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古卷】存心與主靜(組圖)


呂坤認為人的一生自始至終,應「持一個自強不息之心,通乎晝夜,要之於純一不已之地,忘乎死生」。(圖片來源:Pixabay)

人立於天地之間,每日都有各種各樣的念頭,如何審視自己的一思一念?在日常生活中面臨各種事務,需要我們提高涵養、省察與克治,如何更有效的做到這些呢?人人都希望安寧順泰,事情都有兩面,安寧順泰是否也有不利的一面呢?

明代思想家呂坤在其箴言體小品文集《呻吟語》中對這些問題作了精闢的解讀,我們不妨借鑒一下呂坤的論述。

(一)存心與主靜

呂坤認為人的一生自始至終,應「持一個自強不息之心,通乎晝夜,要之於純一不已之地,忘乎死生」。這才是「還本歸全」之道。人是萬物之靈,做事不可為所欲為,應遵循「道理」。通過「存心」就可做到,而「存心」的要旨就是「主靜」。

「人生天地間,每天都在思考,這就要有個思考的道理;每天都在說話,這就有一個說話的道理;每天都要與人交往,這就要有個結交人的道理;每天都要處理事物,這就要有個處理事物的道理。以至於怨怒笑歌、悲傷感嘆、顧盼指示、咳唾涕洟、隱微委曲、倉促顛沛、疾病危亡,每每都有各自的道理,所以要時時體認,件件講求。」

「細小的事物尚且要求合乎客觀規律,何況天地人的常道這樣的大節,哪能草率行事呢?所以從兒童時期開始,直到死亡,白天黑夜,都要有一個自強不息之意志,要忘卻生死,使自己處在一個存粹至善的境地。這是一個人的還本歸全之道,這是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的原則。」

「如果不這樣,恣情縱意,每人都要求實現自己的慾望,這是有知覺的動物的本能,作為人也如此的話,就稱不上萬物之靈了。有人問:『有沒有什麼要領呢?』我回答說:『有,其要領只在存心,就是要修身養性。』『心何以存?即應怎樣修身養性呢?』我回到說:『只在主靜,只要達到靜怡的境界了,一切都會合乎道理,事事都不會錯。』」


現代人極愛喧鬧,若能如呂坤所言,「平常淡素是我本來事,熱鬧紛華是我倘來事」,即使面臨風光不再,亦能處之泰然。(圖片來源:Pexels)

(二)涵養、省察與克治

呂坤云:「涵養如培脆萌,省察如搜田蠹,克治如去盤根。涵養如女子坐幽閨,省察如邏卒緝姦細,克治如將軍戰勍敵。」又說,「涵養用勿忘勿助工夫,省察用無怠無荒工夫,克治用是絕是忽工夫。」

「提高涵養就像培植剛長出的萌芽,反省檢討就像搜尋田間的蠹蟲,克制改正就像除去盤根。提高涵養就像女子坐在幽靜的閨房,反省檢討就像巡邏的士兵緝拿姦細,克制改正就像將軍與強敵作戰。提高涵養要在唸唸不忘、依靠自己上努力,反省檢討要在防止偷懶、荒疏上努力,克制改正要在果斷、堅決上努力。」

(三)聖人憂泰不憂否,否易振,泰難持

所有的人都喜歡安寧順泰,然而呂坤卻提出了「聖人憂泰不憂否,否易振,泰難持」。舒適安逸的環境容易讓人懈怠頹廢而不易察覺,身處逆境容易激發人振奮向上。因此,當我們身處安寧順泰之時,反而更應該警醒和警惕呀。

「人最喜歡的是安寧順泰,人最憂愁的也是安寧順泰。處於安寧順泰中的人昏庸懶惰、奢侈放肆,安寧順泰的事很難辦成,安寧順泰的風氣浮誇驕蹇。安寧順泰之前如逆水而上,安寧順泰的世道就像處在高桿的頂部,已經達到了頂峰,安寧順泰之後就如同車子下坡,難以停止。因此說否極泰來,反過來泰也可以致否。所以聖人憂泰不憂否,否時易振作,泰時難維持。」


呂坤認為,涵養如培脆萌,省察如搜田蠹,克治如去盤根。(圖片來源:Pixabay)

(四)平常淡素是我本來事,熱鬧紛華是我倘來事

人生總有風光不再的時候,如何泰然處之呢?呂坤指出,「平常淡素是我本來事,熱鬧紛華是我倘來事」!

「一位大官退職還家後,家裡不比做官時熱鬧,他心中怏怏不樂,說道:『世態炎涼到了這種地步,讓人如何忍受?』我說:『這是因為你自己感到炎涼而已,並不是世態的過錯。平靜淡然是原有的生活,而熱鬧繁華卻是偶爾的。你留戀榮華富貴,以為是理所當然的生活,厭惡貧賤,以為是遇到不測,怎麼能說世態炎涼成這個樣子,而你又因此感嘆世態人情呢?』」

(文獻參考:明代・呂坤,《呻吟語》)

本文留言

作者秦山整理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