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復興帶給中華民族希望(組圖)
第一聖殿復原圖(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談起中華民族的歷史,我們可以驕傲的追溯5000年;世界上另一個古老的民族——猶太民族,其歷史也有3000年。兩個古老的民族,歷史一樣跌宕起伏,但在神的護佑下延續至今。2017年,川普宣佈美國將把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日前,川普再次表示,保護人類對神的信仰。看到猶太民族的復興希望,中華民族的光明或許也正在前方。
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大衛王率領以色列人統一各部落,並定都於耶路撒冷。數十年後,大衛王的兒子所羅門繼位,在耶路撒冷建成了所羅門聖殿。在《希伯來聖經》的記載中,該聖殿是居住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子孫們信仰宗教的第一座聖殿。自此,耶路撒冷一直是猶太教信仰的核心和最神聖城市。
公元前586年,巴比倫人佔領了耶路撒冷,並摧毀了猶太人的第一聖殿。40多年後,波斯帝國滅亡了巴比倫,允許猶太人回到猶太地重建耶路撒冷聖殿,重建後的聖殿被稱為第二聖殿。
後來羅馬大軍攻入了耶路撒冷,第二聖殿於公元70年被毀,只剩下部分牆基,也就是今天人們看到的「西牆」。
2017年5月22日,川普在西墻。(RONEN ZVULUN/AFP/Getty Images)
猶太人被趕走後,耶路撒冷這座城市就開始在不同教派中轉移。一開始羅馬人統治時耶路撒冷變成了基督教中心,羅馬人在那裡建造了聖墓教堂。猶太教和基督教本來就有著藕斷絲連的親緣關係,因此耶路撒冷成為兩教聖地並不特別奇怪。從5世紀開始,猶太人又被允許住在耶路撒冷。
隨著羅馬帝國的潰縮,阿拉伯帝國於638年佔領了耶路撒冷,於是為耶路撒冷帶來了伊斯蘭教。阿拉伯人在這裡建起了圓頂清真寺,並將這裡作為伊斯蘭教的重要地點之一。
阿拉伯帝國後,這片猶太故土又相繼被多個民族統治,包括英國在內。二戰前後,隨著回到故土的猶太人的增加,和阿拉伯人的衝突也在不斷增加。1947年,聯合國決定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一個猶太國(今天的以色列)和一個阿拉伯國(今天的巴勒斯坦)。而有爭議的耶路撒冷則沒被指定給任何一個國家。
1948年以色列建國,猶太人2000多年前失去的獨立從此得到恢復。以色列人一直把耶路撒冷當作自己的首都。因為這片故土譜寫了以色列悠久歷史中的重要部分。
其實當3000多年前,大衛王在耶路撒冷建都,所羅門在該城建聖殿後,耶路撒冷便成為了古代以色列國的政治中心和宗教中心。在猶太人亡國後,耶路撒冷也一直是猶太民族的精神中心和民族身份的象徵。
猶太人無論流散到何處,禮拜時總是面向耶路撒冷。在《希伯來聖經》中,耶路撒冷被提到過700多次。長期以來,耶路撒冷對於猶太人的向心作用,和猶太人對這座城市的迷戀程度是如此之強,以至於無法想像一個沒有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國。
以色列建國後,一直想要收復耶路撒冷。於是在1967年的中東戰爭中,以色列佔領了原先由約旦佔領的東耶路撒冷,自從那時起,整座城市就是在以色列的手中。1980年,以色列立法認定耶路撒冷是該國「永遠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但巴勒斯坦人聲稱東耶路撒冷是其未來國家的首都。耶路撒冷的歸屬一直是兩國衝突的核心。
今天的耶路撒冷,是一個對比強烈的城市,不同文化、宗教和民族同處一城。城市的東西兩部分截然不同,發展水平懸殊。西耶路撒冷是現代以色列的核心地帶。以色列的國會、重要政府部門、國家博物館和大屠殺紀念館都在西區的新城。而東耶路撒冷則以巴勒斯坦人為主。
最特別的地方是面積只有1平方公里,被一圈城牆所圍繞的耶路撒冷老城,分為4個宗教與種族聚居區:猶太區、基督徒區、亞美尼亞區和穆斯林區。猶太教的西牆和聖殿山、穆斯林的圓頂清真寺和阿克薩清真寺,以及基督徒的聖墓教堂和苦路,都位於此。
在1980年以前,包括荷蘭和哥斯大黎加在內的一些國家都曾在該城市設有大使館。但後來為了避免爭議,這些大使館都先後從耶路撒冷搬出去。2017年12月6日,川普總統發表聲明,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並命令將美駐以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
如今,耶路撒冷正在重現榮耀,耶路撒冷的光明,是否預示著不久的將來,北京也將迎來光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