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孟母為何為兒子搬了三次家?(圖)

 2018-07-23 13:3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孟母為何為兒子搬了三次家?
孟子的母親為了孟子不知道費了多少苦心,「孟母三遷」即是她著名的事蹟。(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有一個人,比孔子出生晚一百多年,後世因為他的言行作為僅次於孔子,人們總把他和孔子放在一起,有「孔孟之道」之法,將他稱為「亞聖」。他就是孟子

今天要說的是孟子的媽媽的故事,孟子的媽媽很著名,因為「孟母三遷」,把孟子教育成了一代博古通今的聖賢。《列女傳》:孟軻之母,為教其子,三遷其居,卒使孟軻成大儒之名。她的三遷之教是什麼呢?孟母在孟子小的時候,很注重孟子的幼年教育,注意到孩子因為不良環境的影響,讓幼年的孟子行為上有了偏差為止,為此她搬了三次家,直到滿意為止。

三遷之教

中國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孟子,名軻,字子輿,出生於山東鄒城。孟子三歲時喪父,由母親撫養長大。

孟子小的時候,模仿性很強。所以當孟子在還沒成年以前,他的母親為了他,不僅要管家,還要管本來由父親管的教育問題,孟母不知費了多少苦心。

他們的住宅,附近有一塊墓地,送葬的隊伍經常哭哭啼啼從家門口經過,孟子由於經常接觸的關係,於是閒來無事,孟子就和鄰居的孩子一起模仿大人,你跪我拜,我哭他哀,辦理喪事的那套把戲。媽媽一看不行,這樣不利於他讀書,就遷居到市集屠宰場住了。

可是市集屠宰場,也不行,他家處於鬧市中,孟子又和鄰居的孩子們玩起了另一套東西:作生意。作生意那套本領是:殺豬聲、叫賣聲,以笑靨迎人。看著孟子打躬作揖,招徠顧客的模樣,孟母又決定遷居了,搬到學宮附近。

孟母覺得前兩個地方,都很難集中心思讀書,這次便搬遷到學宮旁邊居住了。孟子還是一樣,看到什麼學什麼。他看到每月初一、十五,官員進入文廟,行禮跪拜、揖讓進退,他也學起來了,孟母看看了,心理很高興,想:「這才是我兒子居住的最理想的好地方。」就不再搬家在這裡定居下來了。

斷機杼

一天,孟子沒到下課時間,逃學回家了。孟母正在織布,她非常生氣,就拿起剪刀,把織布機上正在編織的布割斷了,以此對孟子說了求學的道理:「讀書和織布一樣,要一線一線的織上去,才能織成一尺、一丈、才是有用的布。你讀書也是這樣,要努力用功,經過長時間的日積月累,才能有所成就。像你這樣不用功,就像這被割的布一樣,沒有用了,要學西又要從來。何時能夠成就大業呢?」

孟子後來終於成為一代飽學高德的大儒,「孟子生有淑質,幼被慈母三遷之教。」他母親的故事,便被編入三字經,叫「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