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是一個快速讓你取得別人累積知識的一種方式,但是不會是全部的方式。(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現代中文裡,「讀書」一詞幾乎成了學業、考試、成績的代名詞,比方說:「不「讀書」以後就沒出息!「、」不認真「讀書」找不到好工作!「、」有時間不快去「讀書」?還在看閒書(打電動)(看電視)!
讀書這種事情,我認為應該是一種興趣,就像有人喜歡打球、運動、藝術一樣,只是一種嗜好。不應該為了某種特殊目的而去「大量閱讀」,即便是為了考試或工作,也是如此。或許你可以為了興趣而「大量閱讀」,但是記得適可而止,因為人生的學問,很多時候不在書本,而在人情。
英文中說孩子不愛「讀書」時,不會說這個孩子不愛reading,不愛study,而是說,這個孩子沒有那麼「academic」!翻譯起來是:「這孩子沒那麼學術」,或是,「這孩子對做學問不感到有興趣。」
不喜歡做學問≠不喜歡吸收知識。
不喜歡學術≠不喜歡閱讀。
學業表現不好≠不聰明、沒出息、不上進。
澳洲很多學徒制、技職學校出來,在傳統亞洲社會的眼光看來那些就是「不愛讀書、不會讀書才去做工」的「勞工」,在工作休息時間、通勤時間、平日休閒時經常捧著書在看。更有趣的是,3C已經成為生活和社交最重要的一部分的青少年,即便不見得考高分,對學校課業可能也興趣缺缺,但包包裡總隨身攜帶著書,看見互相在讀的書,一群孩子經常就這樣熱熱烈烈的討論起來了!這些大人、這些孩子,能說他們「不愛讀書」嗎?不聰明嗎?不上進嗎?
我們忽略了一件事,所謂的「閱讀能力」究竟是什麼?是能夠「讀」的能力?--字彙、語言、結構能力。
是「讀」出弦外之音的能力?—聯想、認知、組織能力。
是「想讀」的能力?--求知慾、專注力、
是「讀懂」的能力?--分析理解、融會貫通、舉一反三,於生活中落實所習所學的能力。
是「喜歡讀」的能力?--擁有所有能「讀」的能力,並且熱愛閱讀愛文字的能力。
還是只是會答題考試的能力?
我們真正在乎、真正需要的,是哪種能力?
我們都希望能出類拔萃!讀書是好的,要求孩子讀書也沒有錯,會領略讀書的好處和樂趣,但在那一天到來之前,我們可得小心掌穩舵頭,不要偏失了方向,打落了「讀書」的熱情,甚至逼上絕路!
不過,關於這一點,其實我沒有意見,我不知道「大量閱讀」這件事,對你的意義何在,實在無法作答。這麼說好了,讀書這種事情,我認為應該是一種興趣,就像有人喜歡打球、喜歡運動、喜歡藝術一樣,只是一種嗜好而已。你不應該為了某種特殊目的而去「大量閱讀」,即便是為了考試或工作,也是如此。所有的事情過量,都會有礙健康,因為你一天就只有二十四小時而已。
所以,你應該已經知道我的答案了,或許你可以為了興趣而「大量閱讀」,但是記得適可而止,因為人生的學問,很多時候不在書本,而在人情。我倒是有一些觀點可以提供你參考。
1、不要把閱讀當作神聖的使命。讀書是好事,但也不過就是像運動一樣的好事而已,沒有特殊性可言。書中自有黃金屋,是騙你的,書中只會有紙牌屋。
2、不要在車上看書,否則你的眼鏡度數會加深,唯一感謝你的只有眼科醫師的業績。在車上,你可以看看後面的小情侶、窗外的風景、前面的老夫婦,因為書一直會在那裡,但是人與物,隨時都會不見。
3、看書是一個快速讓你取得別人累積知識的一種方式,但是不會是全部的方式。你想要累積知識,跟專家請教、跟朋友聊天、看看這個世界,都可以讓你取得書上沒有的知識。
4、就像是其他事情一樣,閱讀就是一件稀鬆平常的活動,沒興趣不要勉強,有些人對於文字的體驗就是沒興趣,超過一百字就會有障礙,但他們仍然是好人。
5、大量閱讀,如果是自己的興趣,那就去做吧!但不需要把讀書變成壓力,強迫自己一年一定要念多少本書,這不會讓你更有氣質,你可能根本沒看懂作者想要跟你說什麼。
6、雖然你假設我已經有「大量閱讀」的習慣,但是很抱歉,我讓你失望了。其實我看臉書比看書的時間要多很多,這是工作的一部分。我是個簡單的俗人,就是有一點點閱讀的習慣而已,就像我現在會保持運動的習慣一樣,而且我只挑我有興趣的書籍看,絕對不會想要自討苦吃。
7、無論如何都會騰出時間來閱讀?為什麼要這麼做?你不覺得人生有很多重要的事等待你去完成嗎?相信我,如果你喜歡看某些書,廢寢忘食都會看完,不需要騰出時間。不信的話,你可以打開金庸的小說,哪裡需要騰出時間?
8、買書是必要的,原因不只是為了要看而已,還為了支持出版業與作者。現在出版業不容易,你如果希望二十年後不會只有電子書,請多支持紙本。當然,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看完是比較好的。
9、世界上有許多人,目不識丁但仍然知書達禮;當然也有相反的情況,學富五車卻仍然為非作歹。所以,不要把閱讀當作提升自己的唯一手段,特別是自己的氣質與道德。
10、人情,其實是最好的文章,你開始讀了嗎?
責任編輯: 伊娃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