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闡明義,使人民瞭解義與利的關係,所以人民不會犯罪。(繪圖:志清/看中國)
義與利之間有何關係?義與利應如何取捨?孰重孰輕?
義與利,千古以來,許多人都討論、闡述過這個話題。聖哲先賢們為後人留下了無數的警示、箴言、參考。
本文為讀者介紹的是西漢大儒、思想家董仲舒對此的論述。董仲舒提出:「義以養其心。心不得義,不能樂。」「體莫貴於心,故養莫重於義!」「人有義者,雖貧能自樂也;而大無義者,雖富莫能自存。」
以下是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的詳細敘述。
天地產生人,使人生有義和利。利用來養身體,義用來養精神。精神得不到義的涵養,就不會快樂;身體得不到利的滋養,就不會安適。義,是涵養精神的;利,是滋養身體的。
身體沒有精神那麼貴重,因此用來養生的東西沒有比義更重要的了。由此可知,義涵養人的精神比利滋養人的身體重要多了。
怎麼知道這一點呢?現在有些人思想言行合於義,但沒擁有什麼利,這樣儘管貧窮低賤,卻還能為自己的行為感到光榮,潔身自好,樂在其中,像原憲、曾參和閔損就是這類人。有些人擁有許多利,可是缺乏義,這樣儘管富裕尊貴,但所遭受的羞辱大,怨惡深,禍害重,不是即刻死於犯罪,就是不久遭受禍害,終身不能得到快樂,那些受誅戮而早死的就是這一類人。有義的人,儘管貧窮,仍能自得其樂;而沒有義的人,儘管富裕卻不能活下去。我根據這一點而證實義養人比財、利更為重要。
一般人不知道這個道理,常常倒行逆施,忘記義而為利犧牲,違背義而走向邪道,不僅傷害了自身,還使自己家庭遭受禍害。這不是因為他替自己謀利不盡心竭力,就是因為他的智慧不夠明達。
如果有人拿著大棗和錢幣給嬰兒看,嬰兒必定去拿大棗而不拿錢幣;如果拿著一斤黃金和價值千萬的珠寶給野人看,野人必定拿黃金而不拿珠寶。所以一般人對於事物,小的容易瞭解,大的難於看出。現如今利對人的關係小,義對人的關係大,難怪人民都趨向利而不趨向義。這一點本來就是一般人所不瞭解的。
聖人闡明義,使人民瞭解義與利的關係,所以人民不會犯罪。《詩經》說:「示我顯德行」就是這個意思。古代聖王用顯明的德行昭示人民,人民快樂而歌頌,就作了這首詩,心裡誠悅而受感化,就形成了風俗。所以不用命令他們做好事而他們自己會做好事,不用禁止他們去犯法而他們自動不會犯法。他們遵從上面執政者的意志,不待人去驅使,他們就自然而然這樣做。
所以說:聖人能夠感動天地、變化四時,沒有別的緣故,因為他曉得大義,所以能夠感動;能夠感動,所以能夠變化;能夠變化,所以教化普及;教化普及,所以人民不犯法;人民不犯法,所以不必使用刑法;不用使用刑法,就是堯、舜的功德。這是天下大治的道理,是古代聖王傳授下來的。所以孔子說:「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大意:誰能外出不經過門口,沒有人會不依從這個道理!)
現在不把顯明的德行昭示人民,人民不瞭解義而不能明達,被道理迷惑而不能解脫,因此若想用嚴刑酷法來糾正他們,這只是殘害上天所生的人民,而使君主的德行淺薄,這在情勢上是行不通的。
孔子說:「國有道,雖加刑,無刑也;國無道,雖殺之,不可勝也。」(大意:國家政治清明,即使施行刑法,卻沒有可以處罰的人;國家政治不清明,儘管要殺戮人民,卻殺也殺不盡。)他所說的政治清明與不清明,就是指用顯明的德行昭示和不昭示人民罷了。
(參考文獻: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
注:原憲,字子思,孔子弟子,孔門七十二賢之一。原憲出身貧寒,性情正直,一生安貧樂道,不肯與世俗合流。孔子去世後,原憲隱居衛國草澤中,粗茶淡飯,生活極為清苦;曾參,字子輿,世稱「曾子」,有宗聖之稱。是中國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曾參以孝著稱,相傳其參與編制了《論語》,著寫了《大學》、《孝經》等;閔損,字子騫,孔子弟子,孔門十哲之一,以德行修養而著稱。閔子也以孝聞名,為二十四孝之一;原憲、曾參和閔損,都是孔子弟子中的貧賤者。)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詳細敘述利與義的關係。(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附古文原文以供讀者參考:
天之生人也,使人生義與利。利以養其體,義以養其心。心不得義,不能樂;體不得利,不能安。義者,心之養也;利者,體之養也。體莫貴於心,故養莫重於義。義之養生人大於利。奚以知之?今人大有義而甚無利,雖貧與賤,尚榮其行以自好,而樂生,原憲、曾、閔之屬是也。人甚有利而大無義,雖甚富,則羞辱大惡,惡深,禍患重,非立死其罪者,即旋傷殃憂爾,莫能以樂生而終其身,刑戮夭折之民是也。夫人有義者,雖貧能自樂也;而大無義者,雖富莫能自存。吾以此實義之養生人,大於利而厚於財也。民不能知,而常反之,皆忘義而殉利,去理而走邪,以賊其身,而禍其家。此非其自為計不忠也,則其知之所不能明也。今握棗與錯金,以示嬰兒,嬰兒必取棗而不取金也。握一斤金與千萬之珠,以示野人,野人必取金而不取珠也。故物之於人,小者易知也,其於大者難見也。今利之於人小,而義之於人大者,無怪民之皆趨利而不趨義也,固其所闇也。聖人事明義以照耀其所闇,故民不陷。《詩》云:「示我顯德行。」此之謂也。先王顯德以示民,民樂而歌之以為詩,說而化之以為欲。故不令而自行,不禁而自止,從上之意,不待使之,若自然矣。故曰:聖人天地動、四時化者,非有他也,其見義大,故能動,動故能化,化故能大行,化大行故法不犯,法不犯故刑不用,刑不用則堯、舜之功德。此大治之道也,先聖傳授而複也。故孔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今不示顯德行,民闇於義,不能炤;迷於道不能解,固欲大嚴憯以必正之,直殘賊天民,而薄主德耳,其勢不行。仲尼曰:「國有道,雖加刑,無刑也。國無道,雖殺之,不可勝也。」其所謂有道、無道者,示之以顯德行與不示爾。
(源自:《春秋繁露》)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