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收入者可避稅 工薪層只能老實繳稅?
原文標題:尷尬的個稅!無論怎麼調整都會挨罵?
個稅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每年3月固定討論一次,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圖片來源:Pixabay)
【看中國2018年6月10日訊】個稅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每年3月固定討論一次,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今年由於明星對罵,於是增加了一次輿論討論,讓大家又把這個話題翻出來了,這也令有些部門很難堪,因為這似乎根本就是個無解的話題,怎麼做都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甚至連讓大多數人滿意都做不到。
個稅已經淪為工資稅,這已經是共識,沒人懷疑,窮人不用交個稅,每月3500以內的收入肯定是生活在貧困之中。而富人也不用交個稅,他們通過公司行為,用進項抵扣,把財富都留在了企業,企業雖然也叫所得稅,但比個稅要低的多。所以最後躲不開避不開的只有領工資的這些人,大家沒有選擇,因為個稅的徵繳原則是誰付錢,誰負責交稅,都是代扣代繳,直接從源頭就給你扣除掉了。
如果月入1萬,納稅745元,月入2萬,納稅3120元,月入3萬,納稅5620元,月入4萬納稅8195元。收入越高納稅越多。到月入10萬的時候基本要交30%的個稅。所以正是這些在城市裡打工的白領們,撐起了個稅的收入。有調查現實,月均收入在8000∼38500元的人佔工薪人群的比例為8.4%,但卻貢獻了58%的工資個稅。所以從數據上來說,個稅就是工資稅。
2017年個稅收入達到了1.2萬億,佔全國財政收入6%左右,這個錢對國家來說並不是太多,但卻讓大家感覺負擔很重,有很多經濟學家都表態,個稅的目的不在於收入,而在於調節收入,那麼我們來看看,個稅能不能起到調節收入的作用呢?顯然也是不能的,現在社會上流行一個數字,是原財科所所長賈康提供的,他2015年的時候說只有2800萬人繳納個稅,這個總人數不到2%,老實說我嚴重懷疑這個數字,應該不至於這麼少,2015年個稅收入怎麼也差不多8000億了,除以2800萬人,相當於每人一個月要交2300元個稅,也就是說有相當比例的人收入都在2萬元以上。
但這其實也從側面說明瞭一個問題,那就是真的只有很少很少的人在交個稅,所以如果一定要說有調節作用,也就是調節這些人的收入。把這些交個稅的人視為富,個稅的目的就是劫掉這些富,來濟貧。那麼問題來了,這些人很富嗎?生活在大城市月入3500元以上的能叫富嗎?
有人說要提高個稅起征點,那麼提高到多高呢?提高到多少能叫做富呢?月入1萬叫富,還是月入2萬叫富?現在你月入3萬,也頂多算個中產,如果有房貸要還,基本就回到赤貧了。況且如果你把個稅起征點調高到1萬,那就真沒有多少人去交個稅了,2017年四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3元,所謂可支配收入,就是你扣除一切亂七八糟拿到手裡的錢,大家看看人均也就3000塊。
而即使按照其它演算法,比如某某招聘網站的發布的信息,即使全國最高的北京,白領月平均薪酬也只有9791元,這是稅前的收入,如果按照稅後計算,拿到手也就7300元左右。還有的人是一個月賺3萬,看起來高薪,但他要養一大家子4口人,所以也基本算不上富人。
所以綜合來看,現在個稅都無比尷尬,調節收入的作用基本沒有,絕大部分都是來自於工薪階層的貢獻,即使3500這麼低的起征點,也只有1.2萬億收入,如果真要加到8000到1萬,估計交個稅的人下降三分之二,個稅收入會下降一半,所以繳個稅的人就更少了,調節收入的作用也就更小了。
綜合來看,個稅起征點是個非常麻煩的話題,不調對不起民意,調了大家仍然很不滿意,如果免除個稅似乎也不行,幾條路都不通,所以只能拖著,進口車關稅都降了,但個稅仍然沒有任何消息。現在真是左右為難。既然怎麼都挨罵,那就先拖著,好歹還能多收點錢,估計最後扛不住了,起征點也就調整到5000-8000,然後接著每年討論,永不停止。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