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的愛,也是尊重孩子。(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愛之深,責之切
我們常說:「愛之深,責之切」,很多父母往往容易陶醉在這種「給予」的幸福中,殊不知這又進入另一個極端,變成了「替代父母。」甚至剝奪孩子的獨立性,替他決策人生的交友、學習、遊玩等事項,這就是「溺愛」,也就是披著愛的外衣的佔有和控制。記得小時候常聽到隔壁家的伯伯在大聲罵著大哥哥時,總會聽到一句「我是為你好」印象特別深刻,雖然大哥哥不是做什麼壞事,但伯伯卻總是拿這句話當尚方寶劍,就把大哥哥給制住了。
剝奪了孩子的自由及判斷能力
常常大人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去管理孩子,其實最終還是不信任孩子。這在很多方面都體現出來,如從孩子吃飯穿衣,大到孩子選擇職業或是找對象父母都有意見,表面上是為孩子付出很多,實質上剝奪了孩子的自由及判斷能力。
父母的愛和孩子親密,呵護孩子成長
其實父母的愛有兩種最重要的任務,首先是和孩子親密,呵護孩子成長。(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其實父母的愛有兩種最重要的任務,首先是和孩子親密,呵護孩子成長;接下來是和孩子分離,促使孩子長大。這其中就考驗父母的智慧,該愛的時候要多發時間陪伴孩子讓孩子從生活中慢慢的獲得寶貴的經驗,並且給予孩子充分的愛與包容,欣賞孩子各種表現,不管是優秀還是愚笨的。更要做到該放手的時候,就要放手,當然如何拿捏放手的分寸呢?「放手」的原則是,在每一件具體事務面前,不要控制,要引導;不要太有痕跡,盡量無痕;不要懷疑,要相信;不要插手,要接納。
充分的建立了信任感
現在很多父母常常認為給孩子自由就是什麼不管了,放任孩子,孩子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殊不這是極大的錯誤。給孩子自由其實是給孩子選擇、嘗試和犯錯的權利,讓孩子在這其中學到了生活中的經驗。而相對的孩子從父母這獲得充分的愛,並充分的建立了信任感,讓孩子在日後的日子裡遇到各種各樣困難的事或快樂的事情,總會想到與父母分享。
而我們在與孩子相處時,對孩子的愛,也是尊重孩子,我們要清楚和孩子的界限在哪裡,明白哪些是我們該做的,哪些是應該允許孩子自己做的,跟孩子的相處會變得簡單,親子關係就會更融洽。請相信,你管得越少,放手得越多,孩子會越好。
在道德和安全的底線之上,父母應該讓孩子做一切他喜歡做的事,唯有如此,孩子才能成為擁有獨立思想的人,並有能力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之路。一定要意識到,你和孩子是完全獨立的兩個人,你們之間是平等的,不要把孩子看成你的附屬品或下屬,你必須尊重他的自主選擇。
責任編輯: 心如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