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與習近平在阿根廷的峰會(Getty Images圖SAUL LOEB/AFP/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12月8日訊】當地時間12月1日,全球矚目的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及他們的團隊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長達兩個半小時的晚宴會晤,會後沒有聯合聲明,而是各自發表聲明或對外通報。
白宮發布的聲明有一段是這樣說的:
川普(特朗普)總統和習近平主席同意立即開始有關結構性改變的談判。這些結構性改變涉及強制技術轉讓、知識產權保護、非關稅壁壘、網路入侵和網路盜竊、服務業和農業。雙方同意,他們會努力在未來九十天內完成談判。如果雙方在這個期限內未能達成協議,10%的關稅將會被提高至25%。
北京的通報,竟然完全沒有提及三個月期限以及結構性改變這些「細節」。而這些「細節」絕非細節,正是最要命之處。北京如何能進行美國所要求的這種「結構性改變」,並要在九十天內完成談判?而且大約本月12日至15日中國談判代表團就要前往華盛頓執行談判任務。國際上一般分析認為,北京沒有對外通報這些「細節」不排除為另一手準備的「拖字訣」,以九十天獲得暫時的喘息,但不會改變兩個大國日益走向衝突的態勢。
以上是對北京的一種猜測。不管怎樣,這次川習會談,川普在他的「鷹派」團隊協助下很強硬,在「善變」中不失他內在的原則,取得了習近平很大的讓步,他們定名為「習近平承諾」並高興地廣而告之。北京該清楚了,川普完全不像他當選前中共某些人把他看作只重商業利益的政治素人的判斷。那真是一廂情願的戰略性誤判——這個美國總統兩年來種種表現,很讓中共領導人頭痛。如他在今年9月25日第七十三屆聯合國大會發表的演講中,就毫不客氣地指出:「基本上在每一個試圖實行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的地方,都產生了痛苦、腐敗和衰退。社會主義對權力的欲求導致擴張、侵入和壓迫。」為此,他呼籲:「世界所有國家都應當抵制社會主義,及其給每個人帶來的痛楚。」這是1991年「冷戰」結束後二十七年來一個美國總統第一次向社會主義公開宣戰。
但如深入探究一下,問題關鍵並非川普本人究竟要幹什麼,他不過適逢其時,當了美國總統,成了聚焦人物,也成了這幾年在美國形成的一種態勢潮流的代表。總之,經過這兩年各種變故較量,中美關係已經不是過去三十多年的樣子了。其實雙方都心知肚明,當前美中貿易戰不只是貿易摩擦,其發生有著深遠的政治背景和歷史淵源,特別是近年來的意識形態誘導,使美中關係由「建設性戰略夥伴」轉變為「戰略競爭」,中國成了美國的頭號敵人。國際戰略家幾乎一致認為,中美之間的衝突更多的是兩個不同社會政治制度的理念的衝突,衝突是總體性的,已經壓抑多時,現在要爆發了,主要表現在發展方向、意識形態、價值理念、自由民主與專制獨裁等方面。
首先,發展方向的衝突。蘇聯垮臺之後,美國認為中國將不可避免地成為「自由國家」。帶著這份樂觀,美國在21世紀前夕向中國敞開大門,將中國納入世貿組織。但是這個希望落空了。「厲害了我的國」的意識膨脹起來的過程中,美國對中國已初步完成了從戰略猶疑向政策調整的質變。
其次,意識形態的衝突。美國過去主流觀點認為中國不會挑戰美國的意識形態,但是現在他們認為,中國目前的意識形態回到毛時代的模式上去了;中共反對並全面挑戰美國的三個價值觀,即民主政體、自由市場和國際和平;它高調推廣的意識形態是懷疑人權的普世性、懷疑自由民主、強調自己的管理方式的優越性,以及一套中國特式的但又認為放之四海皆准的價值觀。
第三,進而就引起價值理念的衝突。美國倡導「自由」、「平等」、「民主」、「法治」、「人權」的價值觀,稱之為「普世價值」。儘管這些基本理念都寫入了中國憲法,甚至被歸納組成中國「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但現實生活中,美國認為都很難得到中共實行。
第四,「自由民主」與「專制獨裁」的衝突。這是美國與中國價值理念衝突的核心與焦點。現在,不但共和黨、民主黨雙方取得共識,就連原來親共的一大批美國學者也改變了立場,認為中共對內鎮壓對外擴張是其難以改變的本性,認識到它不僅不放棄一黨專政,還要輸出中國模式,改寫戰後國際規則,因而對美國造成迫在眉睫的威脅。
這四個方面,的確深刻地凸現中美之間兩個不同社會政治制度的理念的總體性的衝突,這是擺在這兩個國家甚至是擺在全世界面前的一個極其嚴重並非常可怕的大問題。
記得,今年6月17日,中國官方通訊社新華社發表重要文章《以戰止戰,不得不為》。此文代表中共官方高調表態,宣稱:強硬反擊、以戰止戰是對付好戰者的最好選擇。如果美方繼續恣意任性而為,損害兩國人民的長遠利益,中方必將繼續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經過幾輪交手,美方應該認識到,中國對美方承諾的不確定性、對兩國經貿摩擦的長期性已做好充分準備。其豪言壯語,驚天地泣鬼神,曾讓許多被民族主義充分激發的中國人熱血沸騰,摩拳擦掌,蠢蠢欲動。現在,不知中共決策者內心,是否都還堅持「強硬反擊、以戰止戰」的雄心壯志?
也記得習近平主席曾經深情表白說:「我們有一千個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好,沒有一條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壞。」也許此表白當時是真情流露,但它具有長期有效性嗎?關鍵的是,此表白現在大有可能已經不過又是一廂情願而且絕對不被對方「誤判」了。
附註:在美方一再提及以及中國國內外各種質問壓力下,中國商務部12月5日在發布會中,首次提到了「90天期限」這個概念。以後如何動作,當是未來一段時間全世界所關注的大事。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