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到底怎麼了?債務違約連續爆雷(視頻)
原文標題:連續債務違約暴雷!如何才能避免傷害!


經濟到底是怎麼了,是什麼造成了最近債務問題頻發呢?(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5月14日訊】最近半年,A股上市公司包括四川煤炭,丹東港,中城建,富貴鳥,盾安集團等等企業都爆發了債務違約問題,而且動輒就是上百億,甚至幾百億,這讓不少投資者咋舌,不免心生懷疑。經濟到底是怎麼了,是什麼造成了最近債務問題頻發呢?

其實,這個事情並不意外,甚至在我們的意料之中。2015年我們打出了去庫存的口號,同時金融上大力支持,結果很多企業以為強刺激來了,盲目發了很多債,上了很多項目。2016年一季度社融規模6.7萬億(人民幣,下同),減去住戶部門1.2萬億,實體經濟融資5.4萬億,而到了2017年一季度,社融規模6.9萬億,但住戶部門貸款翻了一倍,達到了2.4萬億,實體經濟融資下降了1萬億,只有4.4萬億,到了今年一季度,社融規模5.5萬億,住戶貸款1.7萬億,而到實體經濟的錢只剩下了3.8萬億。

從最近3年的一季度實體經濟融資來看,從5.4萬億,降到4.4萬億,在降到3.8萬億,這是一個越收越緊的過程。也是我們主動去槓桿擠泡沫的過程。換句話說,就是要讓一些不斷借新還舊,債務負擔過重的企業炸掉。

在債市上,今年融資已經是相當的困難,截至目前已經取消、推遲發行的各類債券累計已經達到304只,包括了公司債、企業債、中票、短融、超短融等各個類型,涉及金額多達1839億元。再加上監管風暴,資管新規,銀行的表外資產轉到表內,以及銀信通道,銀證通道被卡死,這就實際造成了企業融資進一步困難。很多企業沒什麼大夢想,他們發行債券,並不是為了發展和擴張,而僅僅是為了支付之前欠債的利息,換句話說如果他的新債發不出來,那麼老債的利息都付不出來了,也就造成了實質的違約。所以我們才看到了這麼多大公司,爆出動輒幾百億的債務違約。

2015年積極發債,債券一般週期為三年,所以2018年將面臨第一個償債高峰。去年是3000億,今年是4300億,其中民企信用債將近3450億元,其中AAA評級,也就是沒有違約風險的也就400多億,剩下的3000億基本都有或多或少的違約風險。這些債務主要集中在,商貿,化工,醫藥生物,建築裝飾等領域,地域上以浙江,廣東,山東為最多。不過好消息也是有的,那就是民企信用債的第一個償還高峰月是3-4月份,已經過了,再有要格外警惕的就是7月份。估計到時候還會有不少雷炸響。

實體經濟去槓桿的過程一定是痛苦的,這個過程中,高負債企業肯定會維持不下去,但這種做法也是沒辦法而為之,如果不讓這些問題一個一個的先爆掉,那麼等他們集中在一起的時候,就會引發核爆的效果。屆時,金融體系將面臨巨大的挑戰。

企業過度借錢,過度負債,一直是中國經濟中比較嚴重的問題,而政府隱形擔保,信託剛性兌付,反而刺激了這種負債的信心,結果就是槓桿比例越來越高,錢都投到了危險領域,很多企業其實早就已經資不抵債,就靠債務規模不斷擴大來維持,說白了已經進入了龐氏騙局階段,就靠借新還舊續命。

但這種東西,終歸就是死路一條,我們也看到了現在實體經濟的利潤率已經降到了10%以下,甚至還不如貸款利息高,所以再讓他們發展下去,無異於飲鴆止渴。這才痛定思痛,決定打破剛性兌付,先把這些膿包擠掉。

債務問題在未來還將繼續出現,而且會越來越多,規模也會越來越大。這種事情會引發債市發行利率更高,高出來的利息就是對於高風險的補償,但另一方面,高息發行,也會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融資成本急速提升,會讓實體經濟越來越冷,原來我利潤10個點,利率8個點,好歹還能喝口湯,現在發債利率漲到12個點,甚至15個點了,那麼很多生意就乾脆沒法做了。所以會有更多的實體生意倒閉,然後這些錢沒地方去,又都會去炒樓。

所以我們最近半年也看到了,實體經濟不好的地方,商貿企業化工企業眾多的地方,樓市卻漲的比較猛,反倒是實體經濟好的地方,房價被基本控制。未來這個分化的趨勢還將加劇,但經濟下來,房價上去,一定不能維持很久,企業倒閉,居民失業或降薪,在收入降低後,終將會進而演變成一個地區的債務危機,表現形式就是,人口大量流出,最後房價暴跌。所以如果你感覺你那裡大家收入在下降,生意難做,工作難找,但房價在猛漲,那麼就已經接近了這個危機的時刻。最好的辦法就是遠離,遠離那個城市,遠離房地產。

另外,資本市場上,債券投資者要格外小心,最好還是通過基金投資債券,不要自己去買信用債,你無法分辨企業質量好壞,事實上出問題最大的都是AA評級的債券,所以一定要買基金,基金好歹持倉分散,一旦某個信用債出問題,他也還賠得起。

否則你自己去投資,萬一踩到雷,可能就會血本無歸。至於股市投資者,要盡量避開債務違約爆發的集中行業,比如剛才說的商貿,化工,建築建材,債務違約是巨大的利空,必然影響股價走勢,甚至會產生猝不及防的暴跌。所以這個時候更是優選公司質地的時候,如果你看不懂公司,那就不要勉強,去買指數就好。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齊俊傑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