刻之後,旌旗倒地,流血千里,全軍覆沒。
事後,楚王召來國中智者風胡子問道:「泰阿劍為何會有如此之威?」風胡子說:「泰阿劍是一把威道之劍,而內心之威才是真威。大王身處逆境威武不屈,正是內心之威的卓越表現。正是大王的內心之威,激發出泰阿劍的劍氣之威!」
中國古代十大名劍,每一把都有著各自的動人傳奇故事。(示意圖/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5、誠信之劍:龍泉
龍泉寶劍,又名龍淵劍,是誠信高潔之劍。傳說是由歐冶子和干將兩人聯手所鑄。歐冶子為鑄此劍,鑿開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鑄劍爐旁成北斗七星環列的七個池中,是名「七星」。
劍成之後,俯視劍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淵,飄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龍盤臥,是名「龍淵」,故名此劍曰「七星龍淵」。
6/7、摯情之劍:干將/莫邪
干將,春秋時吳國人,是楚國最有名的鐵匠,他打造的劍鋒利無比。楚王知道了,就命令他鑄劍。干將便與妻子莫邪鑄成了兩把寶劍,一曰干將,一曰莫邪。
由於知道楚王性格乖戾,便在將雌劍獻與楚王之前,將雄劍托付其妻傳給其子,後果真被楚王所殺。其子成人後成功完成父親遺願,將楚王殺死,為父報仇。
此一傳說讚頌了劍工高超的技藝、寶劍的神采、少年的壯烈,以及批判了統治者的殘暴。「干將莫邪」的故事,記載於《列士傳》、《孝子傳》、《搜神記》中。
8、勇絕之劍:魚腸
魚腸劍,也稱魚藏劍,據傳是鑄劍大師歐冶子為越王所制。他使用了赤堇山之錫、若耶溪之銅,經雨灑雷擊,得天地精華,制成了五口劍,分別是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和巨闕。
魚腸劍既成,善於相劍的薛燭被請來為它看相。薛燭的相劍本領猶如通靈一般,他感受到魚腸劍中所蘊藏的信息,因此回答道:魚腸劍「逆理不順,不可服也,臣以殺君,子以殺父。」
原來這把劍生就是逆理悖序的,是用來弒君殺父的。後來越國進獻寶物給吳國,這柄劍因此由越而入吳。《史記·刺客列傳》中記載,公子光(闔閭)預殺吳王自立,將魚腸劍藏於魚腹中,以宴請為名義,當場刺殺吳王僚。
9、尊貴無雙之劍:純鈞
純鈞劍,又名純鉤劍。銅錫合金,是一把尊貴無雙的劍。外觀精緻華美,觀之令人賞心悅目。雖距今年代久遠,但其鋒芒不減,斬金截鐵如同摧枯拉朽。
據《越絕書》記載,春秋時期,勾踐經過數年臥薪嘗膽,終於擊敗吳王夫差。有一天,他派手下去找天下第一相劍大師薛燭。
勾踐命人取出純鈞劍,問薛燭:「有人要用千匹駿馬、三處富鄉、兩座大城來換這把寶劍,你看行嗎?」薛燭連忙說道:「不能換。」
勾踐忙問原因,薛燭激動地說:「因為這把劍是天人共鑄的不二之作。為鑄這把劍,千年赤堇山山破而出錫,萬載若耶江江水乾涸而出銅。鑄劍之時,雷公打鐵、雨娘淋水、蛟龍捧爐、天帝裝炭。鑄劍大師歐冶子承天之命,嘔心瀝血與眾神鑄磨十載此劍方成。劍成之後,眾神歸天,赤堇山閉合如初,若耶江波濤再起,歐冶子也力盡神竭而亡。這把劍已成絕唱,區區駿馬城池何足道哉!」
10、精致優雅之劍:承影
承影劍是一把精緻優雅之劍,鑄造於周朝,與「含光劍、宵練」並稱「殷天子三劍」。相傳出爐時,「蛟龍承影,雁落忘歸」,故名承影。後由春秋時期衛國藏劍名家孔周所收藏。
承影劍和含光劍有一個精彩的孿生傳說。
一天,孔周發現鑄刻在承影劍身上的「影」字略微有些松動,便用力按卻沒有反應,再向外猛拔,劍柄竟分作兩截,一截短小的劍柄赫然露出。
他緩緩將其拔出,只覺劍身在逐漸抽出,可就是看不見。他用手一碰,一縷鮮血緩緩流到地上,自己竟已被劍割傷。走進屋中陰暗之處,終於看清此劍的全貌,一旦有光線又看不到了。運劍遠揮,只覺劍柄劇震,轟的一聲大響,丈餘外的墻上竟然被發出的劍氣洞穿。這柄劍就是含光。
含光、承影、宵練這三兄弟劍,在春秋之後,就再也沒有出現過。
中國歷史上的名劍數不勝數,但都遺失在歷史長河中。目前,中國僅存幾把考古出土的古代名劍,其中包括了越王勾踐劍、吳王夫差劍、八棱青銅劍,以及櫑具漢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