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讓天下歸心?姜子牙一語道破!(組圖)
明代畫家戴進《渭濱垂釣圖》局部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姜子牙,又名姜尚,亦稱姜太公。他輔佐周文王、武王伐紂滅商,成就了天下朝宗的西周王朝的興盛。
說起姜子牙與周文王的初遇,就不得不提到「姜太公釣魚」這個典故。在古代兵書《六韜》(相傳為姜子牙所著)的開篇,就記述了姜子牙與周文王初遇時的一段對話,耐人尋味,意義深遠,揭示了王朝興亡的重大歷史命題。
姜子牙與周文王的精彩對話
一日,周文王準備去狩獵,太史行過占卜儀式之後告訴文王:「此次到渭河北岸打獵,將會有巨大的收穫。但收穫非龍,非螭(一種無角的龍),非虎,非熊,而是會得到一位公侯良才。他將會是上天給您安排的老師,將輔助您成就大業,使國家昌盛,並會惠及後三代君王。」
文王問道:「真有如此好的事嗎?」
太史回答說:「我的祖先曾經為大禹占卜,那時占卜結果是會得到皋陶。而今天的吉祥徵兆正與當年一致。」
於是文王齋戒三天,乘駕著狩獵的車馬,到渭河北岸一帶去打獵。在那邊,文王見到了正坐在河邊釣魚的姜太公。
文王便上前詢問:「先生,您很喜歡釣魚嗎?」
太公答道:「我聽說君子真正高興的是在於他心中懷著遠大的志向,而一般人高興則是在於把目前的事情做好。我釣魚,與這個道理很類似,我並不是真正喜歡釣這個魚啊!」
文王問:「這兩者間有何相似呢?」
太公答道:「釣魚有三種權術:第一種,用厚祿收買人才,就如同用餌引誘魚上勾;第二種,用重金收買壯士,也如同用餌釣魚;第三種,用官職招攬人才,也如同用餌釣魚。雖都是釣魚,目的也都是為了得魚,但其中的道理十分深奧,不是一般人能懂的。」
文王說:「願聞其情。」
姜子牙從釣魚引申出治國的道理。(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太公答道:「水的源頭很深,水就川流不息,水川流不息,魚就能生存下來,這是大自然的道理;樹的根扎的很深,枝葉就長得茂盛,枝葉如果茂盛,果實就結實纍纍,這也是大自然的道理。
那麼,君子志同道合,就能有默契合作,有默契合作,事業當然就能成功,這也是符合自然之道。人們平時說話應對,很多是用來遮掩真情的。能說真話表露真情,這才是最好的。現在我說的都是真話,沒有半點隱諱,您聽起來是不是有些反感呢?」
文王道:「只要是具備高尚品德之人都應能接受坦直的規諫,而且不厭惡說真話的人。我怎麼會反感呢?」
太公道:「使用細微的釣絲,魚餌也很少,但能吸引小魚來上鉤;使用中等粗的釣絲,魚餌稍多,味道香甜可口,就會吸引中等大小的魚來上鉤;當使用粗大的釣絲時,魚餌更加豐富,味道更加香甜美味,就會吸引大魚來上鉤。魚要貪吃魚餌,當然就會被釣絲牽絆;人也一樣,如果要得到君王的俸祿,就要服從君王的使喚。因此,用香餌釣魚,魚便可供烹煮;用俸祿官爵網羅人才,人才就能盡為所用;以家為基礎來拿取國,國就能被據為己有;以國為基礎來爭奪天下,天下就可被全部征服。
真是可悲啊!雖然土地廣大,國祚也很長遠,但它所積聚起來的東西,還是有煙消雲散的一天;而那些默默無聞,不動聲色在暗中準備的人,他必會有光芒萬丈、撥雲見日的時刻。真是奇妙啊!聖人的德澤感化,往往是在潛移默化中感召著人心,使人心嚮往之。啊!聖人應該顧慮的事情,就是如何使天下百姓人人各得其所,民心歸向才對啊!」
文王問道:「該制定甚麼辦法才能使天下歸心呢?」
姜太公說:「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太公答道:「天下不是一個人的天下,而是天下所有人共有的天下。能同天下所有人共同分享天下利益的,就可以取得天下;獨佔天下利益的,就會失掉天下。
天有四時,地有財富,能和人們共同享用的,就是仁愛。仁愛所在,天下之人就會歸附。免除人們的死亡,解決人們的苦難,消除人們的禍患,解救人們的危急,就是恩德。
恩德所在,天下之人就會歸附。和人們同憂同樂,同好同惡的,就是道義。道義所在,天下之人就會爭相歸附。人們無不厭惡死亡而樂於生存,歡迎恩德而追求福利,能為天下人謀求福利的,就是王道。王道所在,天下之人就會歸附。」
文王聽後深受感動,一再拜謝道:「先生您講得太好了。我怎敢不接受上天的旨意啊!」
於是,文王把太公請上車,一起回到國都,並拜他為師。
姜子牙輔佐文王,勵精圖治,後來又輔佐武王伐紂,一統天下,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長的一個朝代,成就了中華古典文明的全盛時期。
姜太公治國興邦之正道亦為後世留下參照:「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則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則失天下」「天下歸心」須政以「仁」、「德」、「義」、「道」以至政通人和。
資料來源:《六韜·文韜·文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