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芳華。(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一)
人生下來就是獨立的個體,沒人會陪伴我們走一輩子,只會陪伴我們走過一段路程,因此人人都會有寂寞的時光。在無人相伴的旅程中,寂寞像是沒有星光的夜空,使空虛的人孤苦,使淺薄的人浮躁,使睿智的人深沉。
莊子說:「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萬物之本也。」在莊子眼中,寂寞是萬物的根本,人只有在寂寞中,才能更好的感受生命,進而認識自己。古來聖賢皆寂寞,每個時代,總有那麼些人,遵從自己的內心,一生在寂寞中思考、做事,直到從容離開的那一天。
寂寞,是一種高處,而高處不勝寒。去過西藏的人,身處雪域高原上,望著橫空出世的山峰和永存不化的冰川,能體驗妙不可言的夢幻,以及那令人敬畏的神秘。身在高處徘徊,才能盡覽極致風景;心在高處寂寞,自然收穫別樣人生。
並非只有走過生命禁區的人生,才是完美;但是一生窩在屋簷下,注定可憐。
(二)
莊子說:「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
寂寞,是一種逍遙。很多時候也是自己的選擇,不想隨波逐流,不羨世間繁華,不媚紅塵喧囂。靜守心中的一方天地,怡然自得,低眉微笑。赤裸裸的來,孤零零的走,人生總是伴隨寂寞,無問西東。
梁實秋讀莊子時說過,寂寞是一種清福。
寂寞,能讓人感受空靈悠閒的境界,「空山夜雨,萬籟無聲」。正所謂「心遠地自偏」,寂寞總能讓我們更享受人生,擺脫世俗干擾,追求內心清淨和精神豐盈。輕裝上路的寂寞,能讓人心無雜念地活著,「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人生際遇,就像四季的風,風過了,我依然是我。
寂寞,是人生最高級的享受。享受寂寞,心中的塵埃才能淨化,靈魂的污濁才能洗滌,良好的心態才能造就。享受寂寞,就是參悟人生。
(三)
莊子說:「物物而不物於物。」
用心役使萬物,而非成為外物的奴隸。享受寂寞,不被外物所役,但也不必讓心走向枯寂。
西晉時期,江南有個人叫夏統。他飽讀詩書,智慧過人,雖然當官的機會很多,但他卻不願做官。有個太尉邀他來任職,夏統謝絕了。
太尉不甘心,調來軍隊和馬車,吹著號角從他面前走過,但夏統對這些豪華顯赫的場面視而不見。太尉又召來一班美女,在夏統面前輕歌曼舞,但夏統依然毫不動搖。
太尉見狀,不理解地說:「天下竟有這種怪人,真是木頭做的人,石頭做的心啊!」
後來就用成語「木人石心」來形容像夏統這樣意志堅定,不為外物所動的人。
或許夏統是刻意表現出無動於衷,拒絕做官。因為如果真的「木人石心」,那就稱不上淡泊,而是心靈枯寂,人生再無樂趣可言。
(四)
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芳華。
耐得住寂寞,內心方能平靜,寵辱不驚,有所作為;耐得住寂寞,才能專注自己的志向,既不怨天尤人,也不妄自菲薄,更不見異思遷,堅持不懈的朝著既定目標前進。
成功之人常常都會經歷一段寂寞的黑暗時光。而這段時光,恰恰也是自我沉澱的關鍵階段。就像黎明前的黑暗,捱過去,天就亮了。
有人問禪師:「鯉魚在沒有躍過龍門的時候做什麼?」
禪師答:「在深潭寒水中修身養性。」
又問:「躍過龍門後又怎樣?」
禪師答:「躍過龍門後,騰飛天上,魚類難以追及。」
又問:「那又怎樣?」
禪師答:「龍行雲布雨,滋潤世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境遇,沉潛時要耐得住寂寞,成就後要兼濟天下。無論是龍是魚,重要的是在什麼環境做什麼事。」
責任編輯: 察方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