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企業如何去激勵它的員工和團隊?(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18年7月30日訊】一家企業如何去激勵它的員工和團隊,是在激勵研發還是在激勵銷售,是激勵那些和用戶利益一致的行為,還是在不知不覺中激勵著那些傷害用戶的行為。
上次我們談到,很多行業都抓到有人造假,從經濟的角度來看,造假多發生於成熟的競爭性行業當中。這裡面兩個關鍵詞競爭性、成熟性。
競爭性意味著所有人都是價格接受者,沒有定價權,那麼想要利潤,就有人打成本的主意。而成熟性,意味著行業有巨頭,行業巨頭往往都因為規模效應有極低的單位成本。在這種情況下,你怎麼跟他競爭,在市場無形的手驅使之下,競爭不過,就有人鋌而走險的造假,因為造假成本最低,利潤誘惑最大。
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制定正確的激勵機制來改變行為。激勵機制並不是什麼股權激勵啊,多發工資啊,激勵既可以用胡羅卜,也可以用大棒,可以用誘惑,也可以用恐懼,關鍵在於,激勵什麼,得到什麼。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企業所激勵的行為,是不是和用戶利益相一致。
舉幾個正確使用激勵機制的例子:美國聯邦快遞,曾經發現他們的夜班快遞服務,效率總是上不去。調查組找了很多原因,是不是晚上的飛機視野不行啊?可是飛機都已經安裝了最先進的導航和雷達系統啊;那是不是地面的裝卸工待遇沒給夠啊,那麼給漲工資!結果發現效率還是上不去。
最後才終於發現,是激勵機制制定錯了,夜班工人的工資是按照小時數結算的,那麼大家多做一小時,多賺一小時的錢,誰願意提高效率,於是聯邦快遞改變了激勵機制,改為按照班次來結錢,這樣,你能效率更高的做完這個班次,就能拿錢回家,如果工錢一樣,誰不願意早點回家呢。
這個案例,表面看漲工資是很好的激勵啊,用物質回報在激勵人工作,但是由於它按小時結算,因此這種激勵機制本質上是在激勵拖延,而改變激勵機制,按班次來結算,這才是在激勵效率。
再舉一個相反的案例:地產和工程類生意,這種生意也是需要很注重效率的,週轉率越高,生意回報會越大。因此,很多企業在制定激勵機制的時候,會拚命的壓縮工期。
因為這類生意基本都是重資本生意,都需要投大筆的錢下去,而資本基本通過舉債或者融資,資金成本很高,因此,短一天的工期,就省出一天的資本的利息,利潤表中每少一塊錢財務費用,就多一塊錢股東利潤。
因此,這種生意在制定激勵機制的時候,就會給項目部門承諾,如果在很短的時間內如果能完工,團隊就能拿到一大筆獎金。聽起來好像沒毛病,和上面聯邦快遞的案例也挺像,好像是個不錯的激勵機制。
但這麼做,可能是有隱患的,如果工程生意,拚命搶時間,如果制定的激勵期限甚至低於正常的施工週期,還要用高額獎金來獎勵,那麼這種激勵就不是在激勵效率,而是在激勵豆腐渣工程。
激勵機制最為重要的判斷標準,是看激勵機制是否和用戶利益、用戶價值相一致。第一個案例中,聯邦快遞,通過制定正確的激勵機制,鼓勵運輸效率提高,而客戶的訴求,也是希望能更快的收到快遞,因此二者的利益是一致的,這就是正確的激勵機制。
但是對於房子和工程來講,用戶利益是希望得到安全、可靠、放心的項目,而不是時間,因此,第二個案例中的過於強調效率的激勵機制對企業有利,但是它和用戶價值不一致,在長期來看,這就有可能存在後患。
最後總結一下,投資就是看企業,企業未來會做什麼,並不在全員大會的誓詞中,而在激勵機制的細節裡。是激勵機制在影響著人的潛意識和企業的行為。
一家企業如何去激勵它的員工和團隊,是在激勵研發還是在激勵銷售,是激勵那些和用戶利益一致的行為,還是在不知不覺中激勵著那些傷害用戶的行為。激勵什麼,得到什麼,這可能是穿透報表和數據背後,能得到的最重要的啟示。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