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鶴歷來被認為是習近平的頭號經濟智囊。(圖片來源:STR/AFP/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9月19日訊】(看中國記者林中宇綜合報導)中國經濟界近期突然出現極左放風,繼吳小平文章〈私營經濟應逐漸離場〉在大陸引起熱議之後,國際政法研究院院長陳中華又發表一篇文章,提出「消滅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是所謂「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不過,由習近平親信、現任副總理劉鶴主導的中國經濟50人論壇,罕見出現炮轟「國進民退」相關問題的大尺度發言,而劉鶴自己卻悄然離場,內情引人猜測。
北京經濟50人論壇對文革派「火力全開」 主導者劉鶴悄然離場
9月16日,中國經濟50人論壇在北京召開。劉鶴、中共央行行長易綱、經濟學家吳敬璉、林毅夫,退居二線的中共高官樓繼偉、楊偉民等人均出席論壇。與會人士大談當前經濟、私有制存亡等熱門議題。
據一份流出的論壇講話文件顯示,會議由中共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樊綱主持。在吳敬璉、樓繼偉先後出場演講後,樊綱稱,「劉鶴副總理走了,問不說點什麼。劉鶴說悄悄地走。」
在劉鶴走後,參會者可謂「火力全開」,一位知情人士稱,此次經濟50人論壇,官學兩屆最有頭面的人都參會,「發言尺度簡直讓人懷疑這個會是不是在北京開的。」
其中,經濟學家吳敬璉狠批政府大搞投資拉動增長,認為這種「翹翹板」式的經濟運行模式,是造成高槓桿的原因,容易導致系統性風險。
樓繼偉則指出,當局用行政手段「去槓桿」,是計畫經濟,非改革。卸任中共財長的樓繼偉現在是全國社保基金理事長,他表示,針對「產能過剩、庫存高起、槓桿偏高、成本過高、短板突出」等結構性問題,當局靠定目標、下任務的行政手段來推動,屬於計畫經濟,而真正的改革做法不多。
中共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李揚怒懟「國進民退」。針對金融人士吳小平日前提出的「私營經濟離場」論,李揚表示,現在民企生存艱難,已到了不並入國企活不下去的地步。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在評價「國企混改」時直言,「混改時國企要手下留情,千萬別把民企都改沒了。」
姚洋質疑,「國企混改」到底是誰混誰?如果搞混改的目的是讓國企去把民營企業給吃掉,特別是在民企最困難的時候,那國企就是趁虛而入。
國研中心黨組書記、副主任馬建堂則批評,吳小平的「私有經濟退場論」,「觀點糊塗」、「認識錯亂」。
四通控股董事長段永基批評當局「老把民營企業當忠義救國軍,就給番號,既不給糧草,也不給彈藥」。從他接觸的民營企業來看,「目前的感覺是形勢日趨嚴重、信心大減」。
中共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則建議,減少政府機構,取消所有制分類。他提出,當局應從簡政放權到減政,減權,減稅,減費,減少行政層級;對國企、民企、外企要一視同仁。
中共央行前副行長、國家外管局前局長吳曉靈稱,全面進入法治軌道,才能有效防止貪腐,避免中國陷入「黃宗羲定律」。黃宗羲定律是指,每次稅費改革後,農民負擔在下降一段時間後,又漲到一個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認為,雙軌制漸進改革,容易導致腐敗和貧富差距拉大,應該推進市場化、法制化。
天則經濟研究所所長盛洪則警告,中國的宏觀稅賦,已經高到了可能會使中國經濟走向崩潰的邊緣。中國的企業利潤邊際已被減沒了,甚至是負數了,這個數字是從2012年開始就是這樣了。
據瞭解,經濟50人論壇由劉鶴所主導創立,成立於1998年,由一群經濟學家組成。定位為非官方、公益性學術組織,每年舉辦三、四次研討會,講話內容以內部刊物的方式上報中央高層參考。因有習近平親信劉鶴的支持,故該論壇被海內外公認為中共高層經濟決策的「智庫」。
評論人士李怡9月18日在香港《蘋果日報》撰文表示,據傳是習近平親信的劉鶴,召開這樣的研討會,發表這些與極左回潮相牴觸的講話,是「引蛇出洞」呢,還是頂不住極左壓力,找人幫腔?
文章認為這一次論壇顯示,在經濟層面上,自由派對抗文革派的惡鬥表面化了。
經濟界文革派放風私營經濟退場引發恐慌 北京到底想幹啥?
中國財經專欄作家吳小平9月11日突然發表了題為「私營經濟初步完成階段重任」的文章,立即引發中國「政治、經濟同步倒退」的激烈爭議。
吳小平這篇文章指出,在中國的改革開放歷史進程中,私營經濟「已經初步完成了協助公有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大階段性歷史重任」。下一步,私營經濟「不宜繼續盲目擴大」。且一種「全新形態、更加集中、更加團結、更加規模化」的「公私混合制經濟」,將可能在所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的新發展中,呈現越來越大的比重。
這篇文章發表後,立刻引起中國網民及海外華人的議論。事實上,自中國富豪馬雲宣布明年退休的消息傳出後,中國網路便出現「不退場就沒好下場」、「金盆不洗手、法國牆上走(指海航董事長王健在法國墜牆身亡)的順口溜,直指馬雲是」看破了「、才趕忙退休的說法。
有意思的是,官方媒體迅速加入反駁吳小平之列。
中共國務院主辦的《經濟日報》發文《高度警惕「私營經濟離場論」這種蠱惑人心的奇葩論調》駁斥其觀點,隨後,《人民日報》轉發此篇文章。
《經濟日報》還批其無疑是逆改革開放潮流而動、企圖開歷史倒車的危險想法。若不是為了一己之私謀求網路轟動效應和流量收益,便是另有企圖、別有用心了。
13日晚間,《人民日報》評論微信號頭條發表題為「人民日報評私營經濟:只會壯大,不會離場」的署名文章。強調稱,進入新時代,中國的民營經濟只會壯大、不會離場,只會越來越好、不會越來越差。
文章呼籲企業家群體應該不為流言所動,相信國家政策的穩定性,踏踏實實把民營經濟辦得更好。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微信公眾號「長安劍」13日更發表題為「私營經濟離場?誰開歷史倒車,誰就是與人民和國家為敵!」的文章。
中央社認為,官方媒體相繼發文予以駁斥,是為了穩定市場信心。
不過也有分析認為,吳小平論點被抨擊可能是因為過早透露了官方目的。
美國之音9月13日報導援引現居美國加州的前上海民營企業家袁建斌對此表示,中國官媒看似堅定的反駁立場,這很可能是欲蓋彌彰。
袁建斌說,「他(吳小平)可能是因為過早泄露了官方的真正目的。(官方的駁斥)並不是因為他的理論,而是這個話題觸動了最高層敏感的神經,因為他們的確是要這麼去做。」
時評人士古玉文在海外撰文認為,國進民退,斬殺民企不是空穴來風。御用輿論界消滅私有制的看似開歷史倒車的「胡言亂語」,其實是「保皇派」心領神會般的提前吹風與捧場。腰斬民企突顯貿易戰下中共混亂的困獸思維。
時評人士文昭則認為,目前社會能被這種論調所帶動是因為它切中了人們的焦慮、符合了預期。從反腐運動開始以來,大批商人鋃鐺入獄,財產被沒收;有商人在監獄中離奇死亡——如徐明、有人在別處突發意外——如王健,權力的洗牌本身就給商界製造了極大的不安全感。這個情況是權力鬥爭的副產品。
文昭並不認為中共有系統性的政策,以刑事案入罪的方式,來沒收企業家的財產。但會有一個體制性的原因在威脅著中國的私營企業家整體,那就是中共政府的財政狀況,如果說中共又動了私有化國企念想,一個現實的動機就是由於財政走向匱乏,黨和政府錢越來越不夠花,對私營企業下手殺豬的動機也會越來越強,這個趨勢確實是現實的。
文昭認為當前還不會有大規模的私企國有化行動,是因為當局要平衡就業和吸引外資兩個問題,民營經濟畢竟提供了大部分就業,而且大規模地「殺豬拔毛」也會外商嚇跑。
他認為今後一段時間國有化私營經濟的方式主要是兩種:一種是逐步擴大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範圍,國企向某些私營企業定向增發股票,拉他們入股,就是讓他們從資金上支持國企。增發的股份定價權在國企、你不買不行、討價還價不行、不當股東也不行;當了股東也是小股東。
另一種方式就是組建壟斷性的合營公司。政府的代理人做大股東,把私營企業在技術和市場上已經成熟的業務強行拿過來,給你折算個較少的股份,置入這個壟斷性公司的框架之下。本來這個市場你這個私營公司自己可以打下來,但就讓你當個小股東,你還照樣去打拼,去負責賺錢,但賺的錢給大股東政府用。
時評人士胡平也表示,鑒於毛時代的慘痛教訓,現今的中共當局深知私有經濟最富活力,它還需要私有經濟發揮積極性,因此並不打算過河拆橋,卸磨殺驢,但由於私營企業的私人性,不在當局直接掌控之內,又讓當局感到不放心,因此它要給私企塞進一個坐探,套上一個緊箍咒。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