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跟菩提祖師修道二十多年,但這也只是剛剛入門修煉,在心性的問題與過關魔煉上,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接續〈怎麼可能!唐僧和孫悟空竟是同一人?〉一文。
修成正果,其實就是一個修心的過程,作者在第一回的回目中就直接點明了這一觀點:「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佛家有一個說法,叫「佛在心中」、「心即是佛」。並不是說心中有個佛,而是說要向內去修,向自己的心中去修,才能修煉成佛。
美猴王不管他歷經多少歷程,經過多少歲月,最終是在自己的內心中悟到了真法真道。
悟空雖上天入地,名注齊天,但意尚不寧。最終致使自己被如來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
真法真道在心中
你看他是在何處找到了須菩提祖師?書上說的是在「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這兩句話說的是一個「心」字,人們自古就把心說成是「靈台」,而「方寸」指的也是心,「斜月三星洞」更不用說了,「三星」就是心字的三點,那個「斜月」就是一個臥勾。美猴王歷經千難萬險,最終找到修煉的真法就在於心。
正如須菩提祖師所說的看經、念佛如「壁裡安柱」,參禪、打坐如「窯頭土坯」。沒有在現實生活中紮紮實實的心性修持,萬事皆空。
孫悟空跟菩提祖師修道二十多年,修成了太乙散仙,這也只是剛剛入門修煉,很多功能和神通都修了出來。但在心性的問題與過關魔煉上,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既然孫悟空就是心,有句話叫「心猿難縛」,人的心,思緒萬千,翻江倒海,人心雜念叢生。沒有本事的時候還好說,一旦有了本事,你看他上天入地,名注齊天意尚不寧。最終致使自己被如來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
好在這度日如年的五百年也讓他番然悔悟。他對來勸化他的菩薩說:「我已知悔了。但願大慈悲指條門路,情願修行。」從而跟隨唐僧修心去執,闖過重重魔難,終使妖仙成佛祖。
定心猿驅外邪
在第十四回《心猿歸正 六賊無蹤》中,師徒二人路遇名喚「眼看喜,耳聽怒,鼻嗅愛,舌嚐思,意見慾,身本憂」的六賊。悟空將其打死,卻遭到唐僧的責備,悟空不能忍受而走。之後菩薩給了三藏一隻緊箍兒,並一篇「緊箍兒咒」也叫「定心真言」。從而才管住了心猿。
作為一個人,我們通過身體與感官來感知這個世界,但在感知的同時,也帶來了對心靈的侵擾,從而產生七情六慾。
悟空看到了這一點,於是痛下棍棒打死他們。豈知只能治表不能治本,從修煉的角度來說,還是在向外去求,因此唐僧不領情。
要想去除這種侵擾,還得在這顆心上下功夫,真正的辦法那就是「定心」,因此菩薩傳授唐僧「定心真言」,也就是要去修那顆心,心正了,外邪自然也就不起作用了。從而做到眼看不喜,耳聽不怒,鼻嗅無愛,舌嚐不思,意見無慾,有身而無憂。作為修煉的人,首先要做的就是管住自己的心。定下心後,心猿便會時時提醒肉眼凡胎的唐僧。比如在第四十三回中,唐僧因聽水響心驚時,悟空說唐僧做不得和尚:「我等出家之人,眼不視色,耳不聽聲,鼻不嗅香,舌不嚐味,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想,如此謂之祛褪六賊。你如今為求經唸唸在意,怕妖魔不肯捨身,要齋吃動舌,喜香甜嗅鼻,聞聲音驚耳,睹事物凝眸,招來這六賊紛紛,怎生得西天見佛?」
無論在哪一門正法修煉中,都是這樣講的,人在世間離不開神佛的看護。(以上圖片來源皆為視頻截圖)
收意馬改狂傲
人說心猿意馬,心猿歸正之後,那麼意馬肯定要收韁,在收伏白龍馬這一回的題目中就有「意馬收韁」之句。但收伏意馬卻頗費了些周折,原因為何?只是因為悟空的傲!
悟空就是傲,他就是來自「傲來國」的。封個弼馬瘟嫌官小,要做齊天大聖,做了齊天大聖,又狂妄地要把玉皇大帝趕走。你看他在如來手掌心中翻觔斗,以為到了天盡頭,留個記號也要寫上「齊天大聖,到此一遊」,傲慢之心,溢於言表。
這種傲實質上是因心中有對神佛的不敬,無論在哪一門正法修煉中,都是這樣講的,人在世間離不開神佛的看護。但人在迷中不知道自己所得到的一切都來自神佛的護佑,反而覺得是自己有本事。人一旦有了驕傲之心,可不只是對某人某事驕傲,而是在他所有的行為中都會體現出傲慢來。
《西遊記》中講,唐僧原是釋迦牟尼佛的第二個徒弟金蟬子,因輕慢佛法被貶下界。金蟬子為何輕慢佛法,那不是他有驕傲之心才導致他輕慢的嗎?最終的結果是被貶下界,從新修行。孫悟空的狂傲最後落的是被壓於五行山下五百年。
在收意馬的過程中,遇到的波折與困難,也就是要去掉唐僧與悟空的自大與傲慢。如果沒有自大之心,那麼遇到這一事件時就會像觀音菩薩講的:「那猴頭專倚自強,哪肯稱讚別人?今番前去,還有歸順的哩。若問時,先提起取經的字來,卻也不用勞心,自然拱伏。」悟空歡喜領教,可見他已知錯。
責任編輯: 輕描淡寫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