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孟子的名句之一。(圖片來源:看中國視頻截圖)
孟子的名句「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想必許多人都耳熟能詳。 提起傳統的儒家士大夫,映入你腦海的很可能是一個手執書卷,正緊鎖眉頭、捻鬚長嘆的瘦夫子形象,而不大會是富態祥和、怡然自得的胖鄉紳模樣。 的確,「憂患」二字,實在是理解中國傳統士大夫精神一個必不可少的概念。
北宋的王禹偁,就有這麼一篇文章,從待漏院這個供官員們等待上朝的地方著筆,想像了百官之首——宰相在這段短暫時間裡可能會有的心路歷程:「百姓未安,怎樣使他們康泰? 四夷未附,怎樣‘修文德以來之’? 戰事未寧,怎樣將它平息? 田原荒蕪,怎樣讓人們去開墾? 賢人在野,要怎樣推薦? 奸人在朝,該如何貶斥? 天時不正,災害頻發,我願辭去相位來乞求上天消除滅害;各種刑罰未能廢止不用,作奸犯科屢禁不止,我將請求施行文德教化來矯正這些錯失。懷著深深的憂慮,宰相等待著天明入宮面聖。 進言後,天子若採納了這樣的建議,世風必將清明安定,百姓也因此而富庶康樂。若能如此,宰相位居百官之上,享受優厚的俸祿,那就不是僥倖所得,而是完全應該的。」
為臣尚且如此,那處於兆民之巔、承繼天命的為君者,豈不更應時時心懷憂懼? 晉明帝「舉目見日,不見長安」,慨然而涕下者,不正因半壁江山仍陷胡人之手? 唐太宗生吞蝗蟲,心中焦慮的,是千萬百姓賴以生存的食糧。《周易》中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自古明君修德勤政,心中懷揣的,皆是深遠綿長的憂患。
讀懂了這些,那麼詩集史書裡中國古人不勝枚舉的「孤臣孽子」之歎,也就不難理解了。 不只是感傷個人際遇和仕途偃蹇,他們更多的也是在「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所憂的豈止一己官運的窮通?更多的,是對奸邪當道、閉目塞聽的朝廷的思慮。「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又哪裡只是「廉頗老矣」的自我嗟歎? 字裡行間潛藏的,分明是一片為國為民的赤誠丹心啊!
《待漏院記》的最後,作者寫道:「大理寺小官吏王禹偁撰寫此文,希望能把它記錄在待漏院壁上,用以告誡執政的大臣。」而在王禹偁之後提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也許就是在看了這篇肺腑之文後,才發出了那句深遠動人的悠歎吧:「微斯人,吾誰與歸? 」
責任編輯: 李雲飛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